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發展現狀編輯 近年來,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建設得到了中央領導高度重視。2006年7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來所視察,並作出“全面恢復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原貌,修舊如故”的重要指示。中央拔款3030餘萬元用於舊址恢復和新陳列館建設,經過數年恢復和新館建設,2010年6月21日,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重新對外開放。目前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景區設有《改造日本戰犯陳列館》和《改造末代皇帝專題展》兩處展覽館,有反映當年戰犯學習和生活的監舍、俱樂部、醫務室、大夥房、花窖、菜園、露天舞台、理髮室、浴室、麵包房、運動場、謝罪碑、管教人員辦公室等30餘處旅遊景點。舊址內由日本戰犯捐資修建的“向抗日殉難烈士謝罪碑”是世界罕見的法西斯侵略者向受害國人民謝罪的物證。撫順戰犯所舊址自1986年開放至今,總計接待遊客36個國家400餘萬人次。](/img/d/896/nBnauM3XxgDO5UTO0gzN4kTM5QTM4gTM5QTM0QTNwAzMxAzL4c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景點歷史
![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img/1/f65/nBnauM3X2EjN3cTM3gzN4kTM5QTM4gTM5QTM0QTNwAzMxAzL4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新中國建立後,1950年6月,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指示,將此監獄改建為撫順戰犯管理所,同年7月開始收押侵華戰爭中被蘇軍俘獲的982名日本戰犯以及71名偽滿洲國戰犯。之後,又陸續收押了在解放戰爭中被人民解放軍俘獲的犯有戰爭罪的354名蔣介石集團戰犯。由於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關押和改造戰犯的監獄遺址,因成功地改造日本戰犯而聞名於世,1986年5月,經公安部、外交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其作為改造戰爭罪犯的舊址,正式對國內外開放。此後,由國家財政和撫順市政府撥款,兩次進行全面維修,建成綜合陳列館、改造末代皇帝陳列館、日本“中歸聯”活動陳列館,成為對外進行和平教育,對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為了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在搞好館內陳列展覽的同時,工作人員努力開創展覽工作的新局面,把陳列館展出的內容辦成流動展覽,到遼寧省14個省轄市和一些縣區巡迴展覽,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巡迴展覽歷時兩年多時間,行程1萬多公里,數十名工作人員和解說員足跡遍及學校、部隊、工廠、農村,觀眾達70多萬人次,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和好評。撫順戰犯監獄舊址陳列館位於撫順市高爾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為了囚禁中國抗日誌士和愛國同胞於1936年修建的一所舊監獄,當時稱“撫順典獄”。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國民黨接收,改名為遼東省第四監獄。1948年11月撫順解放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改稱為“遼東第三監獄”。1950年6月,根據中央指示,將該監獄改建為撫順戰犯管理所。從同年7月,開始收押由蘇聯政府移交給我國的日本戰犯,偽滿戰犯。1956年後,又陸續收押了一批國民黨戰犯。
在撫順戰犯監獄關押的戰犯中有偽滿國務院總務廳官武部六藏,次長古海忠之,日本陸軍第117師團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第57師團中將師團長藤田茂,第39師團長佐佐真之助等日本戰犯982人。有偽滿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和各部大臣等偽滿戰犯71人。有原國民黨第12兵團司令黃維等蔣介石集團戰犯354人。我國人民政府在對各類戰犯改造期間實行了人道主義的寬大政策,通過艱苦細緻的教育和改造,最終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戰犯,在我國特別軍事法庭的正義審判面前低頭認罪,使偽滿戰犯和國民黨集團戰犯改造成為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人。
1956年6月至1964年3月間,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的日本戰犯被分期分批全部釋放回國。1959年12月到1975年3月,在此關押的偽滿戰犯和蔣介石集團戰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特赦。周恩來總理曾稱讚改造戰犯所取得的成績,“我們把未代皇帝改造好了,這是世界的奇蹟”。
1986年7月10日,根據國際和國內友好人士和社會團體的請求,經公安部、外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撫順戰犯管理所修繕完工後,作為戰犯管理所舊址,對外開放。1988年該所被遼寧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0月中共撫順市委,撫順市人民政府,將該所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的被中共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