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劇

擬劇

 擬劇,又稱擬曲,摹擬劇。起源於古代民間祭祀,在希臘化時期特別發達。它的特點是包含悲劇和喜劇兩種成分,有尖銳的政治諷刺和個人嘲弄,有驚人的動作和滑稽場面,有粗俗的狂歡因素,有遊戲文章和即興台詞。希臘擬劇流行於民間,一直流傳到古羅馬時代,後因教會的迫害便逐漸衰落下去,至中世紀已形絕跡。

簡介

這種戲劇是集詩歌、散文、音樂、舞蹈以至於魔術和走繩套之類的各種雜技於一爐,由男女演員參加表演,不用面具,演畢後繼之以買賣和其他活動。

擬劇作品大都失傳。1891年,作家赫羅德斯的遺著被發現,其中有擬劇七個和一些片段,可供我們研究希臘擬劇之用。這些作品所表現的現實生活和風俗習慣是多方面的,如勸嫁(《媒婆》)、訴訟(《樂戶》)、教育(《塾師》)和求神(《上廟》)等等。........

歷史演變

希臘早期喜劇也起源於慶祝豐收的迎神賽會,開始只是俚俗的打諢,後來受到西西里島民間擬劇的影響,才發展成為有故事情節的喜劇。也可以這么說,現代的希臘喜劇延續了古希臘的擬劇的精髓。 古希臘後期的新喜劇曾被羅馬的喜劇作家大量抄襲引用,許多羅馬喜劇實際上是古希臘後期新喜劇的翻譯或改寫,在羅馬喜劇里還可以大致看到古希臘後期新喜劇的面貌,而古希臘後期的喜劇基本是有擬劇演變而來,它們也給後日歐洲喜劇提供了榜樣。

公元前6世紀前後 ,荷馬史詩的傳統已經衰落,在以愛琴海東部為中心的史詩傳統與以雅典為中心的希臘悲劇和喜劇之間有一個抒情詩歌的興盛時代。今天只能看到一些斷章殘句。雖然如此,古希臘抒情詩歌還是對後世歐洲詩歌產生過很大影響,許多歐洲詩歌的格律形式都繼承了古希臘擬劇(抒情詩歌)的傳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