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談及“乞丐”,人們腦海中便會冒出那些出沒於天橋、地道、汽車站等地的穿著破爛的身影。隨著城市的發展,行乞者的隊伍也隨之不斷壯大,而且職業乞丐比比皆是。由於捷運內相對乾淨和涼爽,大量乞丐蜂擁而入行乞,影響了乘車環境、社會秩序和城市形象。
數量
據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1日至8月10日,軌道交通公交總隊個綜合執法站共查處捷運乞討行為9006起,收送乞討人員962人次。其中,在車廂中乞討的有8685起、827人次;被查出10次以上的有7802起、411人次;護送救助的有1749起、458人次。
人員來源地
捷運乞丐大多來自安徽、河南、四川等地,一部分人因貧、因殘、因病乞討;一部分則在惡討、強討和騙討(裝殘乞討);也有少數人因上訪、失業等無奈乞討。
來自同省份的乞丐組成自己的“丐幫”,“幫主”組織專人把兒童送到不同站點乞討,晚上再接回去。小孩不一定是拐來的,一般從老家花錢‘租’,隔段時間再換。捷運乞丐內部有強烈的“地盤”概念。他們分為幾撥,有上午的,有下午的;還要分片兒,互不干涉。
勢力分布
在北京,國貿、三元橋、角門東站等是捷運“丐幫”聚集地。在捷運“丐幫”中,“殘疾人”是絕對的老大,如果在行乞的時候碰到了,普通行乞者遠遠地就會讓開,不然輕則挨罵,重則挨打。在捷運上,如果在等車的時候碰到了“殘疾人”,其他的行乞者也會讓其先上車,自己則乘坐下一趟。
乞討方式
捷運乞丐以展示自身傷殘、講述悽慘經歷、表演拿手節目、拉拽乘客衣褲角等為主要行乞方式,“男女配”或“老少配”是常見的組合。賣唱的乞丐,大多選擇《好人一生平安》《朋友》等反映真善美的流行歌曲。
乞討時段
在北京,絕大部分乞丐選擇在人流量較大的捷運1、2、5號線的換乘站一帶乞討;乞丐們一般不在上下班高峰期乞討;每逢春節、‘五一’等大節,乞丐為躲避嚴查都先回家躲避,而後再來。
管理措施
捷運乞丐不僅影響捷運的乘車環境,而且易造成捷運通道和列車擁堵,乘客反映強烈。為此,北京市捷運主管部門曾出台關於捷運禁討的條例,市公安部門在各大站都派駐捷運公安定期“掃蕩”,但收效甚微。由於城管部門只負責地上,對捷運乞丐也無能為力。
在北京石景山區救助管理站,這個能容納近百人的救助站內,只有6名受助者,其中還有2人要求離站。一邊是免費救助機構的空置,一邊是捷運乞丐的泛濫。乞討能賺錢,呆在救助站就沒了“財路”;一些乞丐是組織中的重要成員,一旦離開,會影響“丐幫”的整體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