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Psychotomimetic drug
又稱致幻劑(hallucinogen),是一類可產生情緒和感知覺障礙的藥物。其化學結構差異很大,常見的有麥角酸乙胺(簡稱 LSD)、二甲基色胺(簡稱DMT)、2,5一二甲氧-4-甲基苯丙胺(簡稱DOM或STP)、南美仙人掌毒等。麥角酸二乙胺(LSD)對精神的作用初時被認為是一種模擬的精神分裂症,現在認為苯丙胺精神病更加近似精神分裂症。
例如,致幻劑主要引起視覺範圍的知覺改變,但精神分裂症的幻覺多為幻聽。致幻劑很少直接產生幻覺,往往出現知覺的歪曲。在LSD精神病作為精神分裂症模型的興趣消失後,對這些物質發生一種新的興趣術致幻手段來研究與大腦的知覺和自我意精關的神經傳遞過程。LSD在腦內直接作用於5HT神經元,使其放電減弱或停止。腦部受LSD影響最明顯的細胞是縫際核。其他致幻劑對縫際核細胞也有這種作用。致幻劑對縫際核細胞的特殊作用表明5-HT神經元與致幻劑的作用有關。
不同致幻劑的效應和作用時間可以不同。它們大多數是口服的,但二甲基色胺(DMT)口服無效,往往需注射或吸入。LSD的作用時間約8小時,南美仙人掌毒的作用時間較長。DMT的作用時間最短,僅約1小時。某些甲氧基苯丙胺藥物如2,5-H甲氧基一4一甲基苯丙胺的代謝較慢,有效劑量較小,作用時間較久,可達24小時。
擬精神病藥物是能夠引起精神活動和行為障礙,產生類似精神病狀態的藥物。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陸續發現一系列擬精神病藥物,微量可引起精神異常,但不 同於其他藥物中毒時一的精神改變,無顯著意識障礙和記憶缺損;而是出現感知障礙,如幻想性錯覺、豐富的幻視,並富於情感色彩,有些類似精神分裂症,但缺乏其核心症狀。致幻劑, 如麥角酸二乙酞胺(LSD)、南美仙人掌毒鹼(mescaline)、大麻(marihuana) 等是擬精神病藥物的代表。利用擬精神病藥物可以人工製造精神病的實驗模型,對研究精神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有幫助。有些擬精神病藥物的化學結構與神經遞質相似,或本身就是神經遞質的代謝產物,因而它們很可能通過影響神經遞質代謝而產生效應。
分類
麥角酸二乙胺是用麥角酸合成的一種強烈的精神類藥物。1938年,瑞士著名的化學家阿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在開發呼吸道藥物時首次將它合成出來,但那時它只是個普通的中間體,僅擁有一個普通的編號:LSD-25。
霍夫曼與LSD。(圖:gashaus)
直到4年後的1943年4月6日,當霍夫曼教授重複這個實驗時,指尖無意中蘸上了一點這種物質,就隨意放在嘴裡嘗了一下,沒想到卻造成了強烈的生理反應。據他自己回憶,他“躺在床上,感覺身體是中毒了,滿腦子都是詭異的幻想,眼前像萬花筒一般不斷浮現出古怪的畫面,閃爍著各種色彩與形狀,直到兩個多小時後才逐漸平靜。”而他攝入的LSD大約只有250微克(1g=10^6微克)而已!這次魯莽而有效的試驗,迅速引發了人們對LSD的重視,開始研究它醫藥方面的用途。換句話說,如果霍夫曼教授實驗習慣足夠好,牢記“絕對不要品嘗藥品”的規定,LSD的誕生也許還得拖延上好多年呢。
1947年,LSD以“Delysid”的商品名榮耀登場,作為一種精神藥物上市,醫生們對它的評價也相當不錯。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官方逐漸發覺這種藥物似乎有些不對勁,一番調查之後才發現,許多青年人將其作為刺激神經興奮的藥物而濫用,造成了許多人身傷害事故甚至是犯罪。於是,美國政府在《管制物質法案》(CSA)中將其列為I類物質加以嚴格控制。從1968年後,除非得到禁毒署(DEA)的特許,任何人或組織在美國製造、持有、運輸、分發、使用LSD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並可能構成犯罪遭致刑罰。
正如霍夫曼教授那樣,濫用LSD的人同樣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不適,特別是在劑量加大之後,會出現持久性知覺障礙(HPPD):視覺會出現障礙,如看到物體周圍有光暈、移動的物體後面有軌跡,無法辨別顏色。此外,精神方面會出現極度的恐懼、焦慮等幻覺,一些服用者還會出現嚴重的暴力傾向,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人身傷害。因此,LSD在世界各國都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危害甚大的毒品而加以嚴厲查禁。
冰毒,即興奮劑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Ice)。由於它的毒性性劇烈,人們便稱之為“冰毒”。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之稱。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譯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稱,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稱。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黃素化學結構基礎上 改造而來,故又有去氧麻黃素之稱。甲基苯丙胺藥用為片劑,作為毒品用時多為粉末,也有液體與丸劑。
“冰”長期濫用後突然停止使用,患者會出現高度疲勞、精神抑鬱、飢餓感,以及強烈的求藥行為。這就是戒斷綜合徵。過量的使用冰毒可導致急性中毒。嚴重者出現精神混亂、性慾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併症;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和愛滋病等。高劑量或重複使用“冰”可產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覺,多為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現代醫學稱之為苯丙胺精神病。毒品的耐受性隨長期使用而增加,對於未產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30毫克便會引起中毒。而有報導,長期濫用者,為了達到初期使用時的欣快效應,竟將劑量增至2000毫克,這極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驚闕、昏迷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