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邊際效用學派,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以邊際效用價值論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學派,簡稱邊際學派,邊際學派作為資產階級傳統經濟學的對立面出現的,邊際學派的邊際效用論和邊際生產力論是現代資產階級個體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巨觀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邊際學派的理論原理、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張在新古典學派和新古典綜合派中都受到重視和宣揚。產生背景
邊際效用學派奠基者是幾乎同時獨立提出主觀價值論的三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英國的W.S.傑文斯、奧地利的C.門格爾和法國的L.瓦爾拉斯。傑文斯在1871 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提出了“最後效用程度”價值論,門格爾在同年出版的《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提出,物品價值取決於該物品所提供的各種欲望滿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滿足對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義,瓦爾拉斯則在《純粹政治經濟學綱要》(1874~1877)中提出了“稀少性”價值論。他們以不同的術語和不盡相同的方法,論證了同一個思想:商品價值是人對商品效用的主觀心理評價,價值量取決於物品滿足人的最後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單位的效用。1884年F.von維塞爾在其《經濟價值的起源及主要規律》一書中把這個效用稱為“邊際效用”。此後邊際效用概念即被沿用。
發展套用
邊際效用學派在19世紀80~90年代得到很大發展,一方面邊際效用價值論本身愈益完備和系統化;另一方面邊際效用原理又被擴大和引伸到分配領域,實現了邊際效用理論的普遍化。就研究方法而論逐漸形成兩大支流,一支著重以心理分析方法建立理論體系,另一支則強調運用數學方法進行表述和論證。前者以奧地利學派的門格爾的繼承人維塞爾和E.von柏姆-巴維克以及美國的J.B.克拉克為代表,後者以瑞士洛桑學派奠基人瓦爾拉斯及其直接繼承者V.帕累托為代表。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邊際效用學派的矛頭愈益直接和公開地指向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其中以柏姆-巴維克最為突出。
學派觀點
1、邊際學派反對德國歷史學派的歷史方法,認為經濟活動中個人行為的最高原則是以最小代價追求最大限度的效用。他們所分析的是孤立個體為追求個人慾望滿足而適當處理有限資源的關係時的主觀心理活動,以及這種心理活動所支配的行為。由此他們在自由競爭和私有制前提下,引申出被認為適用於各種經濟發展條件的普遍經濟規律。
2、邊際學派認為商品的價值取決於效用,並以稀少性為條件;價值尺度是邊際效用;不能直接滿足人的欲望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由最終消費品的邊際效用決定;市場價格是買賣雙方物品效用主觀評價彼此均衡的結果。
3、邊際學派主要有柏姆-巴維克的“時差利息論”,維塞爾的“歸屬論”和克拉克的“邊際生產力論”,邊際生產力論是邊際學派最具代表性的分配論。按這種理論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和資本共同創造的,同商品的價值由邊際效用決定類似,勞動的收入—工資,資本的收入—利息是由勞動和資本的最後生產力,即邊際生產力決定的,利潤是動態經濟範疇,是由於新技術發明等原因,產品價格在支付工資和利息之後的餘額。這種理論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
代表人物
傑文斯
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1835年9月1日--1882年8月13日),生於利物浦,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在1865年的《煤炭問題》中提醒英國煤炭逐漸枯竭,受到了社會的讚譽。他最重要的邏輯學和科學方法論著作是1874年的《科學原理》、1871年他在著作《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提出了價值的邊際效用理論,提出了“最後效用程度”價值論,門格爾在同年出版的《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提出,物品價值取決於該物品所提供的各種欲望滿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滿足對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義,傑文斯同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1871年)、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1874年)共同開創了經濟學思想的新時代。
瓦爾拉斯
瓦爾拉斯是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創建人之一,他把邊際效用稱為“稀少性”,認為商品的稀少性隨消費量的增加而遞減,並同購買商品時支付的價格成比例;消費者購買時,力求使他的每一單位貨幣能買到的每一種商品的效用量相等,這時他得到最大的效用,即處於均衡狀態。他在經濟學中使用了數學,研究了使一切市場(不是一種商品的市場,而是所有商品的市場)都處於供求相等狀態的均衡,即一般均衡,成為西方數理經濟學和一般均衡理論的創建者和主要代表。
主要理論
方法論
邊際效用學派在方法論上以反對德國歷史學派相標榜,主張抽象演繹法。他們把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歸結為人的無限欲望和數量有限的資源之間的關係,把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作為研究的對象和出發點。他們把社會看作個人的機械總和,認為孤獨的個體經濟是複雜的社會經濟的縮影。他們又認為個人的欲望決定人的經濟行為及其後果,而個人行為的最高原則是追求最大限度效用,即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欲望滿足。這樣魯賓遜式的孤立個體為追求個人慾望滿足而適當地處理同周圍有限資源的關係時的主觀心理活動,以及這種心理活動所支配的行為,就成為該學派進行理論分析和數學論證的依據和典型模式。
價值論
邊際效用學派的理論基礎是邊際效用價值論。依照這個理論,商品價值是一種主觀心理現象,表示人對物品滿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覺和評價,價值來源於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為條件;價值尺度是邊際效用;不能直接滿足人的欲望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由其參與生產的最終消費品的邊際效用決定;物品市場價格是買賣雙方對物品效用主觀評價彼此均衡的結果,如果其他商品價格不變,則某一商品的價格只由該商品供求雙方的主觀評價來調節,並由能使供求達於均衡的邊際評價來決定。
分配理論
邊際效用學派的幾種主要的分配理論,雖然都以主觀價值論為基礎,但其分析的前提條件和具體論證又各不相同。柏姆-巴維克的“時差利息論”把資本主義制度下各種剝削收入統統歸結為物品價值的“時差”,即人對同種類同數量物品在現在和未來兩個不同時間內主觀評價的差異。柏姆-巴維克把資本僱傭工人、資本借貸和土地出租都歸結為現在與未來兩種物品的交換,從而把企業利潤、借貸利息和租金都歸結為時差帶來的利息。
歸屬論
維塞爾的“歸屬論”企圖把主觀價值論和庸俗的“生產三要素論”結合起來,依據消費物品的主觀效用來確定“生產性物品”(土地、勞動和資本)的價值或其“生產性貢獻”,從而確定它們各自在產品中的分配份額。類似的觀點已由門格爾提出,但他沒有作出確定的表述和具體的計算,用方程式分別表示出來,只要方程式數目與未知數(生產性物品)數目相同,便可計算出土地、勞動和資本的“生產性貢獻”,也就是它們的分配額。社會影響
邊際效用學派對資產階級經濟學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邊際效用論和邊際生產力論是以A.馬歇爾為代表的英國劍橋學派的理論支柱之一,又是現代資產階級個體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J.M.凱恩斯完全接受了包括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在內的邊際原理和方法,將它推廣套用於分析巨觀經濟範疇,從而使邊際原理成為現代資產階級總量經濟學的重要工具之一。由傑文斯和洛桑學派倡導的數學分析方法,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資產階級經濟計量學中被大大地發展了,邊際效用學派的理論原理、分析方法和以自由競爭為中心內容的政策主張,在所謂現代新古典學派,包括後凱恩斯主義兩大支派之一的所謂新古典綜合派代表者的著作中愈益受到重視和宣揚,成為他們的經濟成長論和分配論的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