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遺蹟

,在當塗縣城西北17公里的採石鎮西翠螺山西南部(今馬鞍山市雨山區境內)又名采石磯。

牛渚磯

高約50米,峭壁臨江,山石嶙峋,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蕭梁詩人王僧儒在《至牛渚憶魏少英》詩中,就讚譽牛渚磯如“懸石”、“危島”,磯上“楓林暖如畫”,水邊“江岸淨如掃”。   牛渚磯,因古時曾有金牛出渚的傳說而得名。又相傳三國赤烏年間,磯上建寺掘井,石磯院和尚從井中得一塊璀璨斑斕的石頭,鑿成五彩香爐,供在寺內,故得名“彩石磯”,又稱采石磯。采石磯地勢險峻,突兀江流,扼長江天險,故為歷代兵家爭奪之地。三國東吳名將周瑜、陸遜都曾在採石屯兵;東晉鎮西將軍謝尚鎮守採石,築城設防,傳說採石東北的荷包山曾是謝尚操練兵士之地。歷史上許多戰爭都與採石有關。著名的有隋開皇九年(589),大將韓擒虎渡江破牛渚滅陳;北宋開寶七年(974)大將曹彬攻採石滅南唐;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於此大敗金兵;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磯等。歷代群雄紛爭為採石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采石磯名震四方,千百年來聲譽不衰,主要是因為它與唐代詩人李白的名字緊緊聯繫在一起。李白曾多次登磯遊覽,流連忘返,觸景生情,寫下《夜泊牛渚懷古》、《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牛渚磯》、《橫江詞》等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一帶還流傳著李白身穿宮錦袍、泛舟賞月以及醉酒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動人傳說。後人為表達對詩人的愛戴之情,唐朝元和年間在採石建造了太白樓,使採石成為江南的重要遊覽勝地之一。歷代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唱和不絕。白居易、劉禹錫、沈括、梅堯臣、陸游、天文祥等皆來此漫遊,留下了許多奇峻秀麗的詩賦題詠。  采石磯景色優美,名勝薈萃。據記載,這一帶還有賞詠亭、問月亭、談笑亭、江山好處亭、蛾眉亭、然犀亭、三元洞等名勝古蹟多處。由於年代久遠,風雲多變,有的只留下遺址。建國後,人民政府對留存的古蹟遺址進行整修,新添一批新景點,鋪設盤山石徑,安裝鐵鏈欄桿等安全裝置,使采石磯這一江南重要的遊覽勝地一層新顏,更加光彩奪目 。

聯璧台

原名捨身崖,又名捉月台,位於采石磯頭燃犀亭右前方臨江處,為一嵌於峭壁上巨石,翹首凌空,突兀江乾,險峻異常。上鐫刻“聯璧台”3字,字徑1尺2寸,題字下方刻有明嘉靖三十一年自稱天台狂客蔡景堯、關中東州紀元凱的詩句:“峨嵋峭孤絕,遊子往不歇。又見謫仙人,空江自明月”。
明正德十四年(1519),太平知府傅鑰陪同池州知府何紹正、徽州知府劉志淑、安慶知府胡纘宗以及刑部主事方豪遊覽采石磯,登臨崖上,嫌“捨身崖”名不雅,遂改名“聯璧台”,由方豪書寫,命工匠鐫刻石上,下署名思道(方豪字思道)。
聯璧台因年久風化,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有一半墜入江中。然此處風景並未減色。因傳說李白酒醉即從此台跳江捉月而死,故又名捉月台。遊人常登臨此台俯瞰江流,緬懷李白。1987年,在李白逝世1225周年之際,聯璧台旁塑起一尊李白雕像,高約2米,合金鋼製成,由雕塑家錢紹武創作。雕像體態飄逸,似大鵬展翅,為聯璧台增添了新的詩意。

