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

基本信息

詞語】:拂衣
拼音】:fú yī
釋義】:
(1)指振衣,表示興奮。《國語·晉語八》:“(叔向)拂衣從之。”
(2)指拂袖,表示憤怒。《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十八姨也怒道:‘小女弄酒,敢與吾為抗耶?’亦拂衣而起。”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逮於東漢,懷鴆搗椒,以死相勉,以為春秋之義與易殊旨,間有掛冠拂衣,蓋亦疏逖無甚繫著意而已。”
(3)指振衣而去。謝靈運《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詳細釋義

1. 提起或撩起衣襟。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叔向﹞曰:‘奸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杜預 註:“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 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孔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穀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醋醋怒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伍)子胥見吳王忘仇待敵,心中不忿,不肯入坐,拂衣而出。”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崔魏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 振衣而去。謂歸隱。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態紛紜,半生塵里朱顏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