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伯村

拉伯村

拉伯村隸屬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全村國土面積86.76平方公里,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麗江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拉伯村

村情概況

傍江而居
該行政村隸屬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地處拉伯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5.0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150公里。東鄰格瓦 ,南鄰翠玉鄉 ,西鄰玉龍縣奉科鄉 ,北鄰田壩 。轄布爾科 、大水 、新建、新莊、草落果、白亞、金江、瓦一、瓦二、瓦三、茶花、拉卡西、拉丁里、樹枝、格佐、格莊、明莊等17個自然村。現有農戶 647 戶,有鄉村人口3164人,其中農業人口 3006 人,勞動力 1423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103 人。
全村國土面積 86.76 平方公里,海拔 1,800.00 米,年平均氣溫 24.00 ℃,年降水量 640.00 毫米,適合種植 玉米、核桃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6,806.41 畝,人均耕地 2.2 畝,林地 70,158.35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0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806.41畝(其中:田660.90 畝,地 6,145.51 畝),人均耕地 2.16 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 等作物;擁有林地70,158.3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82.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60 畝,主要種植 核桃、花椒、油桐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266.45 畝,其中養殖面積 1.00 畝;草地 20,608.68 畝;荒山荒地 30,604.00 畝,其他面積 689.55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 、通水 、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21 戶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的農戶,有499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不通電,不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85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2戶。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74.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3輛,拖拉機5 輛,機車14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085.66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996.5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3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04 戶;無太陽能;無小水窖;該村還未進行“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全村有3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所有自然村都不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所有自然村都不通電視;有1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所有自然村都無路燈。有1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無磚混結構住房;無磚木結構住房;有647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無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9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5.00萬元;畜牧業收入 280.00 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688頭,肉牛 70頭,肉羊 729 頭);無漁業收入;林業收入61.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2.00 萬元;工資性收入 100.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400.0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4.0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37 人,在省內務工 158 人,到省外務工 79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養殖,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1.5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核桃、花椒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油桐產業。該村委會無企業,成立了拉伯村委會大蒜產業經濟協會,共有9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47戶,共鄉村人口 3164人,其中男性1528 人,女性1628 人。其中農業人口3156 人,勞動力1664 人。該村以摩梭人為主(是摩梭人、納西族、漢族等的混居地),其中摩梭人2413人,納西族684人,漢族59人。到2008年底,全村無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31 人;享受低保 412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80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3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56 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20 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 所,校舍建築面積 2,500.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5 人,在校學生455人,距離鄉中學56.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84人,其中小學生455人,中學生229人。
全村建無文化活動室,有圖書室 1 個,沒有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647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6,806.41 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無一事一議籌資,一事一議籌勞 5,294.00 元(勞均 3 元)。無年末集體總收入,有固定資產4萬元,無年末集體有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 人,少數民族黨員 43 人,其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1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17個自然村。
該村建有團總支1 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 76 人。

人文地理

拉伯村委會坐落在金沙江畔,由17個自然村組成,是摩梭人、納西族、漢族的聚居地,各少數民族文化保留較為完整。
雖然地理位置偏遠,山高坡陡,而且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但他卻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光熱、水資源,還有豐富的土地和生物資源。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交通不便,公路建設嚴重不足,全村僅有五個小組在公路沿線,其他十二個小組未通公路,民眾生產、生活主要依靠人背馬馱,嚴重製約經濟和社會發展。 2、全村不通電、不通電視,民眾照明、精神文化生活尚未解決。
3、乾旱缺水,“十年九旱”全村有大小引水渠30多條,總長100多公里,但由於投入不足,維修力度不夠,現滑坡地帶、流沙地帶多,多數引水渠帶病運轉,無法保障生產用水,影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
4、地質災害嚴重,滑坡、土石流地帶多,很多村莊耕地建在滑坡地帶,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難以保障。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發展核桃產業2000畝,青椒產業2000畝,實現人均經濟林果面積2畝以上
2、發展短、平、快的經濟作物產業開發,如“香葉天竺葵”500畝、“紅瓜子”1000畝。
3、發展熱帶水果產業,如石榴500畝,葡萄500畝,柑橘500畝。
4、最佳化畜牧業質量,發展牛、羊、騾、豬、雞等養殖業,發展一批養殖戶。
5、開發水資源,新莊河、拉卡西河開發,招商引資建電站。
6、抓住阿海電站移民搬遷機遇,建設移民安置點,建設2-3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視點。
7、依託旅遊小環線建設一個旅遊接待點,開發摩梭文化,發展旅遊服務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力爭實現由農業村轉變成服務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