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塔基亞海戰

拉塔基亞海戰

拉塔基亞海戰(Battle of Latakia)是發生於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一次海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以飛彈為武器的海戰。

戰役背景

1973年10月6日13時,經過數年精心準備和周密謀劃的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在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南北兩個方向,對以色列軍隊發起大規模進攻,揭開了阿拉伯國家收復被以色列侵占領土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序幕。

戰爭初期,以色列軍隊在埃及、敘利亞軍隊的突然打擊下,驚慌失措、束手無策,來不及調動兵力和組織強有力的反擊,戰爭爆發僅3天,埃及軍隊就突破蘇伊士運河巴列夫防線,敘利亞軍隊也占領了戈蘭高地前沿陣地。陸地戰場在戰爭第一階段呈現出一邊倒之勢,以色列大量兵員被殲滅,坦克損失300多輛,處境十分被動。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甚至向美國發出了“以色列完了,救救以色列”的苦苦哀求。

為配合陸戰,牽制以色列作戰部隊,消滅以色列海軍,打擊、摧毀以色列港口內和海上通道的艦船以及岸上的目標,埃及和敘利亞在發起收復地面戰鬥的同時,宣布對以色列實施海上封鎖。埃及宣布:“在北緯33度以南和東經29度以東海域為戰爭封鎖區。”敘利亞向世界宣布:“北緯33度以北、東經34度以東海域為海上封鎖區,在該地區航行的每個國家的每一艘船,應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並承擔風險。”剎那間,戰爭的陰雲籠罩著地中海,一場海戰即將爆發。

同陸地戰場不同,以色列海軍情報機關在9月份就從埃、敘海軍艦艇頻繁調動,調集軍用物質和頻頻出海演習等跡象中判斷出埃、敘將可能對以色列採取超常行動。根據以海軍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以色列海軍司令泰姆萊少將於10月1日果斷地命令以色列海軍進入臨戰狀態。儘管以色列總司令部情報局對海軍的決定持相反態度,認為泰姆萊少將是誇大事實,神經過敏,海軍的做法會給埃及、敘利亞發動戰爭帶來藉口,將對以色列國家安全產生嚴重後果,在戰爭迫在眉睫的情況下下令解除以海軍的臨戰狀態,但泰姆萊少將頂住了壓力,仍然堅持以色列海軍立即按戰時狀態部署和展開。以後的事實證明,泰姆萊少將的決定,對以色列海軍在戰爭爆發的當天就能立即出擊起了重要作用。10月6日凌晨,整個以色列海軍完成作戰部署,做好了同埃、敘海軍作戰的一切準備。

當時,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雙方海軍在地中海飛彈艇兵力數量是:埃及部署了黃蜂級飛彈艇12艘、蘇聯蚊子級飛彈艇12艘、“謝爾申”級魚雷艇6艘、D-183級魚雷快艇16艘、T-43級掃雷艇5艘,敘利亞則部署了“黃蜂”級飛彈艇3艘、“蚊子”級飛彈艇6艘、T-43級掃雷艇2艘。同埃、敘飛彈艇數量相比,以色列海軍的規模則要小得多。以色列僅有“薩爾”級飛彈艇12艘,“萊謝夫”級飛彈護衛艇2艘,而這14艘飛彈艇中由於一艘在廠修理不能出航,2艘沒裝飛彈只能當炮艇用,能用於飛彈攻擊的飛彈艇只有11艘。

