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對於欲望的兩種處置方式
人類為滿足欲望,為滿足自身需要,其處置方式大體分兩種方式:內在方式和外在方式,前者主張滅人慾,節制欲望,尋求清心寡欲的內在自我滿足,這一主張在宗教中比較多的得以體現,即通過內在的思想觀念的心理疏導獲得欲望矛盾的解決,主張改變自己,改變心靈就是改變世界,這種處置欲望的方式在古代較為流行,含蓄而節制的古典美學價值觀念主導了古代傳統社會;另一種方式則是通過外在的行為,通過對客體的世界的處置獲得欲望的滿足,當欲望一旦客體化,外化,客體世界就成了欲望的載體,欲望的符號標記,反過來奴役了人,人成了欲望的奴隸,欲望的自由表達成了現代商業價值觀所極力鼓吹的信條。為滿足人類的無盡的欲望,填滿人的貪婪的欲望的鴻溝,人的欲望的外在表達就要對客體世界有所要求,人類依照自己的欲望需要對客觀存在的世界加以篩選,選擇出對自己有用的物品出來,即能滿足自己欲望,需要的物品,此即資源,而那些不能滿足人類自身欲望需要,或者對滿足人類欲望需要有害的物品,人類則極力迴避之,消滅之。從此,世界被欲望化,即被資源化,被人化,世界被建構成了為滿足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資源化的世界。文明的發展也就是人對於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本質上也就是對於資源的處置方式的革新與發展。
人類欲望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根,人類欲望與客觀力量的矛盾是經濟發展動力之源,人們的經濟利益欲望及其客觀資源的矛盾,是經濟生活的動力的根與源。
人類為滿足欲望需要對資源加以處置,改造,從根本上來說,人作為世界的耗散結構的存在,總要對環境有所要求,通過對環境的消耗才能存活。而環境並不總是適宜人生活的,人為滿足生存發展的欲望需要,總要對環境加以改造,利用,利用環境中的資源滿足自己的生存發展所需。人類的生存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的對資源的建構開發利用的歷史,人類賴以資源而生存,沒有資源的依賴,人類不得以存在。
2、為滿足人類欲望需要而建構的資源概念
資源,是符合人們生存和發展目的的某種有用性。作為經濟學的資源概念,是人們從事經濟生產活動所要投入的稀缺的客觀條件與客觀事物,是指某種稀缺的有用性,指具有稀缺性的有用性的事物。
經濟學意義上的資源有以下幾條與生俱來的屬性:
1)、相對稀缺性,就自然資源而言,資源對人類社會系統的關係,是不可逆的。它從本質上規定了資源的“單流向”特徵,即資源只能是供體,社會系統是受體。作為供體的資源總是被消耗的,而人類社會需要卻是無限的。因此相對於人類需要來講,資源總是稀缺的。
2)、分布的不均性,資源的質和量往往不可能均勻地出現在任一空間,他們總是相對集中於某些區域,表現出其自然豐度上的差異性和地理分布上的差異性。同樣的資源在有些地方可能開發成本更小,開采效率更高。這也是資源稀缺的一個主要原因。資源的不均性使得社會分工和貿易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由不均性引起的競爭利益也促進了同質資源開發技術的進步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3)、開發利用的競爭性,競爭性來源與稀缺性。資源在空間和時間分布上的不均性在客觀上造成了資源擁有者相互競爭的格局,而為了最有效率地開發利用資源,就存在著開發技術、開發組織管理等諸方面的競爭。
經濟資源的結構劃分存在著多層次,多方位的結構。這個結構可以分為兩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按照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來劃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自然資源,二是人力資源,三是由人力資源施加於自然的自然物質資源,生態環境資源,時空資源等,他們是一切經濟資源之本。
第二個維度,按照有形與無形來劃分,得到有形資源,無形資源兩類。
由此得出資源的諸種形態:
