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圖拉赫曼大清真寺
班達亞齊亦名“拜圖拉赫曼”,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端,亞齊河口南岸,是亞齊特區首府及該特區的最大城市,商業發達。班達亞齊由Sultan Alaidin Johansyah建於1205年,是東南亞歷史悠久的伊斯蘭城市之一。中世紀時是阿拉伯商人收購黃金、象牙、樟腦的商站,十六世紀荷蘭人來此後成為東南亞胡椒貿易中心。有鐵路和公路南下通棉蘭等地。建有漁港。外港烏累胡威。伊斯蘭教自班達亞齊傳入東南亞,以“通往麥加的門戶”而聞名。
拜圖拉赫曼大清真寺是班達亞齊最大、最著名的清真寺。這座清真寺是圓頂清真寺進入東南亞的首例之一。或許更重要的是,這座清真寺是穆斯林開始在印度尼西亞政治上發揮作用的象徵性建築。它由荷蘭人修建於殖民統治時期的1879年,1881年落成,用以安撫在荷蘭人引起流血衝突中受到傷害的亞齊人。這座清真寺原本由艾爾 阿拉姆蘇丹於1872年開始花了六年時間建成,當時被稱為拉亞清真寺或大清真寺,據說是複製於1614年由伊斯坎達 穆達蘇丹興建的寬大多檐式清真寺。由於當時爆發了持續30年的入侵亞齊戰爭,1873年亞齊國王也拒絕與荷蘭商人談判,因此戰爭也摧毀了這座新建的拉亞清真寺。為了勸解亞齊人放棄抵抗,荷蘭人於是在1879-1881年期間重修了這座清真寺。建築師布魯奇打算建造一座不同於當時東南亞的莫臥爾式清真寺。以前的清真寺是方形四重檐式的,他偏要按照莫臥兒樣式建造一座多構型清真寺。直到這座建築開始,亞齊的清真寺的木構圓頂才開始形成黑色硬木覆頂,這和塗料為白色的牆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厚重的木製圓頂也成為市鎮的坐標。同時這座莫臥爾元素又進一步加入了摩爾樣式的修飾,像門廊的拱部裝飾和阿拉伯樣式的石膏紋樣等。到了二十世紀,清真寺的建制開始擴大。1936年在建築原圓頂兩側增建了兩個圓頂,1957年又在後部增加了第四和第五和圓頂,整體象徵著印度尼西亞的五大支柱。同時也在後面豎起了兩座白色尖塔,清真寺也從此被命名為拜圖拉曼清真寺。在2004年12月26日的地震海嘯中,該寺也受到海水的侵襲,寺內淤泥厚達15厘米。經過修整,這座清真寺目前已恢復使用。這座清真寺剛建成的時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受到當地伊斯蘭首領的抵制,認為它和虔誠的宗教感情不搭配。但是今天,這座清真寺卻成為班達亞齊“通往麥加門戶”的標誌性建築,成為當地穆斯林社會與世界穆斯林的連線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