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國小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
1901年,泰戈爾在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
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
1910年,泰戈爾發表長篇小說《戈拉》。
1916年,發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
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
1924年曾來過中國上海等地,魯迅在上海接見過他,泰戈爾回國後,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於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複雜的社會裡,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治,並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遊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聖、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於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國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並給予有力的支持。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籲——準備戰鬥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就這樣,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逝世,他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里,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餘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遊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餘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鬥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於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製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
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持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民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聲明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持人類的正義事業。
創作 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於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作了1500餘幅畫和2000餘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3歲以後 ,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誌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后》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誌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穫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發表詩歌《歌之花環》、《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後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泰戈爾作品集》中譯本
思想發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作發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後,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鬥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可以說 ,泰戈爾一生的創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一貫強調印中兩國人民團結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寫了《死亡的貿易》一文,譴責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發表談話,抨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動。1924年,他訪問中國,回國發表了《在中國的談話》。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以後,他屢次發表公開信、談話和詩篇,斥責日本帝國主義,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正義鬥爭。中國作家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大多受過他的影響。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給泰戈爾的諾貝爾頒獎詞
1913年
瑞典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
哈拉德·雅恩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印度詩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本學院的這一決定是十分明智的,因為接受這份榮譽的作家在“最近幾年”寫下了“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優美的詩篇,這完全符合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的要求。本院本著公允的態度,經過殫思竭慮,確認他的詩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原則所提及的標準。本學院認為,我們毫無理由因為這位詩人在歐洲的知名度相對不高而有所猶豫,他的名字在歐洲尚未盡人皆知,乃是由於他的家鄉遠離歐洲之故。在本獎金創始人立下的遺囑中有這么一段話:“在決定頒發該獎的過程中,不應該顧慮任何候選人的國籍,這是本人明確的希望和意願。”由此看來,這種猶豫就更無理由了。
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即《頌歌集》,1912是一部宗教的頌詩集,這部作品使評審們尤為關注。自去年開始,這部作品已完全地、實實在在地歸屬於英語文學了,雖然作者本人就文化教養和創作實踐而言,他是一個印地語詩人,但他卻給他的詩披上了新裝,而這新裝在形式與靈感的獨立性上都同樣完美。由於克服了語言的屏障,這使得那些在英格蘭、美國以及整個西方世界中對貴族文學抱有興趣並予以重視的人士都能夠接受和理解他的詩作。現在,各方面的讚譽紛至沓來,這些讚譽並非是由於讀到他的孟加拉語的詩,也不是由於任何宗教派別的信仰,或是文學流派的偏好,或是任何黨派的目的,而是由於他是英語言詩歌藝術的一位新的、令人欽佩的宗師;這種詩歌藝術至少從伊莉莎白女王時代以來就始終伴隨著英國人的文明而遍及天涯海角。他的詩一問世便立刻受到人們的熱情的讚美,這些詩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它的完美性,就是指詩人將他自己本身的意念,同他借鑑而來的意念和諧地熔鑄為一個整體;二是文體的韻律均衡,引用一位英國評論家的話來說,就是“把詩的陰柔情調與散文的陽剛力量融為合一”;三是他的措詞嚴謹,或者說是用詞典雅,以及在選詞擇字上和藉助於另一種語言來作為表達思維的工具時那種趣味甚高的審美格調,簡而言之,這些特徵在原作中是固有的,然而在用另一種語言進行重新表達時,能依然神形皆備則尤為難能可貴。
這一評價用於第二部詩集《園丁集》1913也同樣適當。在這部作品中,如作者本人所言,與其說他是在闡釋他早期的靈感,倒不如說他是在重新熔鑄。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他的人格的另一個側面,當時,青春的愛情使幸福和煩惱在他心頭上交替出現,他時而深陷於這種感情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時而又被生命的浮沉盛衰給人帶來的那種渴望與喜悅的感情所征服,但無論何時都可以隱約看見閃爍在一個更高境界中的點點星光。
泰戈爾散文故事集的英譯本已出版,書名為《孟加拉生活一瞥》1913,雖然這些故事在形式上來看已不能說是純粹屬於作者本人的特色,因為譯筆出於他人之手,但其內容足以證明他的多才多藝、他的觀察事物範圍之廣泛,他的內心對各種不同類型人物的命運和遭遇的同情,以及在處理故事情節結構和發展方面的才華。
