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谷機

揚谷機

揚谷機,又稱風扇車、扇車、揚車或“風車”,以人力為動力源,其功能是將經過舂、碾後的糠、麩,或經過脫粒、晾曬後的秕、草除去,是糧食加工的最後工序。

一種用於去除稻麥殼的風扇車,又稱風櫃、扇車、颺車、揚車、揚扇、揚谷器。是一個對西方農業革命極其必要的工具。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鏇轉式揚谷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谷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揚谷機-簡介

古籍中將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叫風扇車、扇車、揚車或“風車”。為了避免與利用風力作業的機械即風車相混淆,人們將產生風的機械一律稱為風扇車。
鏇轉式揚谷扇車是使空氣流動的機械,又稱“風扇車”、“扇車”、“楊扇”,以人力為動力源,其功能是將經過舂、碾後的糠、麩,或經過脫粒、晾曬後的秕、草除去,是糧食加工的最後工序。
歷史上,扇子是人類用以生產氣流的最早工具。古代官宦豪門之家,有夏季降溫之輪扇,是將扇葉裝於輪軸上,人轉動軸,即產生強大氣流。若將輪扇裝入箱體內,即成風扇車。中國風扇車出現於西漢。
鏇轉式揚谷扇車綜合利用流體力學、慣性、槓桿等原理,人為地強制空氣流動,在世界農具史上曾是“高新科技”。西漢古墓中已發現了陶風扇車的模型,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認為,中國使用揚谷扇車至少要比西方早十四個世紀。鏇轉式揚谷扇車風谷技術是由中國漂洋過海,傳至歐洲的,之前,洋人是揚谷或簸萁簸谷;之後,洋人使之與機器打穀結合起來。

揚谷機-發展歷史

1、傳統的揚谷方法

中國的揚谷方法比西方領先大約2000年。在收割和脫粒之後,用這種方法把糠秕、碎稻稈和籽粒分開。
最簡易方法甚至可以追溯到人工栽培穀物之前的揚谷法:將穀粒拋入空中,最好是在有大風時,這樣,糠秕被風吹走,而籽粒落到地上。
其後採用簸箕,即簸谷法:隨著手腕有節奏的抖動,就能把糠秕與重的籽粒分開,即糠秕逐漸被簸到簸箕的前部邊緣,而籽粒留在簸箕的後部。
後來,又發明了揚谷篩,即篩谷法。
但這些揚谷方法是需要等到有大風才能採用的,其速度緩慢而又費力。

2、鏇轉式風扇車的出現與改進

到公元前2世紀,古代中國的人們作出了一項卓越的發明:鏇轉式風扇車(即所謂颺車)。其模型已在古墓中發現,用陶製成,帶有小型工件。倒入加料斗中的谷,不停地受到曲柄搖動的風扇產生的氣流衝擊,風扇後面有一個大的進氣口,安裝在一個通向穀粒的、寬而斜的通道的末端。風扇產生的風把糠秕通過一個位於颺車尾部的漏孔吹到地上。籽粒則落到颺車中部外鍘下面放著的盛器(如籮、筐等)里。另有一種輕便式的鏇轉式風扇車(輕便颺車)。這是一項重要的改進,因為原來的颺車很昂貴,而輕便式的颺車可以出租,使其物主能夠收回成本。還有一種颺車,不是由適於一人手搖的小曲柄來操作,而是由與曲柄相連的踏板來操作,這樣,操作人員就可以騰出手來同時乾其他的活。

3、鏇轉式風扇車的推廣

颺車即鏇轉式風扇車一般主要在中國南方使用,與揚稻有關。儘管颺車最初是在北方發明的,用於除去小麥和小米的殼,但在幾個世紀以後,傳到了南方。然而在北方,出於各種經濟原因,這種農具卻被人遺忘了。由於買不起颺車,許多農民重新使用傳統的揚谷法、簸谷法和篩谷法。
宋朝詩人梅堯臣寫了一首歌頌風扇車的詩,詩云:“田扇非團扇,每來場圃見。因風吹糠籺,編竹破筠箭。任從高下手,不為喧寒變。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鏇轉風扇車於公元1700年至公元1720年之間由荷蘭船員帶到歐洲。顯然他們是從當時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爪哇的巴塔維亞(今雅加達)荷蘭移民那裡得到的。大約在這個時期,瑞典人直接從我國南方進口了這種颺車。公元1720年左右,耶穌會傳教士也從中國把幾台颺車帶到了法國。
因此,直到公元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颺車。而在此之前,主要是用揚谷和用簸箕簸谷。但至少在公元16世紀初期,西方人還有時用粗帆布和毯子等物粗略地簸去糠秕,極少人使用這種最原始的簸谷法,只有專門幹這種活的農民才使用。據估計,公元18世紀前歐洲常用的最先進的簸谷工具是簸箕,如果由一位行家來乾,每小時可簸谷45公斤。公元18世紀,瑞典人仔細觀察了他們運到哥德堡的我國造的颺車,他們驚奇地發現,它一天能加工17桶谷(按:一桶約等於1.6立方米)。歐洲的工程師雷厲風行地改進了設計,使之適合於歐洲穀粒的大小,並使之與機器打穀結合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