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台[軍事建築]

敵台[軍事建築]
敵台[軍事建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敵台,即城牆上用於防禦敵人的樓台,亦稱墩台、牆台、馬面,為城牆向外凸出牆體部分用以三面防敵的建築,是在城牆全線防禦的基礎上構築的重點防禦設施。 敵台按結構可分為“實心敵台”和“空心敵台”兩種。實心敵台不是齊牆而建,無箭窗,僅有登台頂的踏道;空心敵台是跨城牆而建的中空、四面開窗的樓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裡面,並儲存武器、彈藥以抗擊來犯之敵。敵台的修築,大大加強了城牆的防禦功能。

起源

城牆上用於防禦敵人的樓台。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下:“相去約有三里,周圍水遶數重,拆取民舍板片沿牆起蓋敵台。”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備上》:“城之外則敵台,宜備堞垣,宜備牛馬牆,宜備喑門。”

現存

長城敵台

長城敵台是跨城牆而建的墩台,高出城牆之上。在唐山境內明代長城的實地考察中,發現的敵台有實心敵台和空心敵台兩類。遷安、遷西、遵化共存敵台662座,實心敵台僅3座,其餘均為空心敵台。

實心敵台不是齊牆而建,無箭窗,僅有登台頂的踏道。在唐山境內集中分布於遷西縣大嶺寨北段長城,編號分別為209、212、213號。均位於城牆內側,基本為方形。基部用預製的條形石塊壘砌,基部以上牆體四周用長方形青磚錯縫平砌至頂,整個敵台從基部向上有明顯的收分,從外側表面看牆體呈上窄下寬的梯形。在牆頂四周存有垛口,垛上置瞭望孔。209號台底部長8.55米,寬8.7米,台高7.7米,垛口高0.7米,垛口下存女兒牆,高0.7米。212號台底部為方形,9.4米見方,台高5.4米。213號台底部8.7米見方,台高6.7米,其中牆體下部石基高度為1.5米。這三座實心敵台保存得較為完整。

在唐山境內559座空心敵台中,保存較為完整的約占20%。空心敵台是跨長城城牆而建的中空、四面開窗的樓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裡面,並儲存武器、彈藥以抗擊來犯之敵。空心敵台的創建是明長城防禦體系逐漸加強的重要標誌。空心敵台的創建人就是明朝名將戚繼光。

西安城牆敵台

敵台[軍事建築] 敵台[軍事建築]

西安城牆從城門向兩邊延伸,每隔120米修有一座伸出城牆之外20米寬、12米長、高與城頂齊的敵台,共九十八座。計東、西兩面牆各二十座,南、北兩面牆各二十九座。敵台外側三面設有垛牆,垛牆開有垛口。垛口闊一尺四寸(約合0.44米),便於拋打磚、石、木,放發矢彈,以阻擊敵人攻城。兩敵台之間皆相距120米,火力交叉點為60米,恰是古代弓箭、弩、飛鉤、擲槍等射遠類與拋擲類武器的有效射程和殺傷範圍。一旦敵人攻城攀牆,便可在主體城牆之外,形成一張張從敵台正面與左右兩側之間的高空密集交叉火力網,斃敵於城下,並使敵人難以接近城牆,從而提高了城牆的防守功能。

明初西安城所建的九十八座敵台,由於後來城牆新辟豁口或新開城門等原因,至1982年時餘八十九座,共損毀九座。1983年以來,西安環城建設委員會已修復敵台四座,全城現有敵台九十三座。