1) 有形的自然資源:自然物質資源,例如土地,礦藏,生物,風力,水力,太陽能,地熱能等;
2) 有形的人力資源:如體力資源,包括各類遺傳體力,後天訓練的體力;
3) 有形的人文資源:如固定資產,公共設施,公用設施,古蹟等;
4) 無形的自然資源:如氣候,地理位置,空間容量,時間跨度與時刻,自然信息資源等;
5) 無形的人力資源:智力與品德性格資源,技能,創新能力,耐心,意志力等;
6) 無形的人文資源:如知識,文化,信息,信譽,社會關係等。
資源其它分類有:
按人類擁有的產權可以劃分為非公共性資源與公共資源。西方經濟學中把產品分為兩大類: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非公共資源可以通過產權明晰而得到保護,而公共資源則很難實現產權明晰,最容易被人們濫用,特別需要保護。
按照是否天然地循環再生可以劃分為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
按是否可枯竭可以劃分為可枯竭資源與不可枯竭資源;
3、人類對賴以生存的資源的兩種處置方式,兩種欲望的表達方式
推動社會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原動力-----人們追求自身利益的欲望,在處置資源的表現形態上可分為兩種形態:消費形態與增值擴張形態,前者是占有、享樂,表現為像古代傳統社會那樣的處置財富的方式,後者則表現為創造,擴張方式,表現為資本的持續的擴張,由此產生了人類主體的經濟擴張意志的最具魔力的載體---資本,它是人們追求自身利益欲望的普遍動力的一種特殊形式。在主導欲望的表達上,傳統社會是占有欲,享樂欲,由此形成傳統中人的以占有,享樂為價值目的的人生觀,價值觀,占有主義,享樂主義成了驅動人的原動力;而現代社會在主導欲望的表達上,創造欲,擴張欲成為主導,表現為資本的神奇力量,人們的“理性”的節約由此產生資本,資本成了人的欲望對象化的載體,由此形成了現代人的以創造,擴張為價值目的的人生觀,價值觀,創造,擴張成了驅動人的原動力,同時,傳統的占有欲,享樂欲並沒有消失,相反卻在現在的人的解放中得到加強,但是對於一個商業領袖來說,一定是擴張,創造型的人格結構,或夾雜著強烈的占有,享樂欲,但占有,享樂已不是目的本身,而變成了手段,資本家成了“理性”的吝嗇鬼。
當人們把消費欲望施加於剩餘勞動,把幾乎全部剩餘勞動都投入到消費中,或者儲藏起來,總之游離於物質生產之外,那么社會生產系統將會處於持續的簡單再生產狀態。而當人們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投入到現實的物質生產過程中,必然造成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張。資本化的資源猶如灰姑娘的紅舞鞋,自動地促使社會經濟無休止地狂奔,以至人們要想叫它停下來已不可能。
從這點來說,對於個人來講,當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是用來消費,揮霍,享受,還是用來增值,擴張,變成資本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有些人有了積累就大吃大喝,錦衣華服,豪宅豪車享受了,揮霍了,其財富被用來消費了而不是持續的擴張,而另一些人則持續的節儉,將財富投入到社會經濟的循環中,用以再生產,用以擴張,增值。就人格類型結構上看,前一種是占有,享樂主義的人格和價值觀念,以此為人生觀,價值觀,表現為:“活著就是吃喝玩樂,就是錦衣玉食,就是豪車豪宅,就是享受,就是不斷的占有,不斷的享樂,以享樂為美,以奢華為美。”後一種是創造,擴張型的人格,價值觀念,以此為人生觀,價值觀,表現為:“人活著,不單是簡單的吃喝玩樂,錦衣玉食,豪宅,美女香車,人生貴在創造,擴張,持續的擴張,創造,為自己,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創造,擴張本身就是價值所在,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以創造為美,以擴張為美,拒絕浮華,追求簡單,節儉,追求更高的人的精神的超脫。”消費型,享樂型的人是不會獲得持續的發展的,唯有創造型,擴張型的人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現代社會需要這樣的人,對於個人來講,也唯有這樣才能獲得更高層次的人生的體驗,才能避免傳統型人的原地打轉的循環發展模式。一個處在時代潮頭的現代的精英必須要實現這樣一個人格的轉換:從消費型,享樂型向創造型,擴張型的人格特質的轉換。