埃及、敘利亞海軍的“黃蜂”級飛彈艇標準排水量165噸,配有4枚“冥河”式反艦飛彈和2座雙聯裝30毫米全自動火炮。“蚊子”級飛彈艇標準排水量75噸,配有2枚“冥河”式反艦飛彈和l座雙聯裝25毫米火炮,這兩種飛彈艇最大航速可達40節,艇上各配有飛彈攻擊雷達1部,沒有電子干擾裝備。就當時情況而言,這兩種型號的飛彈艇算是比較先進的。“冥河”式反艦飛彈是原蘇聯60年代產品,飛行高度100~300米,有效射程4.5~25海里,這種亞音速飛彈主要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在無干擾情況下,命中機率可達90%。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後,埃及海軍曾用此型飛彈擊沉以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當時共發射4枚飛彈,3發命中艦體,1發命中艦員棄艦後登上的救生筏,首創了飛彈打軍艦的先例,令全世界為之震驚。

以色列海軍“薩爾”級飛彈艇是70年代初期由“薩爾”A型快速巡邏艇改裝而成,它分為“薩爾”-2級和“薩爾”-3級兩種,標準排水量220噸,最高航速40節,攜有6枚“迦伯列”-I型反艦飛彈,均配有2座12.7毫米高射機槍。“薩爾”-2級與“薩爾”-3級的主要區別是:“薩爾”-2級裝備有3座40毫米全自動火炮,艇首1座,艇尾2座;“薩爾”-3級則在艇首用76毫米火炮取代了40毫米火炮,增強了對水面目標和岸上目標的攻擊能力。“萊謝夫”級飛彈護衛艇為以色列自行研製,具有反艦作戰、反潛作戰能力和良好的適航性,同時又適於編隊作戰。它噸位較大,標準排水量為415噸,最大航速可達32節,配有“迦伯列”-I型反艦飛彈6枚,76毫米和20毫米火炮各2座。“迦伯列”-I是以色列60年代研製、裝備以海軍的反艦飛彈,它的特點是打擊小型快速目標效果好。這種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巡航/末端飛行高度100/2.5米,有效射程18千米,飛行速度0.7馬赫。此外,以色列還在飛彈艇上首次加裝了消極干擾裝置。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敘利亞飛彈艇主要部署在拉塔基亞港,埃及飛彈艇主要部署在亞歷山大港和塞得港。埃、敘海軍的作戰企圖是:在宣布對以色列實施海上封鎖以後,主動出擊,消滅以色列海軍主戰艦艇以及在海上活動的各種艦船,必要時對以色列岸上目標進行攻擊,斷絕以色列海上交通線,使以色列不能從海上方向得到各種軍需物資補給。以色列的作戰企圖是:一旦戰爭爆發,採用突然性的突擊戰術,集中優勢兵力,避免在兩個作戰方向同時發起海上戰鬥,對埃、敘海軍各個擊破,力求先在黎巴嫩以北和敘利亞海岸以東海區殲滅敘利亞艦艇和海上部隊,而後在塞得港附近海域搜尋和殲滅埃及海軍飛彈艇部隊。雙方為了各自的目標和信仰,為了消滅對方,奪取制海權而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戰役過程

10月6日14時,也就是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1小時以後,以色列海軍由5艘飛彈艇組成的戰術編隊,從海法港出發,按作戰預案,沿黎巴嫩海岸向北開始搜尋航行。5艘飛彈艇是:“萊謝夫”號飛彈護衛艇,“薩爾”-3級飛彈艇“加什”號和“哈尼特”號,“薩爾”-2級“米次那格”號,“薩爾”-1級炮艇“米夫塔赫”號,攜“迦伯列”反艦飛彈23枚。編隊指揮員是以色列海軍大尉巴爾卡依,指揮艇設在“萊謝夫”號上。伴隨戰術編隊出航的還有2艘各載有2架直升機的登入艦,擔任海上編隊的偵察、搜尋、警戒和目標指示。

從海法港到拉塔基亞港大約有160海里的距離,由於對海上情況不明,巴爾卡依大尉指揮海上戰術編隊以12節的速度,慢速向敘利亞拉塔基亞海面搜尋前進。為保持隱蔽性,這支編隊出港後施行了嚴格電磁控制,航行中保持無線電靜默,未經編隊指揮員許可各艇雷達一律不許開機。為躲避敘利亞岸基雷達的跟蹤,以色列戰術編隊採用在敘利亞岸基雷達有效探測距離以外的海域搜尋前進。