望夫山

望夫山又稱小九華山,位於採石鎮西北1公里濱江處,海拔157米,周圍7.5公里,山形似棗狀。又稱棗子磯。  
望夫山舊有地藏王殿,始建於唐代,明清年間數次重修。明崇禎年間建有準提庵,民國時被焚。民國23年(1934)採石鎮富商秦道增兄弟捐資修繕地藏王殿和山麓至地藏王殿的千餘級石級。石級以青石砌成,向上行有“天坡”,較為陡險,兩旁有欄桿可扶,天坡上的廣闊平台也是用巨石所建。地藏王殿原有房屋多間,均供有佛像。殿後的藏經樓,藏經書較多。宋明以前,地藏王殿僧侶眾多,香火極盛,因稱小九華山。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鑼鼓喧天,夜以繼日。遠如蘇、杭、滬、漢口、九江,近如南京、蕪湖、含山、和縣、江寧、當塗等地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地藏王殿東的100多米處有一“天池”,池水清冽可口,如今摩崖石壁刻有“天池”碑塊以及碑上的“蓋戴之恩”、“化生之德”等字樣仍依稀可辨。
望夫山頂臨江處有望夫石,石約2米高,頗似人形,上刻“望夫石”三字,字徑1.6尺,字型似篆似隸,約刻於秦漢時期。此石於70年代因開山炸石墜入江中。據《太平寰宇記》載:昔有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雲山萬重隔,音信千里絕。春去秋復來,相思幾時歇”。望夫女子的堅貞愛情,感天動地,為歷代文人所題詠讚美。唐天寶六年(747),李白曾作《望夫石》一詩;約天寶十三年(754),李白又在著名的《姑孰十詠》中寫有《望夫山》一詩。

白壁山

又名石壁山,位於當塗縣城西北23公里左右濱江處(今馬鞍山市雨山區境內),北鄰馬鞍山,南連小九華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165.8米,呈白色似龜狀,俗名龜山。南峰峭峻如壁,巍峨壯觀,北峰下有一洞,洞內怪石如佛形,故名千佛洞。唐天寶六年(747)秋,李白乘舟自金陵溯江而上,過慈姥山,至白壁山賞月吟詩,寫下《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一詩。詩中以清新、形象的語言,細緻而生動地描繪了白壁山一帶的月夜秋景。

慈姥山

原名鼓吹山,又名慈母山,位於馬鞍山——和縣汽車輪渡北約1.5公里,瀕臨長江。山高59.4米,從江中望去,山形頗似頭枕江流,身臥江畔的大貓,俗稱貓子山。《括地誌》曰:慈姥山積石臨江,岸壁峻絕,山上出竹堪為簫管,屬樂府,名為鼓吹山,慈姥山所產的慈姥竹,體圓節疏,是專供宮廷作簫管之用的貢品。千百年來,慈姥竹曾為許多文人名士所景慕吟頌。梁吳均、宋沈括、明周忱等,都有題詠慈姥竹的詩作。唐天寶十三年(754),李白游當塗時作《姑孰十詠》,中有《慈姥竹》一詩,把慈姥竹簫管之樂比作“龍吟”、“鳳曲”,為後人交口傳誦,慈姥竹今已絕生。
慈姥山原在江中,歷為舟楫避風之所。山上建有昭明太子讀書閣、丁蘭廟、彌陀寺、臨江樓。今江面西移,山距江已里許,山上古建築均不存。

