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紙影

抽紙影又名鐵枝木偶戲,俗稱仔戲,因操縱木偶表演的桿是鐵枝,故稱鐵枝戲。 表演木偶的操縱桿有三支,主桿置於偶人背後的中部,稱“背線”;側桿分置於兩臂。 鐵線戲的音樂,採用潮音和漢調兩種,故分潮音班和漢調班。

抽紙影又名鐵枝木偶戲,俗稱仔戲,因操縱木偶表演的桿是鐵枝,故稱鐵枝戲。有的也稱鐵線戲。廣東潮州、汕頭、揭陽、汕尾,潮汕一帶常稱為抽紙影,因其表演方法與紙影皮影 同,鐵枝戲是把平面的紙影變為立體的戲偶,皮影在廣東被稱為“陰窗”紙影戲,故鐵枝戲亦稱為“陽窗”紙影戲。漳州鐵枝戲據傳繫於清道光、鹹豐年間由粵東傳入,流布於詔安、雲霄、東山、平和、漳浦等縣。但最近出版的《福建傀儡戲史論》認為鐵枝戲當是形成於宋代的江南今江蘇等地 。而廣東潮州流傳的泥塑及紙影戲偶技藝的藝人吳靜山,其祖籍即為漳州的漳浦西林都頭村今在雲霄縣境內 ,於宋代避禍潮州,而將此藝傳至潮州。由此可證鐵枝戲不是遲至清末才形成,更不是由潮州傳至詔安,而是宋代已流泥塑頭行,從江浙南傳福建再傳潮州。見葉明生《福建傀儡戲史論引言》,載於《中國戲劇》2004年第10期 。
鐵枝戲的偶人頭部用泥土雕塑,軀幹四肢以木刻制,手用紙紮鐵線作成,一般的身長八寸 ,老醜和彩旦一尺二寸;服裝以綢緞繡金花線,顏色鮮艷顯目。表演木偶的操縱桿有三支,主桿置於偶人背後的中部,稱“背線”;側桿分置於兩臂。表演時,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指緊握背線,支撐著木雕軀幹,拇指、食指則夾捻木偶左臂鐵線,右手操縱木偶右臂鐵線。如一個人同時表演兩個木偶則一手操縱一個,拇指和食指兼顧木偶左右手的動作。在表演騎馬作戰時,另加一枝鐵線插在馬的背部連同偶人的背線一起握住。鐵線木偶的雙手表演特別靈活,能開扇、搖扇、撐傘、弄瓮、射箭、舞劍、打虎、拿書、寫字、斟酒、鏇瓶、燒香點燭等動作,活潑優美,精練細緻,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鐵線戲的音樂,採用潮音和漢調兩種,故分潮音班和漢調班。詔安縣最早的潮音鐵線戲班系西門外沈和尚沈欺頭 於民國初年創辦的“老元華”班和林家村林顯東創辦的“忠正順”班,同期還有“玉春香”、“樂天香”、“中元華”、“萬年春”等班社。漢調班有“小崑岡”、“碧壺天”、“彩春華”、“新金華”等班社。潮音班的鐵線戲大都採用潮劇的定型劇本,按角色的行當分派專人擔任配音,樂隊設定、音樂伴奏和表演風格完全和潮劇一樣,故樂隊可以參加潮劇團的演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挖掘搶救傳統劇目,許振三、沈開德口述劇目有130個。主要演出劇目有《黃飛虎反五關》、《陸文龍歸案》、《巧姻緣》、《洪少玉》等。
傳統的舞台是搭於1.5米左右高的戲棚上,表演區正面掛一錦帳,類潮劇,左右兩片為出將入相,中幅為邊幅的三分之二長,下綴流蘇,前置一桌兩椅,操縱者席地而坐或屈坐,偶人從縫隙和流蘇中出入平行移動。重大節日演出活動,演員和樂隊都要身穿淺藍色的長衫以示隆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