6日22時左右,編隊悄悄航行到距敘利亞拉塔基亞港西南35海裏海域處,這裡是敘利亞重點防範區,隨時都有同敘利亞海軍艦艇遭遇的可能。巴爾卡依命令,飛彈艇編隊按作戰預案展開2個戰術攻擊群,第一戰術群由“米次那格”號、“加什”號、“哈尼特”號組成,第二戰術群由“米夫塔赫”和“萊謝夫”號組成,各群組成單縱隊,第一群在左,為主要突擊兵力,第二群在右,利用“萊謝夫”號雷達發現距離遠的優勢,擔任編隊偵察、引導和掩護任務。在編隊戰術展開的同時,巴爾卡依命令直升機升空,對拉塔基亞附近海面進行偵察。

需要提到的是,以色列海軍為了對付埃、敘的飛彈艇,可謂是煞費苦心。60年代,由於對埃及海軍裝備的“冥河”式反艦飛彈性能不了解,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埃及用飛彈擊沉,吃了大虧。此後,以加速研製反艦飛彈,尤其是針對埃、敘的飛彈艇,著力發展能打擊快速小目標的反小艇飛彈,很快於1968年研製出“迦伯列”-I型反艦飛彈並配備在“薩爾”級飛彈艇上。這種反艦飛彈雖然具有速度快、靈活、高度低、不易被發現、不易被火炮抗擊等優點,但嚴重的缺陷是射程近,有效射程只有“冥河”式反艦飛彈的二分之一。在當時沒有找到解決“迦伯列”-I型飛彈射程問題的辦法時,以色列海軍就把克服“迦伯列”飛彈射程上的缺點作為以飛彈艇戰術最重要的課題研究。經過反覆研究、演練,以海軍提出:在作戰中,一是要通過海、空聯合作戰,增加戰鬥艦艇數,給對方目標識別判斷造成最大的困難,採用各種方式引誘對方向錯誤目標發射飛彈,然後以飛彈艇向發射完飛彈的目標進行反擊;二是當發現對方發射飛彈時,採用電子干擾和高速機動規避。

登入艦上的直升機接到巴爾卡依大尉的命令起飛後,在距海面50米的高度上組成一路縱隊,模仿飛彈艇編隊,用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飛行,進入敘利亞岸基雷達警戒探測區。不要小看以色列直升機這個戰術動作,以色列入通過這種戰術行動,想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偵察警戒,二是誘兵之計。如果敘利亞岸基雷達發現了直升機群,從螢光屏上會誤判為飛彈艇編隊,這將誘使敘利亞飛彈艇向直升機發射飛彈。一旦敘飛彈艇發射完了飛彈,在雷達探測距離外的以色列飛彈艇編。

隨著直升機編隊進入敘利亞岸基雷達探測區域,巴爾卡依大尉命令編隊解除無線電靜默,雷達開機搜尋附近海域,編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22時28分,“萊謝夫”號飛彈護衛艇發現在方位330度、距離50鏈處有一小型目標,巴爾卡依即令第一突擊群將其消滅。原來,這是一艘敘利亞海軍擔任巡邏警戒的魚雷快艇,在其被以編隊發現的同時,魚雷艇也發現了以編隊,並高速向東撤離。也許是撤離心切,魚雷艇的航線正好同向其接近的以飛彈艇“米次那格”號的航線交叉,由於兩艇都是高速行駛,2分鐘後,兩艇距離縮短為25鏈。22時30分,“米次那格”號對魚雷艇發起強烈炮火攻擊。小小的魚雷艇實在經不起3座40毫米火炮的猛烈轟擊,幾發炮彈直接命中機艙,魚雷艇失去動力,只好原地不動。“加什”號快速趕到後,用76毫米炮將其擊沉。擊沉了魚雷艇之後,以編隊迅速恢復隊形,繼續向北偏東方向搜尋前進。

