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氣工藝
把天然氣從井底采出到地面的全部工藝過程。採氣工藝與自噴採油法基本相似,都是在探明的油氣田上鑽井,並誘導氣流,使氣體靠自身能量由井內自噴至井口。天然氣比重極小,在沿井筒上升的過程中,能量主要消耗在摩擦上。由於摩擦力與氣體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氣管的直徑越大,摩擦越小。在開採不含水、不出砂、沒有腐蝕性流體的純氣時,氣井上有時甚至可以用套管生產,但在一般情況下,仍需下入氣管。氣井的井身結構和井口裝量與自噴油井基本相同。不同點是:①採氣、輸送、供應是緊密聯繫的統一過程,輸送、供應過程要比採氣更為複雜;②井口生產壓力比油井高得多,常含有H2S,要有堅實可靠的井口裝置和井場設施。
氣井井口裝置 通常由耐高壓、氣密性可靠的高壓閥組構成(見彩圖),要用兩個總閘閥,以保證安全。井口裝有控制氣井產量的節流器(氣嘴),是一個中心有圓孔的鋼質短節,更換不同直徑的氣嘴,即可調節氣井的產量。為避免有的含水氣井在井下可能出現的水合物堵塞,要有專門的添加裝置,向井內加入防凍劑。若天然氣中含有H2S、CO2,特別同時又含水時,會使油管和套管產生應力腐蝕(見應力腐蝕斷裂和氫脆)和電化學腐蝕(見電偶腐蝕),應注意選擇油管、套管和井口裝置的材質,並向井內注入緩蝕添加劑;在含H2S的氣井井口,還要裝設監測H2S含量的儀表和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