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擬態
攻擊擬態是擬態的一種。捕食者或寄生物與另一種生物相似從而獲益。被模擬的生物可以是獵物或宿主本身,也可以是獵物不認為有危險的物種。獵物被模擬的實例如Photuris屬的螢火蟲的雌體能發出類似Photinus屬雌體的閃光,用以引誘Photinus屬的雄體前來交配,從而將其捕食。
簡介
種內擬態intraspecificmimicry在雌性口中進行卵和幼體哺育的某種魚類(mo-uthbreeder),在其雄性的大形腹鰭上,具有在形狀、大小、色彩上都與自種卵一模一樣的花紋;雄性用大腹鰭在水底掀起波浪,以促進雌性產卵。雌性邊產卵,邊將卵納入口中,同時它又力圖把雄性腹鰭上的模擬卵吸進來,此時由於雄性正在射精,因此,卵能在雌性口中巧妙地完成受精。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雄性以其身體的一部分模擬成為自種卵的模型、來誘騙信號接受者的雌性。因此把這種同一種內所構成的發育過程擬態,稱為種內擬態。雄猴和雌性一樣也具有紅色的臀部,它有時模仿雌性的性行為以緩和來自高位雄性的攻擊(勸解姿態),這也是種內擬態的一個例子。
相關資料
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政論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眾輿論》一書中,論及擬態環境問題。並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詞。擬態環境有如下特點:一方面,擬態環境不是現實環境“鏡子式”的摹寫,不是“真”的客觀環境,或多或少與現實環境存在偏離。另一方面,擬態環境並非與現實環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現實環境為原始藍本。李普曼認為,在大眾傳播極為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的行為與三種意義上的“現實”發生著密切的聯繫:一是實際存在著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二是傳播媒介經過有選擇地加工後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即擬態環境),三是存在於人們意識中的“關於外部世界的圖像”,即“主觀現實”。人們的“主觀現實”是在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而這種認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經過媒體搭建的“象徵性現實”的中介。經過這種中介後形成的“主觀現實”,已經不可能是對客觀現實“鏡子式”的反映,而是產生了一定的偏移,成為了一種“擬態”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