歷史記載

《明史·戚繼光傳》上記載:自從嘉靖以來,長城雖然已經修了,但是未建墩台。繼光巡行塞上,議建敵台,略言:“薊鎮邊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則百堅皆瑕,比來歲修歲圮,徒費無益。請跨牆為台,睥睨四達。台高五丈,虛中為三層,台宿百人,鎧仗糗糧具備。令戍卒畫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在戚繼光所著的《練兵實紀》中,對創建空心敵台的經過、修築方法以及用途說得更為清楚。他先說以前的長城比較低薄,很容易傾圮,“間有磚石小台與牆各峙,互不相救。軍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無所借庇。軍火器具如臨時起發,則遠送不前;如收處牆上,則無可藏處;敵勢眾大,乘高四射,守卒難立。一堵攻潰,相望奔走。大勢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敵台,盡將通人馬處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圍闊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沖處(即險要處)數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緩處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餘步不等者為一台。兩台相救,左右而立”。造台的方法:“下築基與城牆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餘,內出五尺有餘,中層空豁,四面箭窗,上層建樓櫓,環以垛口,內衛戰卒,下發火炮外擊敵人。敵矢不能及,敵騎不敢近。每台百總一名,專管調度攻打。台頭、副二名,專管台內軍器輜重,兩旁主容軍士三、五十名不等。五台一把總,十台一千總,節節而制之。”經過戚繼光的督理,隆慶五年(1571年),薊州一帶長城敵台工程完成。據《太函集》卷五九《孟諸戚公墓志銘》載,全部經費只用了十萬緡,比起原來估計的造價一百二十萬來,節約了一百一十萬。從此以後,在東起山海關,西到鎮邊(今昌平縣西)的兩千里長的防線上,矗立著1017座雄偉的敵台,隨著地勢,高下相間,突兀參差,蔚為壯觀。

這些空心敵台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下部為基座,用大條石砌成,高與城牆相同,中部為空心部分,有的用磚牆和磚砌筒拱承重,構築成相互連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樓板承重,外側包以厚重的磚牆,形成一層或二層較大的室內空間,以供士兵駐守,存放糧秣和兵器。上部為台頂,多數敵台台頂中央築有樓櫓,供守城士兵遮風避雨,也有的台頂鋪漫成平台,供燃煙舉火以報警,而無樓櫓。上下台頂有的在樓層間開洞,利用繩梯、木梯,有的在磚砌牆體中留出僅供一人通行的磚砌或條石踏步通道。中部空心部位開箭窗和樓門,其數量隨敵台大小而異,一般每層前後各開三箭窗,左右各兩箭窗一門,較大的敵台每面開四或五個箭窗。長城附近的村民常按敵台每面的箭窗數稱該敵台為“三眼樓”、“四眼樓”、“五眼樓”。長城的敵台也有的並不齊牆,而是獨立於城牆之外,我們稱之為墩台。在喜峰口石梯子西、喜峰口回民村西及西城峪地段有過發現,這些墩台的建築結構與齊牆空心敵台基本相同。我們根據空心敵台的功能及內部結構進行歸類,將其分為單筒拱無柱式、雙筒拱二柱式、雙筒拱三柱式、三筒拱四柱式、環形筒拱四柱式、無筒拱木柱樓板承重式六大類型,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結構詳解

圖1:單筒拱無柱式敵台平剖面圖

(1:200)

一、單筒拱無柱式敵台

在唐山境內這類敵台共發現18座,主要分布在鐵門關以西。較具代表性的是303號敵台,平面呈長方形,長13.8米,寬7米,保存較好(圖1)。此敵台基座四壁底部四周刨槽,用長方形條石找平,上部平鋪青磚,基座高度與城牆頂相平,基座從下到上按比例收分,基座中心填小石塊和山皮土夯實。基座頂部平鋪三、四層青磚,最上一層用方形磚平面向上錯縫平墁。整個基座騎在長城城牆上,凸出城牆內側較少,凸出城牆外側較多,符合作戰要求。

基座之上是一道與長城方向相同的筒拱券,拱券長10.5米,寬4.2米,拱高1.2米。筒拱的一端牆體加厚,有踏梯上接,階梯木製,口寬0.8米,階梯為15—17級,每級高0.3米,寬0.25米。在筒拱券的兩端,順城牆各開1門,門框用條石做成拱券形拱,總高1.88米,寬0.66米,厚0.27米。門框內拱總高2.4米,寬1.2米,總厚1.1米。兩門口外側各開一箭窗,筒券拱的內外兩側牆壁上各開5個箭窗,箭窗下均有射孔。同一敵台的每個箭窗尺寸相同,構造基本一致。

這類敵台中部無柱,空間較大,面積不少於40平方米。按每兩平米住一人計算,可住士卒20人,戰時則可容百人左右。

照1:台頂垛口下宇牆的射孔及鋸齒形線角

敵台的上層四周磚砌垛口,垛高0.6米,寬3米,厚0.4米,口寬0.6米。垛口下部的宇牆上有射孔和排水槽,水槽突出牆體一般為0.60—0.80米。宇牆底部外側四周均有兩層鋸齒形線角(照1),頂部平面平鋪二、三層青磚,中部用青磚壘砌平面呈長方形的樓櫓。但現今樓櫓已全部殘塌不全,尺寸無法測量。

