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行銷

政治行銷,是現五穀團購網總裁夏弈提出的一種新型的行銷方式與巨觀行銷模式思維。

介紹
政治行銷是現五穀團購網總裁夏弈提出的一種新型的行銷方式與巨觀行銷模式思維。政治行銷的出發點是政治服務於人民和企業,企業是在這種政治背景下回響政府的號召力而產生的一種行銷行為。
傳播力量
政治行銷的品牌公益化因其具有政治性和公益性的雙重屬性,因而在行銷推廣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傳播力量和口碑效應。具體表現在: 一、吸引大眾媒體,特別是權威媒體的無償報導。中國的特殊媒體屬性決定了傳媒,特別是像CCTV、人民日報、經濟日報這些國家級媒體首先得服從於政治宣傳和報導。所以藉助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的講話而展開的公益活動在媒體傳播上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權威類的媒體會無償地、連續地為你宣傳。
品牌政治行銷的公益化即藉助於政治法規、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的發言而策劃和實施的公益活動。比如,2003年非典期間,很多企業和團體捐款、捐物。政治行銷的公益化其落腳點是執行公益活動,但實施公益活動的原因是回響某個政治人物的講話,或順應某個政治事件。譬如,蒙牛的捐奶工程就是回響溫總理:“我有一個夢,讓每箇中國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的講話。案例分析

政治行銷興起於美國,美國政黨政治轉變為候選人政治之後,政治行銷正式崛起,是民主政治的市場化、專業化的表現。但是,政治行銷不能脫離民主政治的根本訴求。之後,政治行銷才在企業界大行其道。
中國企業也有開展政治行銷,諸如人民大會堂國宴專用酒、聯塑市政管道、三元牛奶標榜的政府報告特需專用等,有恰到好處,也有適得其反的。
公益行銷在很大程度上也屬於政治行銷。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廣大消費者已對各種廣告產生排斥心理的傳播環境下,利用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的講話來策劃的公益行銷,不但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傳播環境,而且能夠與消費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得到消費者的心理認同,從而促成購買。
從蒙牛的捐奶工程產生的銷售力就足以看出,政治化公關行銷打擊消費者“心臟”的力量有多么強大。假如沒有溫家·寶總理的那一句話,那么蒙牛的捐奶事件就只會是一個很普通的公益活動,“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也只能成為一個高、大、全式的企業口號,很難與客群產生共鳴,更不要說產生多大的銷售力了。事實上,這種高、大、全式的企業口號消費者見得並不少了,如長虹電器的“以產業報國、民族昌盛為己任”、海信的“海信,中國芯”等。但是,這些口號產生的銷售力都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都屬於純粹的自我吶喊和自我標榜,而沒有一個讓客群感動的政治語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