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接近聯想指的是當一個人同時或者先後經歷兩件事情(某種刺激或者感覺),所經歷的這兩件事情會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聯繫,互相結合。往後,當想起其中一件事情的時候,另一件事情自然會浮現在腦海中。在美學上,指兩個事物在時間上,空間上和經驗上相接近,由一個事物的知覺和回憶,會引起對另一個事物的聯想,從而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
舉例
假設一個孩子第一次吃蘋果的時候,並不知道這種水果稱之為“蘋果”。在吃這種水果的時候,各種特徵和感受會在孩子的腦中留下印象,比如這種水果的形狀,味道,顏色等等。與此同時,孩子在吃這種水果的時候聽到周圍人稱呼這一種水果為“蘋果”。因此蘋果這一名字和其特徵,感受就會立刻在孩子的腦中聯繫起來,這一聯繫結合的結果最終在孩子腦中留下了“蘋果”這一複雜的概念。以後當這個孩子聽到蘋果這一名詞的時候,腦中便會想起蘋果的顏色,味道,形狀。又或者,當孩子看到一個蘋果的時候,他腦中會立刻想到蘋果這個名詞,以及所有和蘋果相關的各種經歷感受。
再如:漢語中有一“望梅止渴”,其本意涉及的也就是這個心理現象,即看到梅子的時候,腦中所有和梅子相關的感受會被調動起來,想到梅子的酸甜味道,自然會促使唾液的分泌。
出處
接近聯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最早由亞里士多德提出。在這一概念中, contiguity指的是在時間或者空間上的接近,臨近。這一概念在心理學的歷史上曾今被經驗主義論者所接受、提倡。經驗主義論者主張:理論上,即使是他們自己對於哲學的最複雜的沉思默想最終也可以歸結為一些列基本概念、想法的組合。而這些基本概念和想法源自於他們各自經歷的聯繫、結合。
正如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指出:“正如化學中化合物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構成的一樣,我們可以把這種對於人類精神的分析比作精神化學,複雜的概念和思想都是許許多多基本思想的結合。”
複雜的概念:對於經驗主義論者來說,即使是一個“蘋果”也是一種複雜的想法、概念。這一“蘋果”的概念包含了一系列最基本的感覺 ——形狀,顏色,口味。 而這些最基本的感覺,則是由人對於這個蘋果的經歷在腦中結合形成的。
相關概念:接近律
接近律是聯想律的的一種,是指對時間-空間上接近的事物易產生接近聯想的一種規律。它最早由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提出。後為聯想主義心理學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