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敦煌歌辭通論》是吳肅森先生追隨敦煌歌辭秦斗任半塘教授的研究成果。從此書醞釀到完成,關先生數易其稿,歷經十數年之久,全書三十餘萬言,已經囊括目前發現的敦煌歌辭的全部內容。迄今為止,在敦煌歌辭領域,尚未有如此全面系統、深刻有力的理論專著,此書的出版可謂是對敦煌學研究的重大貢獻。
作者簡介
吳肅森,男,1935年5月生,滿族,正藍旗,中共黨員,原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語言文學委員會理事、浙江省大學語文研究會常務理事、杭州出版社特邀編輯、香港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邀顧問編委等職,現為浙江省敦煌學研究會會員、浙江當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老教授協會會員、嘉興來彝尊研究會會員,曾從夏承燾教授、唐圭璋教授、任半塘教授問學。
主要著作有:《唐詩別論》《宋詞新論》《潛心齋詩詞論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敦煌歌辭選注》《敦煌歌辭探勝》《敦煌歌辭通論》《天風閣叢書·曝書亭詞》《潛心齋學詞日記》《阿什河詩詞選》《阿什河詩詞選續》《半塘諍言錄與附載》《潛心齋承教錄》《資治優語萃》《杭州市電影志》等二十餘部,五百餘萬字。
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敦煌歌辭概論
第一節 敦煌歌辭與敦煌文學
第二節 敦煌歌辭的思想性
第三節 敦煌歌辭的藝術性
第四節 敦煌歌辭與詞的源流
第五節 敦煌歌辭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六節 敦煌歌辭的學術價值
一、敦煌歌辭是斷代詞史
二、敦煌歌辭是詞的初型
(一)有襯字
(二)字數不定
(三)平仄不拘
(四)叶韻不定
(五)多詠調名本意
第二章 敦煌歌辭的淵源及產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節 敦煌歌辭的承啟關係
第二節 敦煌歌辭的調名
第三節 敦煌歌辭與唐聲詩
第四節 敦煌歌辭與歌唱
第五節 敦煌歌辭與舞蹈
第六節 敦煌歌辭與唐戲弄
第七節 敦煌歌辭與變文
第八節 敦煌歌辭的起源
第三章 敦煌歌辭的思想內容
第一節 敦煌歌辭的作者
第二節 敦煌歌辭的時代
第三節 敦煌歌辭的體裁與題材
第四章 敦煌歌辭的藝術特色
第一節 繼承並發展了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
一、題材廣泛
二、生活面寬
三、描寫下層人物
第二節 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
一、大膽的想像
二、適度的誇張
三、真切的虛構
四、生動的擬人化
五、恰當的比喻
第三節 善於捕捉人物性格,塑造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第四節 善於遣詞鍊句,寫景造意多有獨到之處
第五節 敦煌歌辭的審美觀及審美價值
第五章 敦煌歌辭風格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樸質坦率,天籟自然階段
第二節 婉約深秀,真誠熱烈階段
第三節 慷慨激越,沉鬱雄奇階段
第六章 敦煌歌辭與音樂
第一節 敦煌歌辭的曲譜
第二節 敦煌歌辭的曲辭
第三節 譜例與辭例
第四節 敦煌歌辭與西安鼓樂
第五節 敦煌歌辭與陝南民歌
第七章 敦煌歌辭與漢魏樂府、唐宋詞、金元北曲及明清小曲的比較
第一節 敦煌歌辭與漢魏樂府比較
第二節 敦煌歌辭與溫庭筠詞比較
第三節 敦煌歌辭與李煜詞比較
第四節 敦煌歌辭與柳永詞比較
第五節 敦煌歌辭與金元北曲比較
第六節 敦煌歌辭與明清小曲比較
第八章 敦煌歌辭的影響
第一節 敦煌歌辭是唐曲子和唐大曲獨特宏偉的創造
第二節 敦煌歌辭開啟了宋詞的先河並影響深遠
第三節 敦煌歌辭為後世民間歌辭提供了生動活潑的形式
第四節 敦煌歌辭印證了唐代已有長調慢詞
第九章 關於對敦煌歌辭的評價問題
第一節 近人對敦煌歌辭的評價
第二節 今人對敦煌歌辭的評價
第三節 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商榷
第十章 敦煌歌辭論著
一、任半塘《敦煌歌辭研究年表》綜述
二、王重民著《敦煌曲子詞集》
三、任半塘著《敦煌歌辭總編》
四、張錫厚著《敦煌文學》
五、吳肅森撰《敦煌歌辭論略》
六、吳肅森撰《論敦煌歌辭與詞的源流》
七、吳肅森撰《論敦煌佛曲與詞的起源》
八、吳肅森著《敦煌歌辭選注》
九、吳肅森著《敦煌歌辭探勝》
第十一章 敦煌歌辭難題考述
第一節 敦煌歌辭的歷史問題
一、《望江南》四首所涉及的歷史問題
二、六蕃
三、六戎
四、五梁
五、臨鍾喬
第二節 敦煌歌辭的地理問題
第三節 《定風波》中的“傷寒”及《持練子》中“隔飯病”的醫理
第四節 關於《長相思》三首的客作生活
第五節 《謁金門》內的儒道奔競及科舉問題
第六節 關於《雜記字錄》配合時曲問題
第七節 寺僧唱曲受酬問題
第八節 俳體謎語問題
第十二章 附載
第一節 敦煌歌辭俗字訛體略例
第二節 敦煌歌辭俗語方言釋錄
第三節 敦煌歌辭方音舉隅
一、唐五代西北方音與敦煌文獻研究龍晦
二、《敦煌歌辭總編》校音龍晦
第四節 敦煌歌辭書影名目
第五節 敦煌歌辭四論及其他
一、敦煌歌辭論略昊肅森
二、論敦煌歌辭與詞的源流吳肅森
三、論敦煌佛曲與詞的起源吳肅森
四、三論詞的起源吳肅森.
五、論西安鼓樂與詞體的演變吳肅森
六、補敦煌曲子詞周紹良
七、新發現兩首敦煌曲黃永武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