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3年年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白宮提交了一份“捕捉小行星”的方案,計畫捕捉一顆重約500噸的小行星,並把其帶入近月軌道,來充當日後太空人登入火星時進行補給的中轉站。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013年4月1日報導,這項史無前例的方案或許即將進入實操階段,向國會申請1億美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的啟動資金已被列入NASA的預算請求案。
報導中稱NASA字2012年4月份開始凱克空間研究所就開始這個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整個項目耗資26億美元,建成之後圍繞著月球軌道捕獲重110萬磅,寬7米以內的小行星。
設計方案
1、擬申請1億美元啟動資金。
小行星捕捉艙:10.7m。
太陽能帆板:35.7m。
2、“小行星捕捉艙”靠近目標小行星(耗時1.7年)。
3、釋放出一個10米×15米的大袋子,利用束帶包裹目標小行星(耗時90天)。
4、在太陽能的推進下,“小行星捕捉艙”慢速飛行到近月軌道(耗時2.2年)。
5、“小行星捕捉艙”和火箭分離。
6、發射“阿特拉斯5”火箭。
7、開啟助推器,將小行星拖到月球的引力平衡點(耗時2到6年)。
方案背景
“捕捉小行星”方案是按照美國總統歐巴馬為NASA載人航天計畫制定的目標而提出的,即在2025年之前,將一隊太空人送到地球附近的一顆小行星上面。
計畫投資
“捕捉小行星”計畫將耗時10年,總投資超過26.5億美元。
理想目標
理想的捕捉目標是一顆中等大小的小行星,直徑7米左右、重約500噸,並且這顆小行星上需要有100噸水、100噸富碳化合物、90噸金屬和200噸矽酸鹽。
捕獲方法
NASA在一枚“阿特拉斯5”火箭上加裝一個“小行星捕獲艙”,和火箭分離後,一旦靠近目標小行星,該捕獲艙在接近目標時會釋放出一個直徑50英尺(約合15.2米)的袋子,利用束帶包裹住這塊鏇轉著的小行星。隨後,火箭將使用約300公斤燃料開啟助推器,將小行星推離原有軌道、帶入近月軌道。而未來進行太空探索的太空人可以把這顆小行星當成一個中轉站。條件要求
若要成功捕獲小行星,需滿足三個條件:首先要能找到一個滿足重量、大小等條件的近地小行星;其次還要準備一套足夠強大的太陽能電動推進系統,能夠將小行星帶離原有軌道;最後要能在2020年安排相關人員對這顆小行星進行勘探和開採。意義
NASA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其讓太空人執行這樣一項花費巨大又高風險的任務,不如把小行星捕捉回來。畢竟,最重要的是讓人類踏上一顆近地小行星。研究人員表示:開發小行星的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只不過直到現在相應的技術才成熟到足以令夢想變為現實。在近月軌道放置一顆近地小行星,將為人類的太空探索提供一種全新的獨特體驗,如此的成就有可能激發一個國家的潛能。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第一次“移動”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