4、為生產效用而進行的資源開發與資源轉化
人們為生存發展,為滿足自身欲望與需要必然對客觀世界有所要求,由此建構人化的資源,將客觀世界資源化,但做為資源,並不總是能拿來就可以用之,資源需要被逐步的認識,開發,利用。人類對於資源的處置能力(即對於滿足欲望需要的手段的創造)表現為:1)對於資源的認識的能力;2)對於資源的建構的能力;3)對於資源的開發轉換能力;4)對於資源的利用水平幾個方面。人們總是以對於資源的一定的認識為先導,對客觀生存環境的認識為先導,基於一定的認識能力之上,建構屬人的資源,而在一定時期內,人類對於資源的認識進步是相對緩慢的,人們對資源的處置能力主要表現在對資源的開發轉化與利用水平上。
作為經濟學的資源的概念,經濟學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有效配置利用資源,以創造出更多的對於人的有用的物品,增加社會福利。做為客觀存在的資源,其存在方式的多樣性,性質的多樣性,時空分布的不均衡性,在資源效用與人的欲望需要之間存在著矛盾,一定形態的資源並不總是能滿足人的欲望和需要,這就需要對資源的形態的變革,使客觀存在的資源如何能被人們更方便的獲得,如何以最少的資源滿足最大的效用,通過轉換資源的存在方式創造更大的效用,滿足人的更多更大的欲望需要。
作為已知的客觀存在的世界有三種形態:物質,能量,信息。而物質不滅,能量守恆,信息作為物質,能量的諸多屬性的顯示,標示,是人們把握世界的中介。人們不能創造物質,能量,人們創造的只是物質能量的存在方式,組構方式,而人們正是通過信息認識,把握物質,能量世界的,通過組構信息來組構物質能量。人們在創造什麼呢,在創造信息的組構編碼方式,並以此來組合改造資源,將信息的組構編碼方式加以實現。
作為社會經濟系統,人們在生產什麼呢,在生產滿足人的欲望,需要的效用,在生產人的福利,生產對於人的更多更大的有用的物品,對於物品的生產本質上是對於資源的轉化,即通過對客觀存在的資源的認識,編碼加工整理,轉化成對於人更有用的物品,我們重來都不曾生產出新東西,我們不過是在生產效用,通過對世界的歸類整理產生出更多的效用。社會經濟系統作為生產福利,生產經濟物品的結構存在,通過資源的輸入,經過經濟系統這個資源轉化器,將資源轉化成人們可用的物品,其轉化的原則遵循這樣的原則:以更少的資源消耗轉化出更多更大更有用的物品,以此來滿足人們的欲望需要,作為經濟的核算,要求更少的價值投入和更多的價值產出。本質上來講,在經濟系統的投入與產出中,物質,能量並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投入多少,產出多少,絲毫沒有改變資源的質量;但在投入與產出間,相對於人,相對於人的欲望,需要,相對於滿足人的欲望需要的效應的價值評判上,卻發生了變化,雖然在物質能量層次上,投入與產出並無絲毫的增加,但在價值形態上,卻發生了變化,即投入了更少的價值,產出了更多的價值,社會經濟系統生產了更多更大更有用的福利物品。從這個方面講,社會經濟系統就是一個資源的轉化器,通過對資源的認識,建構,開發,將資源重新編碼組構,實現資源的轉化,將資源在時空分布上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在形態結構上從一種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將資源從一種存在方式轉換成另一種存在方式,將資源轉化成有更多價值的福利物品。這就是經濟運演的本質和內在機理。
作為資源轉化的直接的參與者,企業,更是一個資源的轉化器,不同的企業利用資源轉化出不同的滿足人的物品,利用相近的資源結構,採用相近的資源轉化方法,工藝,產出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相近的物品的諸多企業則構成一個經濟部門,形成一個產業,如汽車產業,信息產業,食品加工產業,航空產業等等,諸多個不同的產業相聯構成一個經濟系統,一個更大的資源轉化器。企業,總是通過價值的衡量,以更低的價格獲得資源,將資源轉化成更多更大更有用的物品,通過市場出清,獲得收益。