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克

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古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項。 2006年,蒙古族搏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含義

搏克手 搏克手

"搏克"為蒙古語,意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兒三藝"之一,屬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搏克--蒙古語,是結實的意思,"攻不破、摔不爛、持久永恆"。它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體育運動、而確確實實是曾在13世紀在我國建立舉世聞名的大元帝國的蒙古族先進文化的結晶。

溯源

搏克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西漢初期開始盛行,元代廣泛開展,至清代得到空前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其是錫林郭勒盟、通遼市、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它的身影。

烏珠穆沁草原是蒙古族搏克的搖籃。為了把搏克運動發揚光大,東烏珠穆沁旗於1984年成立了摔跤協會,將每年夏天的6月10日定為"搏克節"。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把搏克運動與中國式摔跤融為一體,正式納入全國摔跤錦標賽中。

搏克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搏克自我反思、自我創新、與時俱進發展成為符合現代文明的先進體育運動項目。搏克的歷史發展和規則演變、大致可分為"最野蠻、野蠻、文明、現代文明"四個階段;野蠻的氏族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在與野獸和同類的搏鬥中發展了搏克,當時以"生死"為取勝標準;第二階段(13世紀蒙古族興起)和第三階段(元朝建立),搏克運動開始用於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和文化娛樂,勝負標準從"生死"逐步演變為"雙肩著地"和"軀幹著地"即負;當代中國的搏克,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勝負標準又發生了質變,及膝關節以上任何部位"一點著地"即為負;也就是"點到為止",勝方決不二次用力。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騎善射和身強力壯著稱。《元史》說:"元起朔方,俗善騎射"。元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明確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技能,這三項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兒三藝"。 摔跤--摔跤,蒙語為"搏克",是蒙古族的長項,我國體育運動會摔跤項目的獎牌,多為蒙古選手包攬。蒙古族摔跤的歷史較為久遠,西安出土的漢初匈奴遺物的銅牌上即有摔跤圖案,其摔跤的架式與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的摔法十分相似,而且圖案還以樹和馬為襯托,據考證應該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線索。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軍事體育性質,主要用以鍛鍊體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帝王十分提倡摔跤運動,每逢舉行重要宴會,都要有摔跤交手競技助興,並像中原歷代王朝用武舉選士一樣,把摔跤定為武舉取士的一項重要內容。當時摔跤的佼佼者可以獲得很大的榮譽。

規則

比賽形式

蒙古族搏克服飾 蒙古族搏克服飾

搏克運動的比賽形式古樸而莊重。按蒙古族傳統要求,參賽選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製成的"卓得戈"(緊身半袖坎肩),裸臂蓋背,"卓得戈"邊沿鑲有銅釘或銀釘,後背中間有圓形的銀鏡或"吉祥"之類樣字,腰間系用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策日布格"(圍裙),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澤勒"(褲),"班澤勒"外套一條繡有各種動物或花卉圖案的套褲,腳蹬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頸上配套五色彩綢製成的"將嘎"(項圈)。它是搏克手獲勝次數多少的標誌,獲勝次數越多,"將嘎"上的五色彩綢條也越多。

搏克比賽在悠揚激情的"烏日亞"讚歌聲中開始,比賽場地無特殊要求,有一塊平坦草地或土質地面即可舉行。選手們揮舞著壯實的雙臂,跳著模仿獅子、鹿、鷹等姿態的舞步入場。比賽規則簡單明了,不限時間,參賽者也不分體重,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為負。搏克運動要求選手腰、腿部動作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服裝

比賽時,摔跤手要穿專門的摔跤服:上身著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短袖背心,蒙古族親切的稱其為"召格德"。上面釘滿了銀質的"大號圖釘",後背中央還有代表著"吉祥"類的字樣,背罩紅、黃、藍三色做成的"布條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褲,外面在套一條繡有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腳蹬蒙古靴。這身"行頭"一亮相,就"震"住了在場的所有觀眾。雙方交手時要高唱挑戰歌,然後會跳著獅舞出場,顯得相當有氣勢。裁判員發令後,雙方握手致意,各施展撲、拉、甩、絆等技巧以制勝。比賽要求不得抱腿,不得搞危險動作,除腳掌外,其他膝蓋以上的任何部位著地即為失敗。與其他民族式摔跤不同的是,搏克比賽不受年齡和體重的限制,也無時間限制。

