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是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的工作機構之一。 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以及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提出的相關任務開展工作。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和全國政協辦公廳的工作部門,下設綜合處、文史聯絡處和學習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是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的工作機構之一。

工作職責和內容

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以及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常務委員會議提出的相關任務開展工作。本委員會根據政協組織的性質和特點,負責組織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繫的社會各界人士撰寫“三親”(親歷、親見、親聞)史料,推動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等資料的徵集、整理、研究、編輯及對台港澳和海外的史料交流工作,為廣泛團結海內外各界愛國人士、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服務;負責組織全國政協委員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政策和規章制度,學習時事政治和經濟、管理、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負責組織全國政協常委學習講座、在京委員學習報告會、全國政協委員集中學習,負責與地方政協、各民主黨派中央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等組織相關學習工作的聯繫和交流,並開展有利於學習的其它活動。本委員會組織委員就文史和學習工作開展專題考察、調研,就文史和學習工作領域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建議案、提案和其他形式向國家機關和其他有關組織提出建議和批評。委員會積極加強與中央和國家機關、地方政協相關部門的工作聯繫,通過組織各種活動,積極為委員知情明政、履行職責創造條件。

機構沿革和設定

1950年4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設立學習座談會,第二至八屆設學習委員會;1959年7月29日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設立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並延續至第六屆,第七、八屆設文史資料委員會。1995年3月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將文史資料委員會和學習委員會合併為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政協第九屆設文史資料委員會,2005年2月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將文史資料委員會調整為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十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蒙,副主任11名,委員47名,文史專員7名。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和全國政協辦公廳的工作部門,下設綜合處、文史聯絡處和學習處。辦公室在委員會和秘書長的領導下,承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秘書、參謀、會務、服務和聯絡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