其後,泰戈爾又出版了兩部作品,一部是詩集,描寫了詩情畫意的童年和家庭生活,並以象徵的意義取名為《新月集》1913,另一部是講演集,收集了他在英美各大學的一些演講詞,取名為《生活的實現》1913。這些講演包含了他對人生旅途的一些看法,他認為,循著這個途徑,人可以獲得一種信仰,在這種信仰之光的指引下,人才可能不致虛度年華。泰戈爾對於信仰與思想之關係的熱切尋求,使他成為詩人中天賦出眾的一位,其特點是思想極為深邃,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溫馨的情感和善於比喻的,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語言。誠然,在富於想像力的文學領域中,很少有人在音域與色彩上能如此變化多端,並以相同的和諧與優美來表達種種不同的心境,從靈魂對永恆的渴望,一直到天真無邪的孩童在遊戲時所激起的那種歡悅之情。
至於說到他的詩是否能被我們理解,那完全不用擔心,儘管其中的某些異國情調會使人感到費解,但因為它的特徵是充滿了為全人類所理解的真正的人性,對此將來的人或許會比我們今天懂得更多。但不管怎么說,有一點我們是明確的,那就是:這位詩人的動機之一是在努力調和人類文明的兩極分化;這種兩極分化的狀態乃是我們當今世界的特徵,因此它構成了我們在當前這一時代的首要任務和面臨的問題。我們從基督教徒在全世界範圍傳教時的那種不遺餘力的努力之中,就可以把這項工作的內在真實性看得清清楚楚。在未來的時代,歷史的探討者們將會比我們更清楚地知道如何評價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甚至看清那些眼下被遮掩住的東西,承認那些我們現在未能承認或不敢承認的東西。毫無疑問,他們會比我們目前在這方面所做的評價更高。我們應該感激這一舉動,因為這使活水源頭的汩汩清泉破土而出,詩歌尤其能從中汲取靈感,這些泉水可能會與異邦之溪流互相匯合,但你若想追溯這些溪流的真正源頭,也許還得涉足一個深不可測的夢幻世界。更為特殊的是,基督教信仰的傳播對許多地方的本土語言的復甦與更新形成了一個最初的、明確的衝擊,它的必然結果是使本土語言得到發展,使其有能力孕育和維繫自然的、活生生的詩的命脈。
基督教的傳教活動在印度起到了煥發活力的巨大影響,隨著宗教的復興,許多本土語言也開始使用於文字之中,因而使其在文學中也獲得一席之地,並由此得到了鞏固。然而,事實經常是這樣的,當新的傳統逐漸確立之後,這種新的壓力又導致了本土語言的再度僵化。但基督教信仰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記錄在案的宗教改革工作。上個世紀,在充滿生命力的方言與古代的神聖語言爭奪對新文學的控制權的鬥爭中,前者如果沒有那些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傳教士的有力支持,那么其過程與結果顯然將會截然不同。
孟加拉是英屬印度最早的一個省份,也是傳教的先驅者凱里在許多年前作過不懈努力的地方,1861年,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就誕生在這裡。泰戈爾是一位受尊敬的家族的後裔,這個家族已在許多方面充分證明了它所擁有的傑出的智慧和能力。泰戈爾的幼年與青年時期並不是生長在一個未開化的環境中,可以說這個環境並未阻礙他的世界觀與生命觀的形成。在這個家庭里,他們不僅有高度的藝術修養,而且對祖先的智慧與探討精神深為敬重,並將祖輩留下的經文奉為傳家之寶。在他的周圍也蘊藏著一種新文學精神,讓文學面向人民大眾,使之接近於人們的生活需要。在印度叛亂的苦難衝突與混亂之後,在政府果斷的改革中,這種新的精神獲得了力量。
羅賓德拉納特的父親是一個宗教團體最熱心的成員之一,也是其中的首領之一,羅賓德拉納特本人至今仍屬於這個團體的一員。這個團體名叫“梵社”,它不是古印度形式的教派,其宗旨並不是在提倡某個特殊的、超乎眾神之上的神,並對此頂禮膜拜。這開創於19世紀初,創始人是一位開明的、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在英國研究過基督教的教旨,並深受其影響。他致力於將自古沿傳下來的印度傳統賦以一種新的解釋,並設法使這種解釋跟他所領會的基督教精神相吻合。這個團體自創立以來,他和他的繼承者們就對真理的解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從而使梵社分裂為許多獨立的支派。另一方面,由於這個團體主要吸收那些高層次的知識界人士,因此大量追隨這一信仰的普通民眾自梵社創立之初便被拒之於門外。但不管怎么說,這個團體的間接影響是相當大的,甚至在大眾教育與大眾文學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近年來,為了幫助這個團體的成員儘快成長,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花費了不少心血。對這些人來說,他仍是他們可敬的宗師與先知者。泰戈爾如此熱切於做師長和學生,而這兩者又如此和諧地合而為一,使他在他的宗教生活與文學生涯中都達到了一種深沉、虔誠和單純的意境。
