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主義[漢語詞語]

拜金主義[漢語詞語]
拜金主義[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拜金主義是倫理學術語。亦稱貨幣拜物教、金錢拜物教,指把金錢視為具有魔力或法力無邊的神予以崇拜的觀念和思想體系。認為金錢貨幣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善惡是非的價值標準。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私有制時代即已產生,但發展成為整個社會占支配地位的價值觀念卻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事。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生產商品的勞動愈來愈表現為價值,貨幣成了表現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作為貨幣的金銀,本來也是一種商品,但在金銀成為貨幣後,就給人們一種假象,似乎貨幣成為人類勞動的直接化身,具有可以購買一切商品並決定商品生產者命運的神秘力量,於是產生了對金錢的頂禮膜拜,視金錢為無所不能的“上帝”,相信“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拜金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集中體現著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基本信息

簡介

拜金主義(圖2) 拜金主義(圖2)

所謂拜金主義,就是盲目崇拜金錢、把金錢價值看作最高價值、一切價值都要服從於金錢價值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拜金主義是一種認為金錢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錢作為人生至高目的的觀念。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持拜金主義觀念的人認為:“在社會上,無錢萬萬不能”與“金錢至上”等,這種價值觀被認為起源於資本主義鼓勵人類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張。

拜金主義經常引起許多批評,尤其經常被許多保守派的人士給抨擊成造成現代社會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的象徵之一。

批評者認為,拜金主義者太過強調金錢的重要性,以致於拜金主義者變得唯利是圖、對許多事物經常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其中的內涵,精神層面也極為空虛;然而也有人認為,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類的本性,而拜金主義不過是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風氣下,人類本性的一種反映而已。

批評

拜金主義經常引起許多批評,尤其經常被許多保守派的人士給抨擊為造成現代社會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的象徵之一。批評者認為,拜金主義者太過強調金錢的重要性,以致於拜金主義者變得唯利是圖,對許多事物經常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其內涵,精神層面也極為空虛;然而也有人認為,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類的本性,而拜金主義不過是在現代物質文明和消費主義社會的風氣下,人類此種本性的一種反映而已。

主要根源

拜金主義的蔓延,既有思想根源,也有社會歷史根源。

拜金主義(圖4) 拜金主義(圖4)

拜金主義的產生,與中國的封建文化的長期影響有關。總體來看,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是鄙視利益、恥於金錢的。在義與利的取捨上,總是以義為先,崇尚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但是,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揚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如民間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錢能使鬼推磨”之說。這些思想觀念在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一直為統治者和有錢人所信奉。必須看到,這些腐朽、沒落、消極的思想觀念在新中國建立後並沒有完全消失,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它們又沉渣泛起,為一些人所奉行。

拜金主義在傳統農業社會就已經產生,但它真正成為盛行的觀念卻是在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產生之後。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拜金主義恰如一對孿生姐妹,或者說,拜金主義是它去除不掉的毒瘤。物質文明之所以會盛行拜金主義,就在於人的貪婪的性情就是無休止地聚斂財富,追求賺錢增加財富;就在於金錢作為財富的化身,在這樣的社會能夠左右一切。應當說,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早就認識到拜金主義的危害,並展開了對它的批判,但是拜金主義並沒有被清除。改革開放後,隨著國門的打開,在引進資金、技術和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這些腐朽思想也傳了進來。

從社會歷史根源看,拜金主義的滋生與市場經濟規則不完善有關。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它有利於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進一步發揮出來。但同時,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也會反映到精神生活中來。市場經濟有自己的運行規則:一是市場行為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二是市場行為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追求利益或利潤的最大化。同時,市場經濟還是一種“消費經濟”,靠消費引導生產,依賴消費拉動經濟。結果是:一方面,物質利益和物質財富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突顯,這就有可能誘發人的趨利性,刺激人對物或金錢的欲求,從而滋生出對金錢的崇拜心理,導致“一切向錢看”;另一方面,“一切向錢看”從經濟領域泛化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一切都要講等價交換,一切人際關係、社會關係都被看作金錢利益關係。比如,看到有人落水,先權衡利弊再救人;看到歹徒搶劫,先談好價錢再去抓歹徒,等等。另外,市場經濟條件下之所以容易引發拜金主義,與財富和經濟活動的符號化也有一定關係。市場經濟離不開商品交換,商品交換離不開貨幣,作為中介的貨幣因而成為財富、商品的化身,成為普遍價值的代表,擁有了貨幣似乎就可以購買一切、占有一切。這就容易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貨幣無所不能,使人產生對貨幣、金錢的崇拜,誘發對貨幣的無限制的追逐和占有,從而走向拜金主義。

從拜金主義的產生看,拜金主義表面上是對金錢的崇拜,但這種崇拜的背後實際上是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作祟。一個貪圖享樂、極端自私的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表現為拜金主義。 市場經濟有自己的運行規則:一是市場行為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二是市場行為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要追求利益或利潤的最大化。

社會現象

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經濟的騰飛,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為了追求利益最高化,滿足個人的某種私慾,在一些領域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生蔓延擴張;假冒偽劣、欺詐行為成為社會公害;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腐朽文化和消極書刊屢禁不止;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兜里的錢也多了自然是好事,但錢多怎么花可是大學問,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農大眾來說,從國民經濟大局來看,勤儉節約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傳家寶,依然是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特色社會主義最動聽的鏇律。

可以說,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正越來越大膽地牽動人們的衣襟。在許多人眼裡,鬥富、顯闊、縱慾被稱為“瀟灑人生”、“過把癮就死”;把大款、大腕當作崇拜的偶像;金錢、別墅、寵物被看成輝煌人生的象徵。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現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現代社會物慾橫流和腐敗的源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