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篾織,是揭陽特有的一門民間藝術。揭陽起源於20世紀初,興盛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揭陽民間藝人將“薄苦竹”抽成柔如絲,薄如紙的小篾條,然後以靈巧之手織成各種工藝品,如花籃、竹扇、籮筐等各種造型獨特的工藝品,再在上面織上人物、花卉、書法、圖案等,可謂巧奪天工。
名家名作
20世紀初,揭陽月城松山一位叫林仲仁的藝人,首創篾織工藝。林自幼聰穎過人,詩詞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在此基礎上,又潛心鑽研篾織工藝,他所織的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楷書篆字,端莊秀麗。1936年,林仲仁創作的一幅作品為一大學生帶往南京參加比賽,獲第二名。1943年林仲仁應邀為揭陽“程新合幾鋪”編織屏文8幅,此後又為霖磐東洲老四賢太史第編織屏文8幅,每套均織字1200多個,屏字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點劃織成浮雕狀,清晰醒目,神韻俱佳。林氏還編織過一小蟹籃,其小如指頭,籃紋精細,籃里有數隻海蟹,活靈活現。1954年,林仲仁還為潮汕文工團編織毛主席像一幅,屏文10幅。其高超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繼林仲仁後,又湧現了許多篾織工藝的能工巧匠,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陳大綾。陳大綾所織動物花鳥、篆書楷書玲瓏精美,1954年他織成二把竹扇,上面織《八仙過海》人物畫,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工藝十分精緻。他曾獲汕頭地區工藝美術二等獎和優秀獎,其精心製作之梅蘭竹菊畫屏,被選為國家禮品,由中央領導帶往海外贈送國際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