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以濃核病毒為基礎,加上從蟑螂體內提取出的能夠引誘蟑螂群聚的蟑螂信息素,形成了國內外最新的生物防治技術——拜樂生物殺蟑餌劑。
殺蟑機理
將蟑螂體內濃核病毒(PFDNV)提取出來,利用蟑螂信息素引誘蟑螂取食拜樂,使食用拜樂的蟑螂感染濃核病毒(PFDNV)。
濃核病毒(PEDNV)在染病蟑螂體內增殖,通過染病蟑螂在活動區域內與其它蟑螂接觸,互相傳播病原體,增加傳染時間和機會。同時,蟑螂有啃食同類屍體的習性,活體蟑螂啃食被病毒殺死的蟑螂,使病毒在蟑螂罹病後繼續活動,造成病毒的水平傳播。
在水平傳播過程中,濃核病毒(PFDNV)感染雌性蟑螂,可通過繁殖將病毒傳播到卵鞘,使第二代蟑螂也染上病毒,造成病毒的垂直傳播。從根本上杜絕蟑螂的誕生。
滅蟑效果
蟑螂食用“拜樂”膠餌後,濃核病毒(PFDNV)在蟑螂體內有一個發病的過程,相比化學藥劑的即時生效,會有一個滯後時間。但自發病之日起,病毒便開始在蟑螂種群內傳播並感染其他蟑螂,使其他蟑螂相繼死亡。對於蟑螂這種隱匿性害蟲來說,這種傳播必不可少。
德國小蠊3-7天達到死亡高峰。
美洲大蠊7-15天達到死亡高峰。
黑胸大蠊7-15天達到死亡高峰。
通常情況下,一般家庭使用後,可持續1年以上無蟑螂困擾。
產品特點
專一性——只感染宿主
蟑螂病毒只感染蟑螂,對人類和其它生物無任何毒害,對環境無任何污染。這是生物滅蟑與化學滅蟑最根本的區別。
高效性——一旦感染不可逆轉的死亡
信息素可像雷達一樣向蟑螂發出取食信息,使隱匿在縫隙內的蟑螂爭相出來取食而感染病毒。生物製劑,特別對抗藥性強的德國小蠊有特效。
安全性——不危害天敵和哺乳動物
經過農業部理學實驗室的多項急性病毒試驗,和中華醫學會病毒學專家對20多種靈長類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病毒感染試驗,顯示該病毒為靶向病毒,只對目標生物蟑螂起作用,對兔、鼠、魚等的在體實驗和靈長類動物細胞體外實驗均是安全的,病毒感染後不引起任何病理變化和細胞的病變。
可廣泛地套用於家庭、辦公室、商店、倉庫、機房、糧庫等,也可用於食品加工廠、酒店、醫院等高標準場所。
持續性——病毒長期存活傳播控制種群
通過蟑螂本身繁殖傳播蟑螂病毒,並通過蟑螂間的傳播,放大藥劑本身的殺蟲效果,且具有二次殺蟲高峰。
使用方法
在居民住宅中,起居室、衛生間、儲藏室、通道等各類場所都有蟑螂棲息,通常以廚房最為嚴重。這主要是因為這類地方有水源、熱源、食源和棲息場所,最適宜蟑螂的生長棲息。對於家庭的施藥,首先應觀察蟲情和蟑螂的種類,方法以觀其糞便為主,蟑螂的糞便呈細小黑灰色顆粒狀,多於柜子邊縫處拭擦即可發現。
施藥時間
蟑螂多於晚上出來活動,因此施藥最好選在晚飯後做完清潔後,以晚上八點鐘以後為宜。
施藥位置
廚房:廚房櫥櫃的內頂邊、抽屜的底部及兩外側、水槽四周及下頂部、抽油煙機及排氣扇的四周外側,及牆壁縫隙及電源線接線口。
衛生間:緊靠 水管(箱)的角落處、梳洗台底部、抽水馬桶底部、浴缸四周縫隙及底部空腔內、地漏、鏡子後及吊頂兩頭。排氣扇四周外側、地漏處是外來蟑螂入侵的必經之地也需要施藥。地漏處可於每晚睡覺前在有蠟光的紙片(以撲克牌為最佳)上點 2-4 點後放置於地漏處,清潔時收起。
其它房間:除要注意清潔外,施藥部位應注意櫃櫥、沙發、地毯、雜物、管線入口及電器背部 。
使用劑量
針對普通家庭,80-100平方米至少使用10g,其他以此類推。
賓館、餐廳、雜物多、老房子等適量增加用藥量。
施藥大小
每點米粒大小,間隔15-50cm/點。
施藥次數
1.一般建議一共施藥三次。第一次施藥為建議使用劑量;
2.第二次施藥是7天后,藥量是第一次的一半左右;
3.第三次施藥是15天后,藥量是第二次的一半左右。
後兩次補藥,主要滅殺施藥前脫離母體的卵鞘孵化出的幼蟑。
冬季施藥可利用蟑螂喜溫的特性,將重點施藥在發熱設備及用具的四周。但不是直接施藥於熱件上,以免信息素揮發過快。
生物化學對比
拜樂只對蟑螂有效,對人、畜無毒———化學殺蟑藥劑對蟑螂、人、畜均有毒
蟑螂無法對拜樂產生抗藥性——————化學殺蟑藥劑多年使用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抗藥性
拜樂對自然環境無危害 ————————化學殺蟑藥劑有大量殘毒污染環境
拜樂無刺激性氣味——————————化學殺蟑藥劑有刺激難聞氣味
拜樂一年使用一次綜合成本低—————化學殺蟑藥劑持效期短綜合防治成本高
等級證標識
我國農藥毒性分級標準是根據農藥產品大白鼠的急性毒性大小進行劃分的。依據農藥的致死中量(LD50)大小來劃分。農藥毒性分為5級: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見下表)。
大白鼠(mg/kg 或mg/m3) | |||
經口毒性 | 經皮毒性 | 吸入毒性 | |
劇毒 | ≤5 | ≤20 | ≤20 |
高毒 | 5—50 | 20—200 | 20—200 |
中等毒 | 50—500 | 200—2000 | 200—2000 |
低毒 | 500—5000 | 2000—5000 | 2000—5000 |
微毒 | >5000 | >5000 | >5000 |
但只要進行農藥登記,最低也要按“微毒”這一類,所以“”在農藥登記證上被列為“微毒”。其實其毒性比食鹽還要低,使用者不必談“毒”色變,所謂微毒也被稱為“實際無毒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