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香爐

在漫長的歲月里,採石香爐幾度得而復失,歷盡磨難。 宋嘉定九年(1216)建造虞允文詞時,在廣濟寺旁掘得此香爐,祠建成後,採石香爐即藏於祠內。 民國初年,採石香爐曾被北洋軍閥掠去,後經追回藏於採石鎮橫江別墅,後再次失落。

關於採石香爐之由來,至今撲朔迷離。據民間傳說,當初建廣濟寺時,寺院僧人挖掘赤烏井,採得一塊璀燦奪目的五彩石,驚喜萬狀,視若珍寶,遂請工匠琢成一隻香爐,供在寺內作鎮山之寶。據說這隻石香爐在陽光照射下,可映出不同顏色的光澤,如碧玉,似寶石,極為罕見。在漫長的歲月里,採石香爐幾度得而復失,歷盡磨難。宋嘉定九年(1216)建造虞允文詞時,在廣濟寺旁掘得此香爐,祠建成後,採石香爐即藏於祠內。後又移藏承天觀。清光緒三年(1817),在承天觀遺址右重建太白樓時,又在地基下發現此爐。民國初年,採石香爐曾被北洋軍閥掠去,後經追回藏於採石鎮橫江別墅,後再次失落。現藏於太白樓的是仿製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