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1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9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01.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93.18萬元,占總收入的45%;畜牧業收入418.31萬元,占總收入的38%(其中,2010年內出欄肉豬1922頭,肉牛57頭,肉羊177頭雞1530隻);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102.02萬元,占總收入的9.2%;第二、三產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08%;工資性收入32.18萬元,占總收入的2.92%。農民人均純收入23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4.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4人(占勞動力的8.9%),在省內務工90人,到省外務工3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往雲南省內;2010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7.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8%。該村發展種植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2010年,有農戶702戶,共鄉村人口2917人,其中男性1605人,女性1312人。其中農業人口2917人,勞動力14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564,苗族313人,彝族4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49人,占人口總數的4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83人,參合率68%;享受低保23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蒙姑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9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蒙姑鄉衛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44戶,占農戶總數的6.3%。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759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16人,截止到2010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4人,其中小學生156人,中學生60人。
村務公開

基層組織
蒙姑鄉“三逼三抓三強”狠抓幹部作風建設
一逼勤學善思,抓理論教育強素質。一是完善學習制度,強化鄉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機關幹部例會、村黨總支“三會一課”制度,做到一級帶一級,黨員幹部帶民眾。二是制訂學習計畫。針對不同對象、不同時期工作重點,定期或不定期集中組織站(所)、村幹部進行培訓。三是創新學習載體,以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為平台,採取外出觀摩、典型示範等形式,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實效。通過學習增才幹、促工作,使機關形象建立在以學習為基礎、通過學習而不斷提升的平台之上。
二逼深入一線,抓工作落實強責任。堅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強烈的責任意識用心想事、謀事、幹事,解決實際問題,掌握真實情況,務求工作實效。一是建立領導幹部掛村組聯繫制度和幹部年終目標考核管理責任制,切實改變乾與不乾一個樣、乾多乾少一個樣、乾好乾壞一個樣的工作作風,獎勤罰懶,獎懲分明。二是層層分解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分工,規定完成時限,由鄉紀委牽頭,對工作進展情況定期督察通報。三是嚴格執行幹部問責,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幹部以經濟處罰和誡免談話實行問責。
三逼勤政廉潔,抓遵章守紀強形象。一是厲行節約。規範辦公用品購買、對外接待等程式,超出5000.00元的開支需經班子集體研究決定。二是令行禁止,按規矩辦事,以制度管人。對違反規章制度的,“照單請客”,對事不對人,執行黨委、政府作出的決定決議不折不扣、雷厲風行、一抓到底,確保政令暢通,狠剎“賭博、漂浮、盲目攀比、以權謀私”四股歪風。三是最佳化環境。按照軟環境建設的要求,認真落實服務承諾、限時辦結、首問責任制等制度,杜絕“三亂”行為,提高辦事效率、營造良好氛圍。
人文地理
拖坑村屬於高二半山區,氣候溫涼,有儲量豐富的石膏礦,出產優質烤菸菸葉。是我鄉布依族相對集居的地方,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風,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相對滯後,民眾文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有待進一步充實,部分民眾畜飲水還存在一定困難等。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植業,種植烤菸1200畝,蠶桑4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養豬1299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90人;到"十二把手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318元增加到52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