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刀長坂坡

掇刀長坂坡

掇刀長坂坡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響嶺崗至鴉鋪一帶的坡地,東有漢水為屏,西有山巒層疊的荊山和險峻的沮漳二河,北有虎牙關,是荊襄古道的惟一通道,南有滔滔長湖。惟掇刀石長坂坡有方園五十餘里的坡崗地,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簡介

掇刀長坂坡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響嶺崗鴉鋪一帶的坡地,東有漢水為屏,西有山巒層疊的荊山
掇刀長坂坡方點陣圖
和險峻的沮漳二河,北有虎牙關,是荊襄古道的惟一通道,南有滔滔長湖。惟掇刀石長坂坡有方園五十餘里的坡崗地,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歷史地名辭典》:長坂,又名長坂坡,在今湖北省荊門縣西南。《舊唐書長林縣條說:“晉分編縣置長林縣,以其有櫟林,長坡故也。”長林縣的縣名,系取長坂之“長”,櫟林之“林”。《荊門州志》記:晉於編縣故城設長林縣,並置武寧郡於編縣故城,長林縣與武寧郡俱立。昔日武寧郡至樂鄉關(現鍾祥市雙河鎮)八十里中,拱木修竹,隱天蔽日,長林蓋以此名。《後漢書--劉聖公傳》:長坂即張翼德橫矛處也。

歷史

據《三國志》和有關史書記載,公元208年(東漢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統一北方,為阻值劉備占據荊州,同時欲報諸葛亮火燒新野之仇,起兵五十萬,揮師南下。劉備寡不敵眾,棄新野,丟襄陽,沿荊襄古道向荊州退卻。曹操親率輕騎五千,晝夜追趕,劉備行至荊門城南的掇刀石附近,被追及。劉備帶領幾十個隨從倉皇逃走,隨軍眷屬和上十萬百姓都被曹軍圍困。趙子龍為救劉備妻小,單槍匹馬與曹軍大戰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救了糜竺甘夫人,又救出阿斗。從此,趙雲獲得了蓋世英雄的美譽。“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
張飛率二十騎斷後保護。在長坂橋頭,他據水斷橋,單騎橫矛,面對曹軍諸猛將,如曹仁文聘李典夏侯惇許楮等,嗔目大聲叫道:“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曹軍久聞張飛勇猛,見他如此威風凜凜,心中已生膽怯,又見張飛背後樹林裡塵土飛揚,害怕中了埋伏,誰都不敢上前,鏇即引兵而退。
劉備棄妻兒後,率百姓斜抄近路,急奔沙洋漢津渡口,與前來接應的關羽水師會合,得以渡沔水,前往夏口(今武漢)。自此演繹了後來的孫劉聯合抗曹、火燒赤壁的好戲。
現在,掇刀長坂坡古戰場硝煙已散,但尚存的遺蹟有:掇刀石、關帝廟、響嶺崗、望兵石關公柏馬刨泉等。

