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梯懸橋入太玄

而進入太玄洞既要攀雲梯,又要過懸橋,就讓人更覺得玄妙無比了。 通往太玄洞的一條曲折小徑盤附在峭壁上,許多路段只有一腳之寬,人要緊貼石壁,才能勉強行進。

簡介

一聽太玄洞這個名字,裡面蘊含的神秘高妙就讓人肅然起敬。而進入太玄洞既要攀雲梯,又要過懸橋,就讓人更覺得玄妙無比了。
站在武當瓊台觀面朝金頂方向,朝半山腰的懸崖上望去,隱約可見陡峭絕壁上有一岩洞——太玄洞。

描述

太玄洞海拔1400多米,歷史上是武當山非常著名的岩洞之一。通往太玄洞的一條曲折小徑盤附在峭壁上,許多路段只有一腳之寬,人要緊貼石壁,才能勉強行進。可以說是攀爬路上處處驚險,稍有不慎,就可能跌進深谷。好在那峭壁縫隙上長著些林木,擋遮些深邃,讓人心裡多少踏實一些。可以想像,當年隱士常年出入太玄洞,天長日久,必定會練就一身行山路如履平地,攀懸壁健步如飛的功夫。
太玄洞共有兩層。進入第一層,只見緊貼岩壁豎著一架十幾米高的木梯,順梯而上,才能進入第二層。所以,太玄洞又有一別稱,“梯子岩”。由於面積窄小,那梯子幾乎是垂直豎著,加之風吹日曬,榫頭松垮,龜裂欲斷,每上一步,梯子抖顫半天,讓人一身身的冒冷汗。
順著梯子進入太玄洞第二層,一些石碑或嵌或栽在岩壁上,記錄著信士們捐資修葺太玄洞的功德。第二層有兩個平台,另一平台石壁上鑿有神龕,是供奉真武大帝的主神區。但兩平台十幾米之間凌空無物,不長對翅膀是過不去的,於是這太玄洞中就有了一座懸橋,凌空飛架於兩平台之間。木結構的懸橋建於何年何代已無從考證。但人在上面行走要如履薄冰般小心,每邁一步,那橋便戛戛做響,甚至像吊橋樣左右搖晃,不知哪一刻便轟然塌墜。真是“太玄”!
攀梯入岩,凌空架橋,這種別致奇特的結構,在武當山古建築中是首次發現,在武當山眾多的岩廟建築中也僅獨此一例。
太玄洞岩邊石壁上,鑿有許多或方或圓的石洞,顯然是用作楔裝房屋的木柱橫樑的。可以想像,當年雙層廟觀的太玄洞,隱於密林,懸於峭壁,紅牆透綠而隱現,鐘磬繞岩而奏鳴,確實是一大奇景勝地。
太玄洞的最上方是武當山金殿,下方是瓊台(即中觀),三者幾乎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可見其中必有神秘之處,那么歷代隱修之士選此地修行也就不足為奇了。
.

歷史

太玄洞的歷史相當久遠的,但因缺乏資料考證,我們只知道它在明永樂十年進行了重建。在明朝,各地的信士多次在這裡舉行宗教活動,祈風求雨,保泰平安。嘉靖22年,武當一個叫韓進恭的募緣道士鑄了一尊真武大帝的金像,供在石壁的神龕中。明萬曆七年山西的一個信士又造了兩尊真武大帝的金像和一批經書供奉在洞中。可惜現在這些金像早已流失,不知去向。而太玄洞的房屋也坍塌殆盡,只留下雲梯懸橋讓後人浮想連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