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樓[廣州古建]

拱北樓[廣州古建]
拱北樓[廣州古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拱北樓建於唐朝,歷經宋、明、清朝幾代幾經重修,因樓上有唯一存世的元代“銅壺滴漏”計時器而著稱,1918年因擴建馬路而拆除。 (概述圖是:鎮海樓上的“銅壺滴漏” )

簡介

拱北樓最早建於906年(唐天佑3年),當時取名“象闕”,俗稱清海軍樓。宋淳佑四年時被改為“雙門”,“雙門底”由此得名。明洪武七年,“雙門底”重建,改名“拱北樓”。 拱北樓有雙門拱,故在清代街名喚“雙門底”。據史書的記載,從唐宋以後,該樓一直作為軍事崗哨作用,從元代起增加了一個功能,安放著一座“銅壺滴漏”計時器,有專人負責打更報時,從此拱北樓的報更鐘聲陪伴城內居民數百年。此漏壺是中國現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於1316年(元延祐三年)鑄造,1857年(清鹹豐七年)英法聯軍侵略廣州,拱北樓失火,漏壺失落。1860年(鹹豐十年),兩廣總督勞崇光懸賞購得,但“夜天壺”已略有損壞,其蓋與“日天壺”、“平水壺”兩蓋均補鑄,“夜天壺”蓋上鑄有“大清鹹豐十年冬月吉日,兩廣總督勞崇光重修”字樣。重修後漏壺置於撫署退思軒。1864年(同治三年),拱北樓重建完成,復置拱北樓原處。1918年,廣州拆城築馬路時,又移置於越秀山鎮海樓上。1959年,原件調給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廣州博物館陳列的是複製件。

溯源

唐代,廣州城區範圍很狹小,後來的中山四、五路交界處稍南一點就是南城牆,而大南路口則原是廣州舊城的大南門。當時劉隱坐鎮廣州,嫌廣州城狹隘,於是擴建城南,稱為新南城。又在舊城前疊石建了一座城樓,取名“象闕”,俗稱“清海軍樓”。後來劉隱之弟劉龑繼位,挖西湖作御花園,將湖石壘至樓下改建成雙闕,乃是“雙門底”前身。 到了宋代,城區擴大,城牆外移,這座城樓就孤零零地留在城內。後來,清海軍樓進行大規模改造,下為門,上為樓,俗稱雙門,出現“雙門底”之稱。 元代,一個用銅壺造出的刻漏,是當時中國之最。刻漏擺放在清海軍樓上,俗稱“銅壺滴漏”(古代的計時器)。樓下掛有牌子用於報時辰,晚上則敲聲報更,全城都以此作為標準時間,所以清海軍樓亦稱“準樓”或“更樓”。

明代,雙門底清海軍樓重建,改名“拱北樓”。到了1676年(清朝康熙15年),巡撫李士禎再一次重修拱北樓,並親自為樓題字,牌匾掛於樓上。拱北樓雄偉高聳,巍然屹立於城南,可以把羊城景物盡收眼底。清末時,廣州商業大發展,城牆令交通不便,於是拆城牆築馬路。

明清以來,雙門北段大街稱“雙門底上街”,南段則稱“雙門底下街”,雙門底後來不斷易名成了後來的北京路。當時,這裡已經是廣州繁華的商業區與文化區,樓館、書坊、文具和古董店林立,故騷客詩人,文壇學子多駐足在這裡。雙門底不但日市興旺,夜市也是燈火輝煌。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侵略軍兵臨珠江之上,在斷斷續續的炮擊中,北京路上的很多商鋪受到破壞,拱北樓更是被擊毀。1861年(鹹豐十一年),拱北樓修復,1864年(同治三年)再重修。1918年,民國拆城牆築馬路時,拱北樓最終還是被拆掉了。

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過程中,意外地在路面下挖掘出南漢、唐、宋、明、清五朝11層古代路面遺蹟和宋代“雙闕”樓遺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