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掠

摽掠,漢語辭彙。 拼音:biāo lüě 釋義是搶劫、擄掠。 出自《雲麓漫鈔》

詞目

摽掠 

拼音

biāo lüě

注音

ㄅㄧㄠ ㄌㄩㄝˇ

引證解釋

搶劫、擄掠。摽,通“ 剽 ”。

唐 杜牧 《阿房宮賦》: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一:“ 充 ( 杜充 )下諸將潰去,多行摽掠,獨 飛 屯 宜興 ,不擾居民。”

《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車駕入城,金人摽掠尤甚,小民號泣,夜以繼日,凡七日。”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八回:“過了一年有餘,值 田虎 作亂,占了 威勝 ,遣 鄔梨 分兵摽掠。”

《明史·西域傳一·土魯番》:“番賊犯順,殺戮摽掠,慘不可勝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