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攻打美國US
作 者:(美)庫馬托斯 等著,李鵬飛 譯
出版時間:2011-6-1
版 次:1
頁 數:366
字 數:308000
印刷時間:2011-6-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14071415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太空中的衛星頻頻隕落,美國境內頻頻爆發恐怖攻擊,到底誰才是幕後的黑手?應對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美國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呢?本書既是一部軍事預言小說,又是一部太空戰教材。愛好軍事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1.本書介紹了美國軍方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攻防構想,相當於一本解讀美國軍事秘密的紀實小說。
2.本書全景再現了美國最高級別的軍事演習,作者全面介紹了模擬太空戰演習的關鍵細節。
3.本書對讀者理解當今世界的軍事走向和地緣政治情況有很大幫助。
內容簡介
《攻打美國》的兩位主要作者都曾經接觸美國太空戰的核心機密,他們以美國軍方指揮的多次太空戰演習為藍本,創作了這部軍事預言小說。
跟常規戰不一樣的是,這場攻打美國的戰爭幾乎沒有任何預兆就開始了,敵對各方勢力一開始就攻擊了美國的衛星,使美國的高科技防禦處於失靈狀態,美國一下就陷入危機之中,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混亂,反而是老舊的通訊器材發揮了作用,讓美國沒有完全癱瘓。美國軍方迅速針對衛星失事展開反擊戰,摧毀了敵對勢力的核攻勢,但美國本土隨時可能遭到破壞性的打擊。
通過這場攻打美國的戰爭敘述,作者全面介紹了模擬作戰演習的關鍵細節,強調了模擬演習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揭示了太空資源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性,並反覆證明了依賴高科技的太空防禦的脆弱性。本書是軍事愛好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太空戰教材。
目錄
前言
主要人物表
1.“死去”的衛星
在太空漆黑冰冷的軌道中,一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衛星依然在安靜漂浮,但它已經“死”了。
2.“親密”接觸
這支特種部隊今晚上的行動是絕密的,因此,部隊成員絕對禁止與國內進行任何聯繫,更不允許出現任何打草驚蛇的行為。
3.戰爭演習豈能兒戲
毫無疑問,美國在外太空的處境不妙,由於商用成像系統損壞,美國的國防安全也隨之受到了威脅。
4.無盡的黑暗
如果模擬作戰真能代表現實的話,那么很明顯,全球的太空局勢正在迅速惡化。
5.致命弱點
現在,他需要將所有的信息統一起來,找到對手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一旦美國的這些以太空中設備為基礎的高科技平台出現了問題後,誰會獲利?
6.空中的黑洞
傑南迪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才能夠弄出這樣一個“洞”來呢?又是怎么才能讓這個“洞”一直存在下去呢?
7.誰在受益
這是由電磁脈衝引發的一次核爆,導致電流開始大幅“振盪”,進而使電路的自我保護模式自動開啟——這個複雜的電路主要是由無數微小的矽顆粒製作而成的,已經服役了十多年了。
8.涅槃重生
雖然國防安全系統有一個飛彈預警平台,可以或多或少的填補下衛星的失事造成的防御真空,但是這並沒有多大意義。
9.慘澹開局
當一束高功率電磁波襲擊這個正在中亞上方漂浮的空間站時,只有一個太空人是醒著的。空間站的燈暗了一下,然後迅速熄滅了。
10.太空梭
幾分鐘後, XOV太空梭的速度明顯降了下來,此時機身的腹部向前下方翻轉,飛機開始進入大氣層。
11.螳螂捕蟬
這些“毀滅者”到底想要什麼結果?他們什麼時候又會進行黑客攻擊?他們的動機又是什麼呢?也許不過是一種入侵重要系統的快感吧。沒什麼比動動手指就能讓一堆高科技產品癱瘓更有趣了。
12.沙哈伯飛彈
感測器一直在追蹤著沙哈伯-4號飛彈,並不斷地向地面基站傳輸數據。地面工作站的電腦也正在根據這些數據慢慢繪出了完整的飛彈運行軌跡。
13.先知之魂
HARVe慢慢地伸展開來,就像一隻輕盈的蝴蝶破繭而出一樣:一個子彈頭形狀的氣球迅速被充滿了氮氣,幾秒鐘內,這個複雜的設備便在空中穩定了下來。
14.購物中心
一旦BOYD系統掌握了紅隊最新的行動,電腦螢幕上顯示的地緣政治和軍事動態也會隨之改變。這樣,其他的隊伍可以隨時登入BOYD系統,及時了解到紅隊的最新動作並作出相應的行動。
15.短兵相接
媒體一向都喜歡報導血腥事件,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尤其是那群恐怖分子。所以現在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敵人去流血,然後交給媒體去報導。
16.上帝的權杖
這些小玩意兒是有點古怪;它們通體黑色,還裝有凸鏡保護層。看起來,它們不像是用來反射雷達信號的,而像是用來接收雷達信號的。
17.資深中國通
後來在擔任駐華大使期間,他曾研習了《孫子兵法》,並認為,這本中國古書中,將談判作為戰略和戰術手段的這種戰術考量非常具有前瞻性。
18.伽利略號衛星
這些衛星呈延展的輪狀運行,彼此間的距離相隔得十分精確,它們通過雷射通訊連線將數位化的圖像信號傳遞給位於衛星群中央的“母星”(Mother hen)。
19.反衛星武器
ASAT飛彈越升越高,呼嘯著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最頂端,然後進入了漆黑冰冷的太空中。
20.噩夢再臨
直升機距地面只有幾英尺的高度,一股混合著肉體腐爛和燒焦的惡臭氣味立刻充斥在直升機的機艙內,但視野之內卻沒有任何屍體。
致謝
媒體評論
《攻打美國》為美國軍事敲響了喪鐘。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為我、為政治家、為政策制定者、為軍事妄想狂、為商人、為平民百姓而鳴!!! ——道格拉斯·皮爾森(前空軍少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副總裁)
《攻打美國》可以當成解讀美國軍事秘密的紀實小說來讀,其驚險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史蒂芬·金的想像力。由原航天司令部模擬作戰中心的總指揮講述的軍事構想,你不可能懷疑其真實性。——安迪·費亞楠(《國際國防科技》專欄作家)
從來沒有哪本書令我讀得如此地毛骨悚然!那完全合乎邏輯的演繹就是美國軍事的宿命。那些國會議員真應該捧讀這本書,他們必須知道高科技最終將毀於低科技的可能性,這有助於打消他們的狂妄的政治夢想。——沃爾特·波因(美國空軍網路戰顧問,政治類書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