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拉合爾一家茶館的桌邊,一位滿臉絡腮鬍的巴基斯坦男子與一位不安的陌生美國人交談著。從午後到黃昏再到深夜,巴基斯坦男子講述著他自己的故事,正是這個故事使他們如同命運安排好的一般在此相逢……
昌蓋茲從巴基斯坦來到美國尋夢。在普林斯頓大學求學的他成績優異,在班上名列榜首,畢業時被極富盛名的評估行恩德伍德·山姆森公司一眼相中。充滿活力的紐約使他如魚得水,與氣質優雅、容貌出眾的艾麗卡之間漸漸綻放的戀情更使他看到了踏入曼哈頓上流社會的希望,而這樣的財富和地位正是他自己的家族當年在拉合爾曾經享有過的。孰料,隨著911事件的爆發,昌蓋茲發現他在紐約這個他所棲身的城市中的地位急轉直下,而他與艾麗卡的戀情也隨著艾麗卡心中被喚醒的舊日傷痛而從指縫中流走。昌蓋茲對自己身份的感知經受著巨大的震撼,對祖國的忠誠漸漸超越了金錢、權力,甚至愛情。
電影《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影片基本信息
導演:米拉·奈爾
類型:驚悚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更多中文名:不情願的基督徒
演職員表
導演:米拉·奈爾編劇:Ami Boghani Mohsin Hamid ....novel
William Wheeler ....screenplay
攝影:德克蘭·奎因 Declan Quinn
剪輯 :Shimit Amin
劇情:
拉合爾市集的一間茶館裡,巴基斯坦男子跟美國陌生人叨叨述說自己的故事。當夜越來越深,男子的故事漸漸透露出,兩人的相遇或許並非偶然……
來自巴基斯坦沒落家族的成吉思,曾經努力編織美國夢,而他也的確擁有了許多移民夢寐以求的生活: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被曼哈頓的頂尖財務顧問公司招攬,跟氣質高雅的富家女談戀愛,擠身紐約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出身的他悄悄以為,命中注定他就是要過這樣的生活。然而,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什麼都變了。成吉思陷入劇烈的掙扎──周遭的世界、自己深愛的女人、內心的自我認同,所有的一切開始分崩離析,而一些過去從沒注意過、潛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東西開始湧出。
幕後花絮
和曾經提名布克文學獎的同名小說相比,女導演米拉·奈爾大手筆改變了故事的結構,一場有點喋喋不休的,將感情在敘述中如水般流淌的夢囈獨白變成了一個不斷閃回的精彩故事。如果我們能夠拋開文學與電影互相鄙視的慣性,就能從文字與影像敘事的雙重角度中看到同一個美國夢的消失。
巴基斯坦青年昌蓋茲18歲來到美國,就讀普林斯頓大學,以“大牲口”般的成績畢業,進入華爾街一家資產評估公司,深受上司賞識,結交上流文藝美女展開一段稍許心酸但極度浪漫的愛情,一個一個台階已經鋪好,美好的生活藍圖徐徐展開,昌蓋茲的人生從未如此飽滿過,他象一切華爾街精英一樣雲中往來,精神與物質獲得了雙重的滿足。但就在這時,最關鍵的一級台階被抽離,圖窮,匕首見。
一切的轉折點就在2001年的“911”事件,虛擬故事的主人公昌蓋茲正在菲律賓完成一項超級項目,值得在職業履歷上大書特書一筆,現實當中的導演米拉·奈爾在911發生後的幾天,憑藉《季風婚宴》摘得她第一個威尼斯金獅獎,又是一個完美的雙重敘事,如同故事中昌蓋茲的巴基斯坦故鄉與艾麗卡的曼哈頓生活。而導演米拉·奈爾在導演手記中提到,這部電影的樂趣就在於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報紙上所無法見到的巴基斯坦,“過去幾年中,我們看過很多有關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電影,但很遺憾,這些電影無一不是從美國人的角度來講述,而我們故事中,昌蓋茲和記者鮑比互如鏡像,反射出美國與巴基斯坦(或穆斯林世界)的彼此懷疑。”
這幾組雙重存在讓影片變得有趣和傷感共在,對男主人公昌蓋茲的嘉許與同情並行不悖,英籍演員里茲·阿邁德掩飾著自己純正的倫敦口音,前半段把一個蓋茨比式的尋夢者演繹的野心勃勃、性感又讓人憐愛,而以911為轉折點的後半段中,他的表現也正如書名直譯過來“不情不願的原教旨主義者”,自以為自己融入了紐約,融入了美國的主流社會,但他的地位與純正的白種美國人相比要不穩定得多,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之後,他從屈辱、不滿、憤怒和疑惑中走出,在心靈上完成了對自己文化身份的回歸。
值得一提的是《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音樂非常突出,開場的儀式鏡頭行雲流水,極有大師氣象,音樂也足夠恢弘壯美,強烈震撼,但遺憾的是片中有幾處使用音樂用力過度,將本可以繼續收斂鬱結於心的情緒打開了小缺口,處理的並不夠完美。另外片中女主角的人選還可以再斟酌,小說中提到的昌蓋茲跟Bobby形容女主角艾麗卡的時候,用了這樣一個句子“她是一個格溫妮絲·帕爾特洛一樣的女生,啊我知道你們美國人喜歡的是小甜甜”,可是女主角扮演者特·哈德森明顯就是個還沒長殘但是已經成年了的小甜甜,既不憂傷,也不夠脆弱。除了這兩處小遺憾,該片的第一觀感可以用“完美”二字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