對於企業來講無非幾件事:1)如何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的資源;2)設計,創造資源的有效的轉化機制,創造出新的更高價值的福利物品,提高資源的更高的利用效率;3)將所轉化的物品通過市場出清,獲得儘量大的價值收益。這就要求產品本身,其對市場需求的主體----消費者,能更有用,能更低成本的滿足欲望需要。企業要獲得什麼樣的資源,要將資源轉化出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通過什麼樣的價格出清物品,所有這些取決於消費者的需求,沒有需求,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講,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作為企業,總是根據一定的需求導向,研發,設計出相應的物品,去滿足這種需求,並投入更多的資源生產更多的這種物品,以更低的成本生產這種物品,滿足更多的人,在需求和供給之間博弈,最終達成均衡。在需求表現出多方的需求,而供給也會表現出多方供給的情況下,整個市場表現出供給與需求的持續博弈,博弈反應在價格上,價格作為傳遞雙方信息的槓槓,上下波動,最終會表現出一個供給和需求的均衡;在買方壟斷和賣方壟斷的情況下,博弈雙方處於不對等的地位,處於有利的一方通常會採取掠奪性的討價還價,直到壓榨到對方邊際效益的最後一個籌碼,甚至於乾脆將對方榨死,涸澤而漁。
作為資源轉換器的企業,總是從需求始,研究需求,設計需求,開發,獲取,轉化,利用資源,生產出更大的效用以滿足需求,這就是企業運演的遊戲。
相關詞條
-
邊際效用學派
邊際效用學派,在19世紀70年代初,作為傳統經濟學的對立面出現的,它的奠基者英國的傑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和法國的瓦爾拉斯,邊際效用學派在方法論上以反對德...
概述 產生背景 發展套用 學派觀點 代表人物 -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
簡介 來歷 典型案例 作用 -
效用價值論
效用價值論(utility theory of value)以物品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對物品效用的主觀心理評價解釋價值及其形成過程的經濟理論。它同勞動...
產生 發展 邊際效用價值論 市場價格論 評論 -
效用價格
以產品的社會效用為基礎制定的價格。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效用理論
效用理論是領導者進行決策方案選擇時採用的一種理論。決策往往受決策領導者主觀意識的影響,領導者在決策時要對所處的環境和未來的發展予以展望,對可能產生的利益...
概念 需求定理 -
效用可能性曲線
效用可能性曲線(Utility of possibility curve)表示在給定另一個人所得的效用時一個人能獲得的最大效用。
概述 定義 經濟理論 效用可能性曲線的斜率 帕累托最優條件 -
邊際效用價值論
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價值論是在19世紀70年代初,由英國的傑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和法國的瓦爾拉斯提出的,後由奧地利的龐巴維克和維...
概述 關係 區別 聯繫 -
使用價值邊際效用規律
把經濟效用與邊際分析相結合,以經濟效用作為經濟變數進行邊際分析所產生的經濟理論,稱為邊際效用論。 圖3:使用價值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圖中,Xm為消費速度,Y...
一、什麼是“使用價值邊際效用規律” 二、古典“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形成與發展 -
形態效用
效用是指消費者從一件產品中得到的好處或用處。 事實上,企業物流的作用不僅如此,企業物流更為核心的作用還表現在通過幾種經濟效用來增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形...
什麼是形態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