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東區

振東區

振東區,中國舊市轄區名,是現今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的舊稱。位於海南省海南島北部、海口城區東北部,南渡江西岸,古稱白沙津,1982年建區,1990年11月確認為市轄區,為縣級行政單位。 該區是海南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也是海口老城區核心區,現總面積581平方公里,總人口65.5萬人,下轄白龍、白沙、博愛、海甸、藍天、海府路、人民路、新埠、和平南9個街道辦事處和靈山、演豐、三江、大致坡4個鎮,共5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3個村民委員會,桂林洋、羅牛山、三江3個農場和沖坡嶺熱帶作物場(區管)。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和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座落於該區境內。 2002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海南省撤銷海口市振東區,設立海口市美蘭區,轄原振東區的行政區域(國興街道和藍天街道的米鋪居委會、道客居委會除外)和原瓊山市的靈山鎮、美蘭鎮、三江鎮、大致坡鎮,區人民政府駐振興路。

區情概況

振東區是今海口市美蘭區的前身,位於海南島北部、海口城區東北部,東接文昌市,南靠瓊山區,西鄰龍華區,北臨瓊州海峽,是海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區。現今總面積581平方公里,總人口65.5萬人,現轄9個街道辦事處和4個鎮、5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3個村民委員會以及桂林洋、羅牛山、三江3個農場和沖坡嶺熱帶作物場(區管)。

自然地理

全區屬於季風性熱帶氣候區,夏長冬短,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對數2,225.2小時,熱量豐富;受熱帶海洋氣候和季風環流影響,氣候溫和,年平均濕度23.3C,年無霜期346天,終年無冰雪;年平均降雨量為1639毫米,屬半溫潤型氣候,乾濕季明顯;常風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屬太平洋颱風區,每年4-10月是熱帶風暴、颱風活躍季節。地形以濱海台階式地貌為主,主要為濱海平原,地熱低平,南渡江從轄區東部自南向北注入南海的瓊州海峽,在出海口處的海甸島和新埠島,兩島相望,風景優美宜人。全區生態環境良好,人均綠地面積達60%.綠化覆蓋達30%。

歷史沿革

振東區舊稱白沙津,海口最早的街道、村莊、商埠、商業區都孕育形成於此,早在宋代,已是“商舟所聚處”。白沙,古稱宜(原字左有三點水旁,下同)洲圖,原屬(廣東省)瓊山縣宜洲都的政治、文化、對外貿易中心。民國以後,白沙坊仍是白沙八村(白沙、園尾、橋板、山旺、白沙門、新安、過港)鄉政府所在地。1933年,振東區地屬瓊山縣第十一區的永安鎮、新埠鄉、海甸鄉、白沙鄉。1934年,瓊山縣撤銷鄉鎮,成立鄉團局,振東區轄地為永安、白沙、甸埠3個鄉團局。1940年振東區地屬永安鎮,和白沙、海甸、新埠3個鄉。次年8月,海甸、新埠並為海甸鄉。

1950年海南島解放,6月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振東區轄永安鎮、白沙鄉、甸埠鄉。同年12月,分屬市第一區人民政府和第三區人民政府。1955年6月1日,撤銷市第一區人民政府,將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並為振東、博愛街道辦事處,隸屬於海口市人民委員會。1960年,振東、博愛街道辦事處合併成立中區人民公社,1961年6月,改稱為東區人民公社。1962年1月,撤銷東區人民公社,分別成立振東、博愛人民公社。1967年8月,振東公社改稱立新公社,博愛公社改為東方紅公社。1974年2月,撤社建區,立新、紅島公社合併成立立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東方紅革命委員會。1982年10月,分別成立振東區人民政府、博愛區人民政府。

1990年11月15日,國家民政部批覆同意成立海口市振東區,為縣級市轄區,是當時海口市三個區之一。1991年4月掛牌成立振東區,同時確定了振東區行政區域的界線和區機關部門的調整工作,並據此對原振東、博愛、白龍、新埠等區、鄉鎮進行合併。新的振東區管轄白龍鄉、新埠鎮和振東、海甸、白沙、人民路、博愛南、和平南、海府路7個辦事處,共36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1996年,振東區下轄新埠鎮、白龍鄉和海甸、白沙、海府、振東、人民路、博愛南、和平南7個街道辦事處、50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1996年轄區面積45.78平方公里。

2001年,振東區合併振東街道辦事處與博愛南街道辦事處為博愛街道辦事處;撤銷白龍鄉,分設白龍和國興2個街道辦事處;從海府路街道辦事處管理區域中劃出藍天路(原機場路、機場西路)、西沙路(南航東路)以南部分,增設藍天街道辦事處;並相應調整原轄區5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為47個,撤換原4個村民委員會為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調整後,振東區轄9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共5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2年10年1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海南省撤銷海口市振東區,設立海口市美蘭區。美蘭區轄原振東區的行政區域和原瓊山市的靈山鎮、美蘭鎮、三江鎮、大致坡鎮,區人民政府駐振興路。 自此,振東區時期結束,美蘭區時期開始。

人口民族

現有人口65.5萬(2015年),主要有漢族、彝族、苗族、回族、滿族、瑤族、蒙古族等。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漢族占總人口數絕大部分,達97%以上。

經濟發展

區位資源優勢明顯,有以海府大道和海秀大道為軸心的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海口市旅遊購物中央商貿區;有以國興大道為新軸線的大英山開發片區;有海南大學、海南科技職業學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多家教育和科研機構;有被譽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118公里黃金海岸線;有旅遊開發價值很高、熱帶海島資源、生物資源和景觀資源豐富的海甸島、新埠島、司馬坡島和北港島;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東寨港瓊北地震遺址;有位於大致坡鎮的中國戲劇家活動基地和國家文化事業示範基地;有中國十大空港之一的美蘭國際機場;海文高速公路、東環鐵路縱貫全境,轄區內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供水、供電、通訊、醫療、旅遊等設施較為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日臻完備,是海口重要的交通樞紐和信息、物流中心。美蘭區種植的泰國黑金剛蓮霧,是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蓮霧種植基地,是國家農業部、海南省農業廳的重要熱帶水果示範基地。境內土特產品主要有演豐鎮的鹹水鴨、曲口海鮮,靈山鎮的靈山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