流程

開始儀式 開始儀式

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慣,賽前要推選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編排,根據報名參賽選手的情況,少則編為32人或64人,多則編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現奇數。比賽採用單淘汰式一種,一跤分勝負,膝蓋以上任何部位先著地者為敗。比賽不限時間,不分體重。摔跤手有專門的服裝,蒙語叫"卓德格"。上身為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半袖背心,釘有銀釘或鋼釘;腰系紅、藍、黃三色綢子做成的圍裙(蒙語稱"希力布格")。下身穿用5米或10米的白布特製的肥大的摔跤褲,外面還要套上印有花色圖案的套褥,這樣出汗不沾衣服,且可以防止傷害事故。腳穿蒙古靴或馬靴。此外,脖子上還要套上五色綢條做成的項圈似的"章嘎","章嘎"標誌取得的名次,得勝次數越多,彩條越多。賽手出場前要唱摔跤歌、跳鷹步舞。摔跤歌也叫出征歌,雄渾高亢,以壯行色。歌詞大意是:"來吧,無畏的健將們,為了健康入場來摔跤吧。考驗我們的意志,較量我們的力量的時候到了!"鷹步舞跳躍又高又愉,既是賽前的準備動作,也是壯聲威之舉。待裁判員發令後,雙方先握手致敬,然後便開始交鋒。在那"那達幕"大會上,數百上千的選手龍爭虎鬥,扭法盤鏇,蔚為壯觀。凡參加"那達幕"的摔跤手都有獎。歷史上,大型"那達幕"的摔跤冠軍曾獲得過9種81件獎品,因而聲名遠揚,榮耀異常。

參賽人員

搏克沁在比賽 搏克沁在比賽

搏克的大眾性體現在對待參加者的資格要求上,不分年齡,地位、民族、地域和運動經歷,只要在額滿之前報名都可下場參加比賽,而且規則面前,人人平等。據說,從前偶有外鄉過路的乞丐要參加摔跤,也絕對沒有被冷落的時候。倘若正好與王爺摔跤手相遇,而王爺的摔跤手嫌棄他,不屑與他較量,照例會宣布乞丐為勝利者。

正式比賽時,下場的運動員一般最少為64人,最多可達1024人。在直接對抗性運動項目中,如此蔚為壯觀的宏大場面,真是絕無僅有。上場運動員足蹬馬靴、身穿牛皮飾釘交衣,在歌聲中跳躍入場,個個宛如巴斯達克的勇士,給人留下威武彪悍的難忘形象。

搏克冠軍

2004年8月1日,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舉行的2048名草原搏克手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活動結束,同時,那達慕大會經過5天的激烈角逐, 西烏珠穆沁旗巴棋蘇木搏克手米·蘇雅拉獲得男子冠軍。

評判

比賽時運動員下肢可採用踢絆等動作,但只限用膝關節以下,上肢可使用任何推拉抱揉動作,但只限於臀部以上,踝以上的任何部位著地即被判輸。

搏克具有強烈的對抗性和競爭性。摔跤場上,四目炯炯分毫不讓,即使是同胞兄弟也不例外。有意輸掉,反會被對方視為心不坦誠,不堪交往。一挨某方倒地,都搶先扶起對方,然後共同切磋技藝,友好地互相勉勵,洋溢著人與人之間友愛合作的美好情誼。絕少出現因交場上的勝負而彼此不愉快的場面。如果某個摔跤手以強凌弱,在已經取勝的情況下,還使用過激的摔法,就會成為被大家所不齒的人物。

獎品

凡上場參加比賽的人,每人都可得到一份獎品。按照傳統,第一名選手將得到一峰白毛駱駝,依次是一匹駿馬一頭牛、一隻羊、一雙馬靴等。摔跤比賽第一名經常獎馬一匹,第二名獎牛一頭。

傳承意義

搏克自始至終努力確立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友愛、和諧的平等關係:對人體而言,搏克追求無比強壯和健美;對社會生活而言,搏克追求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和平團結、和諧友愛、持久永恆的平等和無限博愛的美好關係。這種文化內涵始終貫穿著搏克的整個發展過程。搏克運動體現了對生活的大徹大悟、超凡灑脫。

搏克內涵非常豐富,涵蓋蒙古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哲學思想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徵,也是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搏克歷來提倡人人平等、不畏強暴、不欺凌弱小,重在參與;經過參與、交流、拼搏、競爭,達到消除隔閡、忘記仇恨、增進友誼、加強團結,最終達到所有的人高興、歡樂,皆大歡喜之目的。

全國著名體育社會學家、世界體育社會學學會執委、解放軍體育學院教授劉德佩先生指出"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摔跤。其中蒙古族搏克的競爭意識符合奧林匹克運動競爭意識,又保持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人們的日常生產勞動相結合,十分貼近生活等三個特點"。"搏克是一個孕育著深邃哲理和豐富民族文化積澱的中華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將這樣一個優秀的民族體育項目介紹給國際體育大家庭,是我們全民族的光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