22時37分,“加什”號雷達突然在方位100度、距離20海里處發現一個小目標,很像是飛彈艇。兩個戰術群一齊向東轉向,向目標撲去。

正當以艇編隊追擊海面目標時,直升機群也在緊張地搜尋著海面。由於直升機已進入到敘利亞岸基雷達探測範圍以內,敘利亞海軍岸基雷達已發現以海軍進入拉塔基亞海面,並斷定這4架直升機是4艘飛彈快艇,立即命令1艘“黃蜂”級和2艘“蚊子”級飛彈艇隱蔽出擊。

以飛彈艇編隊發現的海上目標,實際上是敘利亞海軍的一艘掃雷艇。它的任務是吸引以飛彈艇注意力,掩護敘3艘飛彈艇對以海上飛彈艇群實施飛彈攻擊。敘利亞飛彈艇群於22時27分從拉塔基亞出航後,由於岸基雷達沒發現以飛彈艇編隊,並錯誤地將直升機群判定為飛彈艇編隊,所以出港後向南行駛撲向直升機群。在以飛彈艇撲向敘掃雷艇的同時,敘掃雷艇也發現了以艇群,它一面報告,一面加速向港岸方向行駛。

23時16分,以第一突擊群向敘掃雷艇發射了3枚“迦伯列”飛彈,敘掃雷艇規避不及,被擊中指揮台和艇首部位,指揮台人員非死即傷,幾乎無法行駛。

在以色列飛彈艇攻擊敘利亞掃雷艇之時,以色列直升機群和敘利亞飛彈艇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敘利亞飛彈艇群指揮員誤認為是以色列飛彈艇,立即展開成單橫隊,對以直升機群展開攻擊。23時27分,敘飛彈艇對以直升機群發射了6枚飛彈,直升機群發現飛彈後立即提升高度,並報告以海上編隊指揮艇。飛彈從直升機的下面呼嘯而過,落入大海。

以飛彈艇編隊在接到直升機的報告後,立即向東南轉向,高速前進,搜尋發射完飛彈的敘利亞飛彈艇編隊。敘利亞飛彈艇也留了一手,第一次攻擊直升機群只發射了6枚飛彈,當其發現上當後,立即轉入攻擊真正的以飛彈艇編隊。無奈這時只剩2枚飛彈,23時35分,2枚飛彈在150米高度射向以艇編隊。以艇早巳做好準備,立即發射箔條幹擾彈,並緊急加速轉向規避,同時使用艇上的各種火炮實施攔截。一枚飛彈落入以艇編隊附近海面,另一枚被“米茨塔赫”號用12.7毫米高射機槍擊中爆炸,無一命中。以艇編隊規避完飛彈後,立即重新組成戰鬥隊形高速向敘艇編隊接近。23時51分,以色列第一突擊群發起攻擊,6枚飛彈掠著海面射向敘利亞飛彈艇。傾刻之間,2艘敘利亞飛彈艇中彈爆炸,沉沒海底,一艘中彈受損,航速明顯降低,但仍慢速向敘海岸駛去,企圖進入岸炮掩護區。以艇群緊迫不捨,7日零時5分,以色列第一戰術群追至火炮射程之內,一頓炮火將負傷的敘飛彈艇送入大海。第二戰術群在掩護第一戰術群炮火攻擊時,發現敘負傷的掃雷艇,立即接近將其用炮火擊沉。

戰役結果

零時45分,以飛彈艇編隊在海上重新集結,高速向西南方向撤離。此次戰鬥,以擊沉敘利亞海軍“黃蜂”級飛彈艇1艘,“蚊子”級飛彈艇2艘,1艘K-123級魚雷艇和1艘T-43級掃雷艇,而自己毫無損失,於7日7時返回海法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