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所屬地區:湖南·湘西州·古丈縣文化遺產名稱:土家族挖土鑼鼓歌
遺產編號:Ⅰ—6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6年申報人/
申報單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龍山縣
遺產級別:省聯繫方式:
簡介
土家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鼓的本身是一種民俗事象,每個民族不僅有琳琅滿目的鼓,而且還有美不勝收的鼓文化。土家族的信仰、禮儀、生產和生活習俗、節慶、娛樂等等,無不涵蘊著鼓文化的內容。由於土家族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所形成的風俗習慣,在土家族聚居的山寨,不論觀其形式或是察其內容,土家族的“鼓”文化特點十分明顯地呈現在土家族人的風俗習慣中,通過對風俗中鼓文化事象的探究,將有益於我們深化對土家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挖土鑼鼓歌夠新鮮,在拓荒挖土時,要請兩位歌師在隘口上一邊敲鑼打鼓,一邊高唱山歌,唱腔古樸優美,唱詞實出政治,勞動民眾幹勁倍增。在那集體化大生產的年頭,挖土歌派上了用場,它既可宣傳黨得方針政策,又可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得到領導重視,還將其搬上舞台。
土家族挖土鑼鼓歌流傳在湘西酉水沿岸古丈、龍山等縣,是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土家族挖土鑼鼓歌實際上是配以作為巫樂的鑼鼓,以歌為頌的一種祭祀性的儀式歌,又是民眾集體參與的既娛神又娛人的勞動歌謠。它是民間文學與音樂完美結合的產物,說明文學來源勞動,勞動創造文學,文學又為生產勞動服務的深刻道理。它對研究土家族古代文化藝術、生產水平、民族信仰等都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挖土鑼鼓歌的音樂藝術特徵
土鑼鼓歌是土家族的一種伴隨勞動生產、民歌與音樂相結合的民間藝術,流傳於土家族人民聚居的各個地方,其名稱各不相同,土家族稱之為"鑼鼓哈".它產生於勞作生活,又作用於勞作生活,與土家人日常生活、勞動緊密相連,深受土家族人們所喜愛,它是湘西地區民歌中數量多、生命力強、極具地域特色的一種音樂藝術,它有著自由的節奏,多變的音調,和或委婉細膩或詼諧有趣的歌唱內容,其歌唱素材相當豐富,有演唱古代傳說,亦有演唱當代事跡,也有以依據當時勞動場景現場即興編唱的,一般配以鑼鼓伴奏,渲染出熱鬧的勞動場境.本文從實地走訪、採風、錄音獲得第一手原始資料入手,深入當地對音樂本體進行收集、整理,對其產生、音樂形式、鏇律特點、演唱形式、歌唱腔體等方面進行歸納與總結,希望通過對其進一步的了解與研究,為民歌發展、演唱與傳承等方面提供可資借鑑的些許典範.本文共由六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緒論.正文共五章,第一章,對挖土鑼鼓歌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做出概述,從其所處的地域環境、其歷史溯源以及成因與意義等方面做出具體概述.第二章,對湘西土家族挖土鑼鼓歌音樂本體做出大致介紹,從其內容、對於土家族人民的意義及其演唱過程進行綜合概述.第三章、具體對永順縣挖土鑼鼓歌的音樂特徵做出分析研究與歸納,具體從其鏇律音調、結構形式及伴奏樂器等方面展開論述.第四章,對挖土鑼鼓歌進行演唱形式方面的研究與探析.第五章,是筆者在土家族採集與探訪挖土鑼鼓歌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分別從對土家族民俗生活及生產勞作特點的認識和理解、掌握土家族語言語音的特點及演唱特點的意義、提高綜合素養和嫻熟的聲樂技巧及能力、把握土家族挖土鑼鼓歌與生產勞作的關係等方面挖掘一些可供借鑑的典範.結論部分,對土家族挖土鑼鼓歌的瀕危與傳承的意義進行探索,以期挖掘永順縣挖土鑼鼓歌中蘊含的藝術生命.歷史淵源