太白樓

又名謫仙樓、青蓮祠,位於當塗縣城西北古鎮採石(今馬鞍山市雨山區屬地)西南1公里處,背倚翠螺山,面臨長江,濃蔭簇擁,是一座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的古建築。
太白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因記載過簡,不得其詳。能夠確認興建較早的時間為明正統五年(1440)。是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命廣濟寺僧修惠於寺前建清風亭的同時,在亭前建謫仙樓,有太白像祀於樓上。清康熙元年(1662),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太白樓”,又將神霄宮旁的李白祠移建於此,形成樓祠合璧的格局。整個建築“棟宇軒翔,規制壯麗。”鹹豐年間,毀於戰火。現存太白樓系光緒三年(1877)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資重建。建國後,幾經修葺,面貌一新。今太白樓飛檐重閣、歇山屋面、雕樑畫棟,碧瓦朱甍,具有我國傳統的民族風格,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1956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白樓為一座北朝南、兩進三層的木結構樓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分前後兩院,前為太白樓主樓,後為太白祠。主樓底層為青石壘砌,二、三層系木質結構,飛檐鑲以金色剪邊,歇山屋面鋪設黃色琉璃瓦,筒瓦滴水飾有鰲魚走獸,造型古樸典雅,給人以肅穆莊重之感。太白樓大門門額上藍底金書“唐李公青蓮祠”,門兩側蹲一對石獅,雕刻精巧,形態活潑。進門兩壁迴廊嵌有清代重修樓祠紀事和李白生平碑刻。樓的左右兩側有庭苑,培植桂花、玉蘭、天竺、黃楊等名貴花木。三樓檐下高懸“太白樓”匾額,字型遒勁,為郭沫若手筆。步入樓內,迎面為一面巨大屏風,上繪李白飲酒邀月圖,兩旁抱柱上鐫刻有金字楹聯一副。兩廂壁上掛有李白詩意畫四幅。二樓迴廊裝有木質鏤空欄桿。廳內懸掛趙朴初題書的“李白紀念堂”橫匾,兩側有趙朴初自撰自書的楹聯。櫥窗內珍藏郭沫若1964年參觀太白樓時親筆書寫的詩一首。緣樓內木梯登上三樓推窗遠眺,但見長江如練,白帆點點。鋼城之雄姿,青山之煙雲,天門之峭壁盡收眼底。樓內有黃楊木雕李白半坐臥像一尊,手持酒杯,仰面遙對檻外浩浩東去的大江,眼中似有無限憂鬱和惆悵。兩側掛有楹聯一幅:“仙從天上謫,月向水中撈”,橫額為“千載獨步”。四周櫥窗內陳列有李白《送賀賓客歸越》詩拓片和李白生活時代的文具、器皿,另有一隻色彩斑斕的石香爐。
太白樓後是李白祠,祠順應地勢,就坡而建,借迴廊與前樓二層相連,廊內有碑數塊,其一為一筆“虎”字,系清長江水師提督李成謀所書,筆力頗為蒼勁。另一塊是梅花碑,為彭玉麟所畫。祠堂正廳供奉黃楊木雕的李白站像一尊,背負雙手,昂首挺胸,神態瀟灑、飄逸,十分傳神地再現了詩仙風韻。兩旁柱上一聯云:“蓬萊文章建安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橫額為“陵昂青雲”。正廳兩側各有一間廂房,拱門如月,內陳列有中外學者研究李白的專著。祠後是一座古樸雅致的房舍,摭李白“飛羽觴而醉月”句,命名為醉月齋,可供遊人小憩。齋前院落甚為寬敞,有假山、石桌、石凳,培植了牡丹、金桂、修竹,環境十分清靜,是品茗賞景的佳處。太白樓東側原彭公祠舊址上,後來新建了李白紀念館,館中錯落布置著太白堂、翰林村、疊翠樓、清風亭等仿古建築,珍藏有李白《題上陽台帖》手跡(複製品)和各種版本的李白詩集以及歷代名人詠懷李白的詩詞、楹聯、碑刻、繪畫,供遊人觀賞。
李白一生曾多次到過當塗,尤其酷愛採石山水,經常來此飲酒作詩,寫下了《夜泊牛渚懷古》、《牛渚磯》、《橫江詞》等不朽名篇。李白逝世後,民間廣為流傳“跳江捉月”這一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人們在他經常遊歷的採石江畔、翠螺山麓,建造巍峨的太白樓,表達人民對李白的尊敬和愛戴。多少年來,太白樓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人,前來瞻仰憑弔,寄託懷念之情。

李白衣冠冢

位於翠螺山南麓。冢基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周長約40米,形體為圓籠屜狀,四周有石欄圈圍,松柏簇擁,芳草菲菲,環境幽靜。冢前立一漢白玉大理石碑,上鐫隸書“唐詩人李白衣冠冢”,系書法家林散之手書。
李白衣冠冢原在採石鎮神霄宮內,冢前立有“唐李翰林衣冠墓”石碑。神霄宮,又稱唐賢坊,為宋嘉泰元年(1201)道士秦德智募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神霄宮改建採石國小堂,因闢建操場,將李白衣冠冢移至操場西側。1972年,採石公園管理部門將李白衣冠冢遷至翠螺山南麓,重新勒石為碑,供遊人瞻仰憑弔。
採石李白衣冠冢始建於唐代,相傳李白身著宮錦袍,在采石磯頭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漁人撈起葬於採石。現江心洲有宮錦村,即傳聞中打撈李白衣冠的地方。千百年來,慕名前來憑弔採石李白衣冠冢的人絡繹不絕,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白居易《李白墓》云:“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項斯《經李白墓》詩也有“夜郎歸未老,醉死此江邊”之句。

橫江館

原在採石鎮下江口,即今鎖溪河旁橫江街一帶,與古歷陽橫江浦(今和縣縣城東南13公里處)隔江相望,是古代官府傳遞文書時更換馬匹與休息、住宿之所。唐天寶年間,李白欲在此渡江前往歷陽,被風濤阻隔,詩人遂寫下著名的《橫江詞六首》。其中一詩云“橫江館前津吏迎”即指此橫江館。宋元以後,橫江館幾易其名。明為皇華驛,清改為採石驛,後地毀不存。1978年,採石公園在三元洞上方半坡處(玉皇殿遺址)重建橫江館。新館坐東面西,磚木結構,古雅大方。“橫江館”三字匾額懸掛大門上方,館前地勢開闊平坦,為青石鋪砌,館周圍綠樹交映,環境敞朗幽靜。
橫江館因李白詩而名聲大振,歷代文人途經採石,無不到館一游。唐杜牧、宋柯芝、明王世貞、張弼等均有《橫江館》詩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