二、雙筒拱二柱式敵台

圖2:雙筒拱二柱式敵台平剖面圖

(1:200)

以遷安縣徐流口11號敵台為例。平面呈長方形,長11.3米,寬10.2米(圖2),跨建在城牆上,敵台整體向內側凸出1.2米,向外側凸出5米。

基座底部四周刨槽夯實,用長方形條石找平,然後用長方形青磚抹白灰泥,按1/10的比例收分錯縫平砌,中間部位填充碎石塊和山皮土夯實,隨著四周牆體的增高填充夯實至基座頂面。基座部分一般高度與城牆頂部相平或相差不多,平面鋪墁三、四層青磚,最上一層用方形磚,平面向上錯縫平鋪。

基座上部四壁起牆,中部壘砌成兩條大筒拱,也就是兩間大的長屋,兩筒拱左右交接處形成一條隔牆。隔牆上有三道券門,每券門總高2.5米,寬1.28米,厚0.86米,在兩券門之間形成方形磚柱,柱底邊長1.8米,寬1.3米。磚柱和券門兩側是兩道筒券,筒拱長8.2米,寬3米,總高4.1米。兩筒拱的兩端各順城牆置一券門,券門總高2.2米,寬1.5米。靠城牆外側各開一箭窗,尺寸為總高1米,寬0.6米。兩筒拱的內外牆體上各置三個箭窗,位置均勻對稱,尺寸相同。靠內側牆體上有通道上樓,樓口寬0.78米,共16級階梯,每級高0.3米,寬0.25米。在這類敵台中也有在樓頂開天井用梯子等用具上至台頂的,天井有的開在筒拱一角,有的開在中間,一般為方形,1.2米見方。

敵台頂部平面長10.5米,寬9.2米,表面平鋪方磚,四周宇牆已殘塌,殘高0.4—0.6米,寬0.4米,中部樓櫓僅存基址,長6.72米,寬4.45米,樓櫓門口寬1.02米。

三、雙筒拱三柱式敵台

以遷安縣河流口44號敵台為例。平面呈長方形,長13.7米,寬9米,基座外側高4.2米,內側高3.8米(圖3)。

圖3:雙筒拱三柱式敵台平剖面圖

(1:200)

基座底部刨槽夯實,然後用長方形條石抹白灰泥,四周找平。條石一般長0.8—1米,厚0.3米。找平後用長方形青磚抹白灰泥錯縫平砌,牆厚約1米,中間部位填充碎石塊和山皮土夯實至頂。頂面平鋪三、四層青磚,最上一層用方形青磚,平面向上錯縫平墁,基座頂面四周壘砌磚厚1.1米。內外兩側牆壁上各開四個箭窗,每個箭窗尺寸基本相同,均用青石砌成拱形,箭窗內拱寬1.05米,拱腳高1.6米,拱高0.5米,厚(進深)0.6米,窗外拱寬0.6米,拱腳高0.5米,拱高0.32米,厚0.4米。底部有窗基石,兩端有窗軸孔。箭窗下部分有小形射孔,寬0.3米,高0.4米,左右兩側牆上各開一門,兩個箭窗,門均在內側,與城牆相通,左右兩門均有石門框,框厚0.27米,門口寬0.66米,拱腳高1.52米,拱高0.35米。石門框內用磚砌拱券,寬1.6米,拱腳高1.73米,拱高0.7米,厚0.74米。底部有門基石,基石兩側有圓形門軸,直徑9厘米,深5厘米,軸孔距65厘米。靠門的一側牆體有踏梯上樓,樓口寬0.8米,階梯15級,每級高0.3米,寬0.25米。四牆中間有兩道長筒拱,筒拱拱腳高3.3米,拱高1.2米,全長10米。兩道筒拱中間形成一道隔牆,牆厚1.53米,牆體上有四個券門,將隔牆斷成三個方形磚柱,磚柱橫斷面呈長方形,長分別為1.9米、2米、1.6米,寬1.5米,券門總高2米,寬1.14米,頂部樓櫓坍塌嚴重。

