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屏

攝屏

攝屏,顧名思義,就是在電影院或者其他電影展覽等場所觀影時,用相機或手機把銀幕上的畫面拍下來,或者錄音、錄影內容等並公開發表到網路等公共空間。攝屏屬於明令禁止的行為,但目前對很多觀眾來講還是盲區,不被重視。

簡介

攝屏攝屏
攝屏,就是在看電影的時候用相機或手機把銀幕上的畫面拍下來。攝屏成為一個熱門詞語,始於2013年6月閉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影評人magasa指出,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9部希區柯克默片成了攝屏的“重災區”,“因其規格高及稀有性,片前講解和現場配樂的儀式感強烈,激發了很多觀眾‘到此一游’的心理。第二場《水性楊花》拍攝銀幕的情況更超第一場。前5分鐘,四周白花花一片,伴隨咔嗒咔嗒的快門聲。”這條迅速引起眾人圍觀評論,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也為此發出呼籲,希望影迷在電影放映過程中不要拍照或攝像。還有網友發起了一個“你拍銀幕我拍你”的活動,在上對於攝屏現象進行曝光。

除觀眾外,好萊塢暑期檔大片《超人:鋼鐵之軀》在中國內地上映,各地有不少影院竟然都將該片的攝屏照片發布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專人人士表示,觀影陋習分很多種,我們不可能同時解決所有陋習,但也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提出‘反對拍攝銀幕’是最合適的時機,讓這種行為像隨地吐痰一樣讓所有觀眾意識到是不對的。

影院禁止攝屏

攝屏截圖攝屏截圖
電影院內不能攝屏,在每一張電影票背面的觀影須知上都有這么一條:未經許可,場內不得攝影攝像錄音。有業內人士稱,這是國際製片人協會的規定,目的在於保護製片人的合法權益,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而這裡所說的侵權,不單單是指盜版影像,還包括將攝屏內容發布在網路等公共空間上。

攝屏被禁止,是有一定原因的:

1. 首要的原因是攝屏時的快門、亮屏和閃光燈會干擾其他觀眾。即便不打開閃光燈,舉起手機或相機拍照的行為本身,也會分散周圍觀眾的注意力;

2.侵犯所有權人的著作權

3.大銀幕迄今仍是觀看電影的終極形式,而翻拍的銀幕畫面是對原始畫面的篡改,所以製作、傳播這種劣質影像是對影片藝術性的傷害。

爭議性

攝屏攝屏
反對者的理由是,這種做法既侵犯著作權又影響他人;贊成者則提出,著作權的邊界原本就不確定,若能做到不影響他人,個人愛好無可厚非。

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攝屏是一種應該被禁止的行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和影院有關。有網友提出,在香港,電影院會在放映開始前播放公益廣告,提醒觀眾文明觀影,但在內地影院卻很少有此類作法;如今不少劇場舉行演出時,工作人員都會及時阻止未經許可的拍攝行為,但電影院的工作人員卻很少對此進行干涉。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說,這是因為很多演出方會把相關內容明確地列入演出契約,卻少有電影出品方敢於這么做的,因為“電影目前仍然是買方市場”。

網友意見

不少影迷建議,觀影前觀眾所帶電子設備統統“充公”,散場後再領回。

也有影迷給“攝屏族”建議說:“如果是真愛,回家下載後截屏保存吧,不要在電影院咔嚓。”“也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提出"反對拍攝銀幕"是最合適的時機。讓這種行為像隨地吐痰一樣,讓所有觀眾都意識到是不對的,再談自律和監督。”

也有網友提議,以後電影節、影院可以效仿一家英國影院的做法,該影院2012年8月推出了請“電影忍者”做志願者,對影院不文明行為發起零容忍行動,一旦在觀影過程中發現有人喧譁、議論、打手機等騷擾到其他人觀影的行動,“忍者”們馬上上去制止,情節嚴重者則會被請出影廳。這些“忍者”得到的報酬就是免費看一場電影。

雙語解讀

Snappingthescreen攝屏shèpíng
TakingphotosofmoviesscreeningincinemaswithcamerasormobilephonesanduploadingthephotosontotheInternet.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