真假長坂坡

明洪武十三年當陽縣治從萬城遷回玉陽鎮後,明萬曆十年(1583年),選城西南一山岡,稱曰長坂坡,假定壩陵橋之後,就出現了一個真假長坂坡的混淆問題。
多少年來,真正遺址逐漸消聲匿跡,稱名的長坂坡漸漸神氣起來,但史志學界人士總是堅持歷史唯物史觀,維護歷史真實,對長坂坡秉筆直敘。清宣統《湖北通志·地輿十八》中,明知當陽建立了長坂坡古蹟仍堅持落筆記載了:“當陽故城在東一百四十里,謂之東城,在綠林長坂南”。更為明顯的是民國十六年成書的《中華民國省區全志》第五篇第二卷中,還有“長坂坡在城東北二十里,今圖在城西南,恐非是”的記載。說明該書雖未說明“城”指向何城,但從“東北”與“西南”方位不符,提出了“恐是非”的質疑,並且刊刻於書。解放後,1957年有的學者,就曾提出了長坂坡真正遺址的問題。1979年開展地名普查時,荊州地區一次地名工作會議上,也有同志提出長坂坡遺址的問題。1985年12月,黃紅軍同志在《湖北方誌通訊》第10期上發表了《長坂坡古戰場究竟在哪裡》一文,更加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當前,全國開展修志工作,對於澄清這個問題,是個大好時機。為此,試談自己粗淺看法如下:一、荊門是漢時當陽的故地分明是“當陽長坂”。這個“長坂”怎么會跑到荊門來呢?這必須從歷史沿革來研究。因為荊門漢時是當陽的故地,漢時荊門縣名還沒有出現,漢時的當陽治所設在今荊門市團林西北側。
首先,我們從論述我國各地的地理狀況和歷史變遷較早的著作一一《水經注》上的記載來看,《水經注》卷二十八:“河水自荊城東南流經當陽縣之章山東。”河水就是漢水。“荊城在長壽縣南七十里,濱漢江。”(見《水經註疏》卷二十八卷第46頁)。長壽縣即今鍾樣縣。“南七十里,濱漢江。”即今鍾祥縣石牌鎮。章山,《禹貢》注為馬良山,“東南流經當陽縣之章山東”,即流經現荊門市馬良鎮的馬良山。這個記載說明漢時當陽的轄區已東抵漢水。第二,地方志書有記載。《鍾樣縣誌》記載:“漢晉時在編縣之南的今荊門縣治附近,置有當陽縣,今鍾祥西南境在漢晉時已人當陽的東南地域。”
《當陽縣誌》記載:“漢析江陵地,別置當陽,此當陽命名之始。”又載:“當陽本漢縣,襟江帶漢,跨有沮漳,幅員遼闊,亦云壯哉。”又載:“漢時當陽並荊門地,古城在今州東南有古權國城。”又載:“晉隆安時,析當陽地置長寧縣,長寧建於東,則當陽漸徙而西。”(治所遷到漳河東岸附近,有說在今當陽縣官當一帶)。
《當陽地名志》1980年版記載:“北周,以當陽及編縣地置平州,領漳川、安遠二郡。隋開皇七年(公元588年)改平州為玉州,州治初設玉泉寺,後移今縣城一一玉陽鎮。明洪武元年(1363年)徙治方城(今萬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水患,由萬城復還舊治,即今當陽縣城玉陽鎮。”
宣統《湖北通志》記載:“當陽故城在東一百四十里,謂之東城,在綠林長坂南,漢初治東城,後移治玉陽山南半里,明初移治方城,洪武十三年以水患復還原治。”
清同治《荊門直隸州志》載:“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析長林縣始設荊門縣(一說唐貞觀八年始設荊門縣)。”第三,其他歷史書籍有記載北京大學1983年編寫的《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註明:“漢時的當陽縣,在今湖北當陽東北。”
《明史》記載:“當陽(州西)原屬荊門州。明洪武九年,改屬荊州府,十年五月省入荊門縣,十三年五月復置,仍屬州,東南有方城,洪武初年移治於此,十三年復故。
《湖北通志·輿地誌·沿革圖》中的漢代地圖古當陽亦標明在今荊門境。
《中國歷史地圖冊》中東漢·荊州刺史部踵,標明的古當陽治所,亦正好坐落在荊門市團林鋪西北側。
上述記載說明,漢時的當陽不等於現在的當陽,漢時當陽地域包括今荊門中部,治所設在今荊門團林鋪一帶。現今的當陽縣治所,是在發生長坂坡追擊戰三百八十年後,才遷到玉陽鎮的,後來又搬到方城,(江陵西60里今萬城)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遷回玉陽鎮直到現在。
二、長坂坡是現今荊門轄區
古當陽的治所在今荊門市團林鋪西北側,那么,“長坂”又在何處呢?現已有下述情況可以證實:
、在荊襄古道上,北起掇刀石,經團林鋪、五里舖、十里舖南到紀山,這條達百里的山脈,春秋時稱為“坂高”,後即稱為長坂岡(《中國歷史地圖冊》《春秋·楚圖》)。
、《資治通鑑》記載:“當陽長坂,在今荊門軍當陽縣東南(筆者註:主要為東略偏北)百二十里。”這正好在“長坂岡”這條線上。
、《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中,有《三國郡縣圖》,是清代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親自考證繪製的。該圖不僅把古當陽標在荊門南不遠,而且把“長坂”標在今“楊樹港”的正西不遠。
、民間文學《血戰長坂坡》中對長坂坡地形的描述:“到當陽道,……前面是一座高大的木橋,叫壩陵橋,過壩陵橋是一個偌大的荒山坡。……長坂坡的西北面的進口是壩陵橋,東南面是東山口,也叫景山口,出東山口就是長坂河,有座橋叫長坂橋,穿過長坂橋,前面是漢陽道,通往飛虎山、漢津口……”現在,今掇刀西有古洞道河床遺址,掇刀石坐落的地方,正好是長坂岡的起點,東面有小河,當時古代的長坂河(現稱楊樹港河),過河就是通往漢津口(沙洋)的大道(即現今荊門到沙洋公路)。這些符合當年長坂地形地貌特點,在現今的當陽“長坂”是根本無法找到的。
、近幾年,先後在長坂岡頭荒野中發現銅斧、銅鎖,而且,以前還在五里舖一古基中,挖掘出一件兵器——三國銘文弩機(現存市博物館中)。
根據上述記載,以及地形地貌、實物旁證,都證明長坂坡古戰場有在荊門掇刀石一帶的可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