土家族挖士鑼鼓歌的源頭應該追溯到人類由遊牧採集向農耕馴養轉換初始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火的發明和鐵制農具的出現,土家人結束了茹毛吸血的原始狀態,進入較為穩定的農耕社會。從刀耕火種向挖土深耕的生產模式的飛躍中,出現了挖土鑼鼓歌的芻形。土家人為防禦野獸傷害,群居一個村寨,結夥農耕,結夥攆肉(打獵)。上山挖土時,換工互助,集體勞作,用竹棒、石頭、鋤頭、畲刀互相敲打,吆喝連天,以驚嚇野獸。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敲鑼打鼓並伴以歌詠的形式。清光緒《古丈坪廳志》有這樣記載:“土人之地,重峒復嶺,陡壁懸崖,接壤諸峒,重耕農,男女合作,喜漁獵,刀耕火種,日食雜糧。”唐代詩人劉禹錫曾這樣寫到:“蠻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祠。”我們翻開《後漢書》則發現,已將土家族先祖劃歸為“南蠻西南夷”。這表明“淫祠鼓舞”確為土家族承襲的傳統習俗,應該說,挖土鑼鼓歌在漢代已流傳於湘、鄂、黔、渝四省市接壤的土家族地區。嘉慶版《龍山縣誌》卷有“擊鼓鳴鉦”的記述。鉦為古代軍用打擊銅樂器,有柄,比鍾狹長。這表明,在土司軍政合一的政權統治下,進行“疇事開墾”時,鉦常常出現拓荒墾地的挖土場面中。清嘉慶《龍山縣誌》風俗志中,有如下記載:“二人擊鼓鳴鉦迭相歌唱,其餘芸者,進退作息,皆視二人為節。聞歌護躍,勞而忘疲,其功較培。”清代文人所寫的《竹枝詞》中,有關挖土鑼鼓歌的描述屢見不鮮。
挖土鑼鼓歌傳承人彭武庚
挖土鑼鼓歌是流傳在湘西酉水河沿岸的龍山、古丈等地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它是由兩位歌師一邊打擊鑼鼓,一邊演唱,加有簡單的儀式形式,一般分開聲、請神、揚歌、送神四大部分,有較為固定的曲調和唱詞,也可即興編唱,形式靈活多樣,既可對唱,又可盤歌,內容涉及土家族民間傳說故事、歷史典故、情歌趣談,盡情發揮歌師們的聰明才智和演唱技能。在給人們高尚的藝術享受的同時,告訴人們歷史知識、生產知識。有逗趣戲謔,也有當場褒貶。歌者以歌聲、鼓鑼聲指揮勞作,以歌交流感情,鼓舞勞動激情,娛樂身心,勞而忘疲,其效倍增。土家族挖土鑼鼓歌是民間文學與音樂完美結合的產物。說明了文學來自勞動,勞動創造文學,文學又為勞動生產服務的深刻道理。土家族挖土鑼鼓歌是土家人多神信仰的集中表現,又是土家人團結合作民族意識的深刻體現。
彭武庚從小生活在大山里,精通土家語言,他所生活的靛房鎮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家山寨,1993年被省文化廳評為“湖南省民眾文化藝術之鄉”,1995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名命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在濃郁的土家文化薰陶下,他能歌善舞,熱心民眾文化事業,積極投身於民間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工作之中,他不僅對土家族挖土鑼鼓歌等民間歌謠有一定研究,而且還對土家族打溜子、擺手舞等有一定的造詣,是土家族民間藝人中的多面手、佼佼者,無論是他的歌謠唱腔和古拙、原始的舞蹈形象和姿態,都深受專家和學者們的好評。從1956年至今,他傳授了包括挖土鑼鼓歌在內的大批民間歌舞技藝人才,多次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
多年來,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間歌謠,為海內外民俗學研究專家和學者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2003年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和讚揚,2007年被龍山縣人民政府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