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朝初,有幾戶回族人家遷到拉直山,占地開墾,世代以農為本,兼畜牧業、長期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使拉直村的人有著勤勞勇敢,淳樸厚實的美德。據拉直村老人口傳。最早遷往拉直的是馬、黎兩姓人家、馬姓來自陝西,黎性是從廣州隨軍而來的,隨著人口不斷增加,自然地也建起了清真寺。拉在清真寺幾經變亂。歷盡滄桑,是該縣唯一保存下來最早的清真寺原有建築,歷時近60年。
1885年,臨潭籍伊斯蘭教學者敏尚禮(敏系北莊拱北創始人馬葆貞的四大門生之一)受馬葆貞委託來故里——洮州傳北莊教禮,因而臨潭一大部分回族民眾改遵了北莊。
這時拉直村一部分人也接受了北莊教禮,並且敏尚禮與拉直黎姓有姻親關係,所以,拉直建起了繼華寺之後的北莊清真寺。這兩座寺均毀於民國18年(1929年)的變亂中。拉直村的村民們有的遇難,有的漂流外地,直至1934年,部分人重返家園。但這時人口銳減,無力建寺。時至1946年,經濟上富裕了的拉直村在馬騰龍,黎懷義兩位老人的倡導下,再一次地修建了現存的寺,雖經過多年風雨的浸蝕,現今仍然很壯觀。拉直寺建築布局嚴謹,具有強烈的整體感,它對研究近代清真寺的建築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這座寺於1958年被生產隊集體占用,充當生產隊糧倉和學校教室,因而才將它完整地保留下來。1981年恢復開放後,將老寺進行了全面維修裝飾,面貌煥然一新。使它的藝術價值重新展現在人們前面。1990年又在四合院門外修有5間磚木結構的沐浴室。據相關資料顯示,拉直村為純回民村,共116戶,600多人。是一個較大的村子。
建築特點
它雖外表陳舊,但規模大,工藝精,藝術價值很高。拉直寺是一個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古色古香,構造複雜,西面是大三間式的禮拜大殿,東面正中是古式大門,南北兩面分別是學堂和沐浴室,共15間。大殿歇山頂,鑲嵌著琉璃脊,殿前橫樑上刻著二龍戲珠的圖樣,殿內倒提柱和木牌坊上龍騰蚊舞,殿檐兩壁是精美的磚刻浮雕,雕有長壽菊等花卉,形象逼真。大殿四角戰脊上裝飾著專門燒制的雄雞、飛鴿等鳥形飾物。雄雞形似報曉,象徵著人們早起,大殿頂端的磚制堆花寶瓶高達兩米,著綠色釉彩。
地理交通
拉直清真寺位於甘肅省臨潭縣古戰鄉拉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