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抗戰是一名退休的摔跤教練。過不慣退休後清閒日子的他來到大山裡的林場,和老朋友一起做起了義務護林員。一次護林巡視中,抗戰偶然看見一個年齡約摸十六、七歲的男孩竟然能將一頭正在發瘋的水牛馴服,甚為欽佩,覺得少年應該是一個摔跤運動員的好苗子。經過打聽,抗戰後來得知,那個孩子是落雁村的,名叫墩子。墩子的母親早年去世,父親給墩子找了個後媽。因為墩子特別能吃,後媽不怎么喜歡他。
大山腳下的落雁村人有著悠久的摔跤傳統。民風剽悍的落雁村人常聽老人講,早在宋朝的時候,浪子燕青在打擂中把當時有名的任原摔下了擂台,奪得了頭彩。從此以後,跤王任原隱姓埋名,遊走江湖,四處學藝,尋機報仇。然而,任原至死也沒尋到機會,倒是帶著徒弟定居落雁村,留下打擂摔跤的風俗。歷史走過了上千年的足跡,落雁村人把打擂摔跤的傳統一直沿襲到今天。
尋著悠遠的傳說,抗戰來到墩子家,說明來意。當墩子的父母得知不僅管吃管住,還不用給錢後,墩子的父母欣然同意。艱苦的訓練隨即開始。在抗戰的指導下,墩子從基本功練起,儘管器材和場地都是就地取材,有些簡陋,但墩子練起來特別認真。訓練中,抗戰對墩子要求非常嚴格,但在生活上卻格外關心。墩子的父親在偷伐林場樹木中被刮傷腿後,墩子面臨著家裡沒有勞力而被爹叫回去的尷尬。
為了墩子的訓練,抗戰在墩子家的地頭找到墩子的父親,並願意花錢給墩子爹僱人幹活。當墩子發現父親也參與盜伐林木後,悄悄地把砍伐的林木送回了林場。幾個月的訓練結束後,抗戰意識到光靠自己教授墩子肯定不行,畢竟自己離開摔跤場時間長了,訓練中一些新的理念和技術沒有接觸過。再者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光在大山里練不行,這樣不利於差距的發現和技術的提高。
為此,抗戰帶著墩子來到省城,找到自己的學生、如今已是省隊教練的高成,希望能讓墩子參加省運動會。讓高成為難的是,墩子因為沒參加過選拔賽,絕對不能直接參加省運動會。在抗戰的激將下,高教練最後約定,如果墩子能贏省隊的隊員,就把他留在省隊。幾場比試下來,墩子都輸了。抗戰帶墩子回到了落雁村,正趕上村里一年一度的摔跤擂台賽開始。墩子連摔七場,場場獲勝。此時,高教練慕名而來,領著墩子告別大山,踏上職業摔跤的人生征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墩子 | 李思遠 |
抗戰 | 王北龍 |
墩子父親 | 張雙成 |
高教練 | 袁靈瑞 |
助理教練 | 趙東 |
墩子母親 | 楊萍 |
林場場長 | 羅永恆 |
抗戰兒子 | 楊林 |
彪子 | 譚群 |
村長 | 張廣成 |
摔跤少年 | 孟文魁 |
墩子弟弟 | 董世豪 |
裁判 | 金泉 |
職員表
出品人 | 閻曉明 |
製作人 | 嚴慶良、劉衛東、楊小勇、吳誠 |
監製 | 黃薇(技術監製)、母鐵軍、劉衛東 |
導演 | 楊林 |
編劇 | 袁靈瑞(摔跤顧問)、袁大舉、王宗昌 |
攝影 | 趙小星 |
配樂 | 馬權安 |
剪輯 | 趙昆 |
道具 | 吳壯春 |
美術設計 | 張平、易建平 |
造型設計 | 王萍 |
服裝設計 | 韓素玲 |
燈光 | 路永慶 |
錄音 | 黨鋒 |
劇務 | 柳堤 |
布景師 | 劉智仁 |
(以上內容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以上內容來源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姚遠看到過兩則新聞( 一個中學生勇救即將被火車撞到的小孩;一個小學生在歹徒襲擊學校時,挺身而出向歹徒請做人質以救其他同學。),這兩則新聞令他覺得有些勇敢的人終其一生等待一個飛身一躍的機會,隨著年華的老去,而一次不可得直至再無法做到飛身一躍,於是他想創作一部影片來表達這種意思,從而有了《摔跤少年》這部影片。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陝西大鼎文化交流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電影製片廠 |
出品公司 |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
合作單位 |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宣傳部 西安市體育運動學校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中國大陸 | 2006年1月11日 | 中國大陸數字電影市場 | 2006年9月13日 |
影片評價
影片中,抗戰偶然發現山里娃墩子的天賦後,雄心重新被點燃,不顧自己年邁和傷病,力圖再創輝煌,表現了體育人永不放棄的執著與信念。對墩子的定位和刻畫,編導安排了一個艱苦的環境磨練意志的成長故事,讓觀眾領悟故事主人翁墩子從無知的學習到有知的感悟,從活著到為了人生的目標而去打拚,實現人生的第一次飛躍的不易。
在表現人物的過程中,影片追求平實和可信,達到了人物、環境、影像和主題的完美統一。本片的兩個主演李思遠和王北龍對各自人物的解讀都獨到好處,一老一少的配合,達到高度的默契,使得影片沒有了嬌柔做作,自始至終充滿著一種沁人心脾的溫馨。 (騰訊網、1905電影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