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年,laennec首先報告了一種突然導致病人死亡的肺部疾病,當時被稱之為肺卒中(pulmonaryapoplexy)。1829年,CruveiLHier報告該種疾病是由於肺動脈記憶體在凝固的血塊所致,稱之為肺血栓症(pulmonarythrombo-sis)。1858年Virchow通過實驗研究證明,該種疾病是由於肺動脈內栓子阻塞所致,由此提出肺動脈栓塞的概念(pulmonaryembolism——PE)。
長期以來,儘管國內外許多學者對肺動脈栓塞的診治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傳統的觀念曾給我們帶來了誤區。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各種先進的檢測手段、質量優良的腔靜脈濾器和效果良好的溶栓藥物進入我國,一些人開始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診治和預防肺動脈栓塞,同時相應的科學研究得到開展。
肺動脈栓塞主要病因是肢體或盆腔靜脈血栓形成後脫落所致,這一觀點目前在 醫學 界已達成共識,同時也被臨床研究所證實。William報導46%~60%肺動脈栓塞與深肢體靜脈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有關。日本學者竹中統計935例肺動脈栓塞,因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所致為72%。程顯聲報導肺動脈栓塞的栓子約70%~90%來自下肢深靜脈。
眾所周知: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在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過程中,伴隨靜脈管壁的生理性收縮與舒張,臨近肌肉組織的運動對血管的按摩效應以及回心的血流方向和胸腔負壓效應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導致血栓脫落造成肺動脈栓塞。國外文獻報導:46%~50%的肢體深靜脈血栓可致肺動脈栓塞發生,Mattos對110例腓腸肌靜脈叢血栓進行彩超檢查,發現33%病例有移動的凝血塊存在。1996~1998年我們曾對100例肢體靜脈血栓形成病人與肺動脈發生關係進行了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病人中肺動脈栓塞發生率是45%,在發生肺動脈栓塞的病例中73%無症狀。然而在臨床工作中人們普遍認為並沒有看到如此多的肺動脈栓塞病例出現,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多數病人的肺動脈栓塞發生只是一過性的,沒有構成明顯打擊。這些脫落的小血栓在肺內或被溶解或被血流沖碎或阻塞20%以下的肺動脈,臨床上病人可以無任何症狀,從而被忽視。
2.當肺動脈被栓塞50%以上時方有明顯臨床症狀,此時如果重視不夠,容易誤診或漏診。
3.當肺動脈被栓塞80%以上時病人發生死亡,此時可以被人們認識到,但這種致死性肺動脈栓塞發生率僅為4%。
因此我們應該更新觀念———肺動脈栓塞是較為常見的疾病,我們既往所認識的肺動脈栓塞多數是致死性肺動脈栓塞,它僅是肺動脈栓塞的一種類型,發病率較低。為此我們將肺動脈栓塞分成三種類型:致死型、有症狀型和無症狀型。在臨床上所常見的肺動脈栓塞多數為無症狀型和有症狀型。只要我們對此能夠充分認識,就可以進一步減少或避免致死型肺動脈栓塞的發生。
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病人在臨床上常見形成肺動脈栓塞,這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儘管多數為微小栓子脫落,病人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在同一位病人身上,發生一次微小肺動脈栓塞並非意味著它的結束,還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肺動脈栓塞的診斷,關鍵來自對具有發生該疾病危險病人的高度重視和警惕。及時正確的診斷和處理是成功治療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通過對肺動脈栓塞的治療,我們體會到:如果病人沒有在短時間內死亡,給予我們適當的診治機會,同時對再發生栓塞的可能性進行有效的防範,98%的病人通過非手術療法都有良好的預後。其中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和r-tPA藥物的強有力的溶栓作用是治療的兩大關鍵。
主動預防:
目前預防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認識已得到統一。特別是對於長期臥床、 肥胖 、高齡、外傷、口服避孕藥等病人應該積極進行抗凝治療。而對某些手術病例,特別是骨盆手術是否需要常規進行抗凝治療,尚需進一步討論。
被動預防:
1.下腔靜脈結紮:1934年Homans提出並在50年初流行。
2.下腔靜脈內球囊阻斷:Hunter1971年採用。
3.下腔靜脈格狀縫合:DeWeesE1958年、Spencer1959年採用。
4.下腔靜脈夾(Cavalclip):Moretz1959年採用。
5.下腔靜脈濾器:1965年Mobin-U被設計出,並在狗實驗中獲成功。Eicheter1968年開始在臨床上採用下腔靜脈濾器(venacavafilter)。
下腔靜脈濾器的出現在預防肺動脈栓塞發生上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理想的腔靜脈濾器應該符合下面標準:
1.能攔截>3毫米的栓子。
2.最大限度保留下腔靜脈的橫斷面積。
3.不會引起血栓,有生物相容性。
4.經久耐用,濾過率高,保持血流平穩。
5.能可靠固定於腔靜脈壁,不易移動、漂浮。
6.安置容易,無或少有併發症。
7.無鐵磁性,不影響核磁成像。
8.費用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