為了實現他終身的事業,泰戈爾努力用各種知識武裝自己,他對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非常熟悉,通過在國外的旅行和赴倫敦求學深造,他的學識得到了擴充,深厚的閱歷使他變得更加成熟。青年時代,他陪伴著他的父親在本國廣泛旅行,甚至在遙遠的喜瑪拉雅山也留下了他的足跡。開始用孟加拉語寫作的時候還相當年少。他寫過散文、抒情詩以及戲劇,他不僅描寫了自己國家人民大眾的生活,還在不同的著作中探討過文學批評、哲學與社會學的種種問題。有一個時期,他曾中斷過忙碌的活動,坐船漂浮在恆河支流的水面上,依照本民族的悠久傳統,他覺得自己有必要過一段時間的隱遁的生活,進行一番深刻的反省。當他返回到日常生活中之後,他的聲譽日益鵲起,在本國人民的心目中,他已成了一個充滿智慧而又虔誠純潔的人傑。在孟加拉西部他創立了露天學校,他在芒果樹下授課,許多青年學子受教後,忠心地將他的教誨傳遍全國。他在英格蘭與美國的文學圈子裡做了一年多的榮譽客人,今年1913夏季又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宗教史會議。此後,他又重返故鄉再度隱居的生活。
不論在什麼地方,泰戈爾總是善於啟迪人們的心靈,讓他們接受他高深的教誨。在那些受教育者的眼裡,他是福音的受惠者,是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這種福音傳遞給大家。這種福音來自東方的寶庫,這個寶庫的存在早已在我們的猜測之中。泰戈爾將自己近水樓台所獲得的寶藏毫無保留地分施給人類,他把自己只看作是個傳播的媒介,從不想以什麼天才或發明家的身份在人們面前炫耀。西方世界對工作有一種盲目的崇拜,這是隔絕的城市生活的產物,而這種崇拜時時受到不安因素和競爭精神的刺激;西方人好征服自然,因為他們熱衷於謀取利益,誠如泰戈爾所說:“仿佛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我們每想要一樣東西,都必須從一種不願意給予我們的、跟我們懷有敵意的安排中擰取出來一樣”;西方人過的是一種匆忙的、疲於奔命的生活;與這些恰恰相反,泰戈爾向我們展示的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這種文化在印度遼闊的、平靜的、奉為神聖的森林中達到了完美的境界。這種文化尋求的是靈魂的恬靜和安寧,這與自然本身的生命是相互和諧的。在泰戈爾向我們展示的這幅詩意的、而非史實的畫卷中,他允諾說,這種恬靜是人人可以企及的。憑著他先知的天賦,泰戈爾隨心所欲地描繪了他的創造性的心靈所呈現的景象,這種景象好像是在開天闢地的遠古時代。
然而,他卻像我們之中的任何人一樣,遠遠躲開那些在市場上被當作東方哲學而兜售的東西,遠遠躲開靈魂輪迴的痛苦惡夢,遠遠躲開非人格性的“羯磨”以及泛神論的、實際上抽象性的信仰——這種信仰通常被人認為是印度高層次文明的特點,而泰戈爾卻不承認這種信仰可以從往日智者淵博的言詞中找到根源。泰戈爾仔細研讀過吠陀頌歌、《奧義書》以及佛陀本人的言論,他從中發現了那些在他看來是無可辯駁的真理。他在自然中尋找神性,在那裡他實現了一個活生生的人格,那人格是萬能的,是自然中擁抱一切的主,其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呈現在一切短暫的生命之中,呈現在偉大的生命中,也呈現在渺小的生命中,但在那些注定要走向永恆的靈魂中它體現得尤為突出。他將讚美、祈禱的頌歌熱情地奉獻在這位無名神的腳下,他對神的崇拜可以說是一種美學的有神論,那些苦行禁慾,甚至倫理上的嚴肅正襟都與這種崇拜格格不入。前面所描述的虔敬跟他整個詩作是充分和諧的,這種虔敬使他獲得一種安寧。他宣稱說,甚至在基督教領域內,那些遭受憂慮折磨的、疲憊不堪的心靈都將會得到這種安寧。
我們不防把它稱之為神秘主義,然而這不是那種把個人的人格拋棄以求取被納入“一切”——而這“一切”又近乎“虛無”——的神秘主義。我們所說的這種神秘主義乃是具備了靈魂的一切才能、併力求將其修煉到最高境界、使之熱情洋溢地去迎接活生生的萬物之父。在泰戈爾之前的印度,人們對這種更為狂熱的神秘主義也並不完全感到陌生。當然,與其說古代的禁慾者與哲學家們早已有這種神秘主義存在,倒不如說在許多“巴克蒂”的形式中包含著這種神秘主義的色彩,所謂“巴克蒂”乃是一種精神上的虔誠,其本質是對於神的深厚的愛和依賴。甚至從中世紀開始,在基督教與其他外來宗教的影響下,“巴克蒂”就已在印度教的各階段中尋求其信仰的理想,這一理論在特徵上雖幾經變化,但在概念上都是屑於一神論。所有高等的信仰都消失了,或不再為人所知,因為大部分印度人都沒有充分的力量來抗拒那混雜的崇拜對他們的奉承,於是這種崇拜得以漫無止境地擴展,人們都被吸引到它的旗幟之下,因此高等的信仰自然而然地被扼殺了。儘管泰戈爾可以從他本國的先賢的訓示中有所借鑑,但在這個通過和平與衝突使地球上的人類走得更近的時代,他踏上了更為堅實的地基。他致力於建立一種共同的責任感,讓美好的祝願越過大地與海洋,使人類把精力用之於和平事業。泰戈爾用詩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激勵人心的畫卷,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切暫時的東西如何被融入永恆:
在你的手中時間是無窮的,我的主啊沒有人能計算出你的分秒。
晝盡夜臨,夜去晝來,時間猶如花開花落。你知道如何等待。
你的世紀一個接著一個,為的是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我們沒有時光可以蹉跎;因為沒有時間,我們必須爭取機會。因為太貧窮了,我們不能再喪失機會。
當我們將時間分配給每個求之心切的人們,時間正從我們身旁擦肩而過,最終空著你的祭壇,沒有任何供物。
一天又將逝去,我匆匆趕來,惟恐你已把門關上;但我發現仍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