原理簡介
敷法是用紗布蘸藥液敷患處,也可用發熱或發冷的物體放置在人體特定位置上來治療疾病的方法。有濕敷、熱敷、冷敷之分。
詳細內容
一、濕敷
將藥物水煎,或用95酒精浸泡5~7天,用消毒紗布蘸藥液敷患處,1~2小時換藥1次,或3~5小時換1次。此法具有滲濕止癢、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等作用,適用於瘡瘍、皮膚病之疼痛。
二、熱敷
將藥物加熱後用布包好放置於患病部位上,或用紗布墊浸泡在藥液內,撈出擠去多餘的藥液,持續熱敷,每次30~50分鐘,每日1~2次。亦可用熱水袋、熱毛巾、熱磚外敷,冷熱敷理療袋,或取醋、姜、蔥、鹽等加熱後,用布包裹,放置在患處。該法有溫經活血,散寒除濕,消腫止痛之功,主要用於風寒濕痹、胃脘冷痛、腹痛等證。
三、冷敷
用冰領、冰帽在患處敷,每次20分鐘左右,若使用冷巾、冰袋等,則4~6分鐘更換1次,並延長冷敷時間至30分鐘。冷敷完畢後,用乾毛巾將皮膚擦乾。此法可起到降溫、止血、止痛及防治腫脹等作用,多用於實熱證疼痛及外傷初期疼痛。
注意事項
1、要注意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根據病情適當選用諸敷法。
2、熱敷要溫度適中,避免燙傷皮膚。
3、冷敷藥注意觀察患處皮膚的反應,如出現紫斑、水皰或疼痛反增,應立即停止。
4、對有傷口者或者眼部冷敷、熱敷時,要儘量做到無菌操作,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