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俗

敦煌民俗

《敦煌民俗》作者譚蟬雪,2006-6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內容

民俗是一定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中長期形成並傳承的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具有世代相習的傳統文化現象。敦煌民俗文化是以唐宋時期為主、通過莫高窟壁畫塑像為事象、憑藉藏經洞出土文獻為資料的一種民俗文化,屬於文物民俗學的範疇。在這裡,民俗是文物產生的依據,而文物則是民俗流變的無聲表述,是民俗詮釋的有力憑證。有些文物實際上是民俗的外在物化,文物對於民俗有著直觀的表達性。而唐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其民俗文化具有承前啟後的代表性,一方面繼承了漢魏古俗的傳統,另一方面又不斷革新發展,對後世民俗產生較大的影響。

介紹

敦煌民俗文化的內涵是廣義的,它包括了民俗、禮俗和佛俗。古代有“禮不下蔗民”之說,把禮俗和民俗截然分開。

敦煌民俗文化圖文並茂,已經隨著歷史的流逝而消失了的中古民俗,在這裡得到了再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