四、三筒拱四柱式敵台

圖4:三筒拱四柱式敵台平剖面圖

(1:200)

以遷安縣冷口附近70號敵台為例。平面呈長方形,南北11.25米,東西9.35米(圖4)。基座內側高2.7米,外側高4米。四周牆體底部首先刨槽,夯實後用長方形條石抹白灰泥壘砌,找平後上部開始用長形青磚抹白灰泥錯縫平砌,至基座頂面,中間填充碎石塊和山皮土夯實後,表面平鋪三、四層青磚,最上一層用方形磚,平面向上錯縫平漫。基座上部四周繼續用長方形青磚壘砌四牆,南牆和北牆結構基本相同,門道口均在敵台內側,外側各築有兩個箭窗。門道口用預製的條石拱起,形成石門框,條石厚0.27米,門框口寬0.66米,拱腳高1.52米,拱高0.35米,門框寬與條石厚相同。框下橫臥基石,基石兩端各有一圓形門軸,軸直徑9厘米,深5厘米,軸距61厘米。基石寬0.75米,厚0.23米。門框內磚砌拱牆,拱牆厚0.74米,拱腳高1.73米,拱高0.7米。門道口外側是兩個箭窗,箭窗內拱寬1.08米,拱腳高1.07米,拱高0.5米,進深0.63米,為箭窗外口。箭窗距基座平面高1米,寬0.59米,拱腳高0.56米,拱高0.35米。箭窗外口加寬為0.7米,窗基石寬0.4米,內厚外薄,內側鑿有放木框用的槽口,寬7.5厘米,深8.5厘米,箭窗基石向下0.4米處有拱券形射孔,寬0.46米,總高0.52米。東牆5個箭窗,西牆4個箭窗,每個箭窗下面均有射孔,所以箭窗和射孔的尺寸基本相同。另外在這個敵台四牆的箭窗內拱右側牆壁上,距基座平面高1.1—1.35米處,鑿磨成箭形凹槽,通長0.45米,箭桿長0.28米(照2),其東牆每組三隻箭槽,南北西三面牆上每組二隻箭槽。這種現象在調查時只發現這一個敵台有,其它未見。

照2:牆壁上的箭形凹槽

四牆中部為順長城方向(南北)三道筒拱,中間的一道筒拱寬2.35米,兩側筒拱寬1.3—1.32米,三個筒拱高度一致,為拱腳高3.3米,拱高1.2米。三道筒拱間形成兩道隔牆,隔牆厚0.86米,兩道隔牆上分別有三個券門相通,形成四個長方形磚柱。中間券門寬,兩側券門窄,中券門寬2.45米,拱腳高1.25米,拱高1.3米,兩側券門寬1.24—1.26米,拱腳高1.8米,拱高0.7米。在隔牆中拱券門一側牆上發現有煙道口,直通敵台頂部,煙道口距基座平面高0.4米,口寬0.2米,高0.2米。

敵台頂部呈長方形,南北長10.8米,東西寬9.5米。頂部平面鋪砌青磚,中部建有樓櫓,樓櫓南北長7.24米,東西寬4.4米。殘存四牆高度2—4米不等,牆厚0.68米,在西牆上有一門和窗,但均已殘毀。樓櫓以外四周均有宇牆和垛口,但已坍塌,個別地段還能見到幾個射孔和流水槽。樓櫓的南山牆距南宇牆1.8米,西牆距西宇牆2.85米,北牆距北宇牆1.85米,東牆距東宇牆1.85米。西牆外有供士卒上下的踏梯口,口寬0.8米。

圖5:環形筒拱四柱式敵台平剖面圖

(1:200)

