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搖擺樂後來隨著艾靈頓公爵大樂團的腳步,演變成為歌舞表演的伴奏樂隊和演奏會音樂(如:艾靈頓公爵每年定期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搖擺樂因適合於跳舞,每小節有四拍,因此又被稱為「四拍子爵士樂」。
從30到40年代,大型爵士樂隊風行美國。由於他們演奏的舞曲曲調動聽、活潑節奏鮮明,又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挑逗性,聽到這種音樂,人們不禁會隨著它的節奏和韻律,扭擺著身子翩翩起舞。故人們稱之為Swing。Swing這個詞的意思是"搖擺"。在我國稱之為搖擺樂。
這種大型爵士樂隊的演奏,不僅出現在娛樂場所,他們也進軍到了好萊塢。當時美國許多故 事影片裡都有他們的身影,甚至有的影片就是以某個大型爵士樂隊的活動為主題或請來著 名歌星,影星與之合作,編成的故事。例如大家熟悉的美國故事片《出水芙蓉》就是一例 。它是由"美國小號亨瑞·傑姆斯和著名影星伊莎·威廉斯合作演出的。從影片中,觀眾能欣賞到亨瑞·傑姆斯領導的爵士樂隊演奏的多首名曲,領略到這位小號手高超,神奇的演奏技巧。
流派
由於爵士樂隊很多,風格各異,因而產生不少新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有比-波普爵士、甜美爵士和冷漠爵士。
比-波普爵士
比-波普(bebop)爵士是四十年代中期,由約翰·伯克斯·吉萊斯蒂和查里·帕克共同創立的。吉萊 斯蒂是一名爵士小號手,擅長快速演奏。他常常在演奏中,突然變換速度和節奏,表演非常放縱,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瘋子";查里·帕克是一名薩克管手,演奏風格也是放蕩不 羈。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野馬"。他們在演奏或演唱完樂曲之後,常常在結尾處加上一 些"劈劈啪啪"之類的聲響和虛詞。1945年,他們錄製了一首名叫《比-波普》的樂曲。從此,人們把他們的爵士風格,稱作"比-波普"。而"波普" (BOP/POP)又有"流行"、"大眾 "的意思,用它也是恰到好處。
甜美爵士
甜美爵士的基礎是取材於一些時尚的流行曲。這些曲子速度一般都採用中速或慢速,旋律優美、動聽。演奏的基本方法是,樂隊先合奏一段引子,繼而獨奏者演奏一個短小的主題, 然後其它樂器先後呼應,進行發展和變化。由於這些曲子曲調一般都很甜美,故人們稱之為甜美爵士。
冷漠爵士
冷漠爵士則是更多地注重演奏技巧。這種爵士速度一般都較慢。曲調中多採用連續的切分節 奏和乏力的音符,以突出憂鬱的情調。在演奏現場,演奏者旁若無人,表情淡漠,更談不上與聽眾溝通情感,尤其是用薩克管演奏,或用加有弱音器的小號演奏時,那冷漠的音色,更增添了人們淒涼、孤寂的情感。冷漠爵士的代表人物有邁爾斯·戴維斯等。
這三種風格的爵士相比起來,年輕人多喜歡比-波普;中老年人多喜歡甜美爵士,而多愁善感的人則喜歡冷漠爵士。
搖擺樂盛行於三十年代,經常採用20~30人的大樂隊(Big Band)形式,因此三十年代又被稱為爵士樂歷史上的大樂隊時期。從音樂上分析,搖擺樂最明顯的特徵是讓你一聽便想隨之舞動的搖擺節奏()。所以搖擺樂被認為是當時最好的伴舞音樂。搖擺樂的樂隊一般都由薩克斯、銅管和打擊樂等幾個部分組成,按譜演奏不同的聲部。從音響上分辨,銅管樂的明亮音色以及大樂隊的龐大氣勢,讓人一聽便能認出這就是搖擺樂。
代表人物
弗萊切.亨德森(Fletcher Henderson,1897~1952,編曲,擅長樂器:鋼琴)
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1909~1986,擅長樂器:單簧管)
貝西伯爵(Count Basie,1904~1984,擅長樂器:鋼琴)
科爾曼.霍金斯(Coleman Hawkins,1904~1969,擅長樂器:次中音薩克斯)
格倫.米勒(Glenn Miller,1904~1944,擅長樂器:長號)
奈特.金.科爾(Nat King Cole,1919~1965 ,歌手,擅長樂器:鋼琴)
萊奧納爾.漢普頓(Lionel Hampton,1909~ ,擅長樂器:顫音琴)
萊斯特.揚(Lester Young,1909~1959,擅長樂器:次中音薩克斯)
比莉.霍利迪(Billie Holiday,1915~1959,歌手)
艾拉.菲茨傑拉德(Ella Fitzgerald,1918~1996,歌手)
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1915~1998,歌手 當代搖擺樂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