照3:敵台通口

五、環形筒拱四柱式敵台

這類敵台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遷西縣榆木嶺關北段的250號敵台。平面呈正方形,10米見方(圖5)。敵台基座四周底部刨槽夯實,用長方形條石抹白灰泥找平,然後壘砌青磚,青磚表面抹白灰泥錯縫平砌,從下至上按比例收分,從側面看形成梯形,上窄下寬。四牆中部填充碎石塊和山皮土夯實,形成基座平面。基座平面均用三、四層青磚平墁,最後一層用方磚砌面,四周磚牆繼續上壘形成中部空間,東西牆(長城呈東西走向)各設有一門,兩個箭窗,兩門均靠北側與城牆相通。門框用條石做成券拱,框條石厚0.23米,門框內口寬0.7米,拱腳高1.3米,拱高0.3米(照3)。拱石是用三塊預製的弧形石壘砌的,厚度與框相同,框下有門基石,寬0.48米,外厚0.2米,內厚0.12米。內側兩端有門軸圓孔,中間有0.2米寬的門坎。門口內為磚砌拱券,寬1.17米,拱腳高1.6米,拱高0.6米。南門牆厚0.68米,北門牆因有上頂層的階梯踏道,所以牆體加寬,有1.17米。靠城牆外側均有兩個箭窗,箭窗尺寸形狀基本一致。窗內拱寬0.85米,拱腳高1.4米,拱高0.5米。進深0.72米為窗,視窗距基座頂面0.95米,視窗寬0.5米,拱腳高0.48米,拱高0.3米,牆厚0.28米。視窗底部橫臥窗基石,寬0.4米,向牆體外凸出0.12米。每個箭窗下均有射孔,孔寬0.3米,高0.35米。南牆5個箭窗,北牆2個箭窗,尺寸同上。四牆內部砌成一周環形筒拱,筒拱寬1.25米,拱腳高2.6米,拱高1.1米。中部東西南北有四個券門,券門寬1.2米,拱腳高1.5米,拱高0.35米。四券門隔開形成4個磚柱,四柱底部均有藏洞,除北側牆壁外,其餘三面牆壁各有兩個小佛龕,佛龕寬0.45米,高0.3米,深0.45米,距基座面均為1.5米。在北側牆壁上有階梯上樓,樓道口寬0.7米,有磚砌階梯,共15步。頂部呈方形,長寬各9.5米,四周宇牆垛口坍塌,殘存高度最高處0.3米。個別處存有射孔和流水槽,射孔底部四牆外側有兩層鋸齒磚,一層平磚出線角5厘米。中部樓櫓遺蹟不清,表面只能見到殘破的磚瓦。

圖6:無筒拱木柱接板承重式敵台平剖面圖(1:200)

六、無筒拱木柱樓板承重式敵台

這類敵台在唐山境內長城上發現有10餘座。以遷安縣河流口34號敵台為例,平面近正方形,南北11.4米,東西11.5米(圖6)。敵台基座建築結構與其它敵台一樣,均從四周底部刨槽,夯實後先用長方形條石抹白灰泥壘砌找平,然後用長方形青磚抹白灰泥錯縫平砌至頂。基座四牆中間填充碎石塊和山皮土夯實,表面平墁三、四層青磚,最上一層為方形磚,平面向上錯縫平墁,形成基座平面,平面四周連續壘砌牆體至頂。頂部用木柱木板承重。象這種建築結構的敵台不好保存,損壞非常嚴重(照4)。

在我們的調查中,這座敵台是保存較好的一座,但也只存東牆和北牆,就這樣也不難看出它的總體承重不是採用筒拱式。在兩側的牆壁上發現有圓形木柱的痕跡,木柱直徑約0.3米。在北牆和東牆內側頂部還留有木板槽的痕跡,槽寬0.2—0.25米,東牆4個木柱,北牆3個木柱。木柱之間的牆壁上有箭窗和門,均為拱券式,東牆五個箭窗,在牆壁上的位置與其它敵台有差別,五個箭窗兩個靠下三個靠上。靠下的距基座表面0.9米,靠上的距基座表面1.3米,視窗大小基本一致,口寬0.45米,拱腳高0.7米,拱高0.18米。北牆靠內側有一門,由於坍塌嚴重無法測量。靠外側有4個箭窗,其位置為兩上兩下,尺寸與東牆一致。頂部已坍塌,情況不清。

照4:無筒拱木柱樓承重式敵台殘址

長城敵台是整個長城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它與牆台、烽火台等建築密切配合。在沒有烽火台的地帶,敵台也為傳烽之地。在邊軍駐守上,敵台也成為堅強堡壘。遇敵入犯,登台迎戰,台上備有軍器、輜重,並且守兵居高臨下,使敵軍不能近台,即令敵軍突入邊牆,敵台守軍依然可以據台固守,射擊敵人的側翼和後方。敵台之下,另有駐屯軍隊,和台上守軍配合作戰,令敵人無法拆牆入犯。

敵台的修築,大大加強了長城的防禦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