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影自傳

《我的觀影自傳》,作者是李歐梵,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繼《上海摩登》掀起上海文化研究及出版的熱潮,此次李歐梵的「人生影史」將再帶動老電影觀賞瘋!這是一本別開生面的電影著作,作者從自傳的角度切入,邊述邊論,把作者個人最鍾意的西方電影經典名片,舊夢重溫。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的觀影自傳

繼《上海摩登》掀起上海文化研究及出版的熱潮,此次李歐梵的「人生影史」將再帶動老電影觀賞瘋!這是一本別開生面的電影著作,作者從自傳的角度切入,邊述邊論,把作者個人最鍾意的西方電影經典名片,舊夢重溫。從中學時代最迷戀的《學生王子》、《美人如玉劍如虹》、《亂世佳人》、《羅馬假期》等各種類型名片,到作者旅美後在哈佛大學的布拉陶戲院留連忘返,屢屢重看的《北非諜影》,後來發現的諷刺喜劇、「通心粉」西部片、《齊瓦哥醫生》、《大紅臂章》等,當然作者最景仰的幾位歐洲大導演──特別是楚浮和維斯康堤──也在詳細討論之列。全書內容深入淺出,筆鋒常帶感情。可與鄭樹森的《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參照閱讀。

作者簡介

李歐梵,一九三九年生於河南,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等,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鐵屋中的吶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話語》等。

目錄

總序

自序

輯一 舊影夢回

從《出水芙蓉》到《派對女郎

這就是娛樂:漫淡歌舞片

《美人如玉劍如虹》

《亂世佳人》

約翰·福特的西部史詩

李昂尼的“通心粉”西部片

我的“卡薩布蘭卡”

憶《羅馬假日》

“曲線式”的喜劇片:《女友禮拜五》和《費城故事》

“黑色電影”三談

驚魂又迷魂:希區柯克

大衛·連的文學經典

人生難以承受的輕——重看特呂弗電影雜憶

《廣島之戀》

小津的世界:《早春》、《晚春》、《麥秋》

維斯康堤的“總體藝術”結晶《浩氣蓋山河

漫談戰爭片《大紅臂章》

《金剛》啟示錄

文學和電影:《斷背山》觀後感

銀幕上的文化壓抑——從《斷背山》到《臥虎藏龍》

《俠女》中的經典場面:竹林大戰

細看三場竹林大戰

《從魂斷藍橋》到《傾城之戀》和《一曲難忘》

《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感情》——改編自奧斯汀小說的影片

伍迪·艾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安慰李安

引人思考的新聞節目

永遠的《傾城之戀》

張藝謀十面埋伏的危機

香港電影文化需要影痴

輯二 影評重拾

影評現況

詩的電影

電影的構思與造型

特呂弗和《蛇蠍夜合花》

附錄

我心愛的十大歐洲和日本經典片

我心愛的十大好萊塢經典名片

老婆中意的老電影

書摘插圖

香港電影文化需要影痴

第二十九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即將揭幕,我看到節目單更是垂涎欲滴,幾乎部部影片都想看,可惜屆時因公不在香港,失之交臂,甚覺遺憾。

香港是一個電影的城市,香港的文化也大多是電影蘊育出來的。世界各大國際都市可以與之比擬的恐怕只有紐約、芝加哥、柏林和多倫多。六十年代的巴黎是“新浪潮”鼎盛時期,但年代已過,現在只是“空留紙上聲”。洛杉磯是電影工業的集中地,而且是兩間以電影研究知名的大學(洛杉磯加州大學和南加大)的所在地,但商業氣氛太濃,我住該地四年,碰到滿街的“製片家”都想賺錢做生意,缺少我心目中的電影文化。

什麼是電影文化?它不是電影工業,後者是以消費和生活為主,而電影文化卻代表了一種社會風氣和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在這一方面,香港可謂開風氣之先,足以自豪。

也許我的這種說法帶有私人偏見的成分,但卻和個人經驗有關。記得七○年代我初抵香港,在中文大學任教的時候,就立刻受到香港電影文化的影響:那邊廂邵氏出品的通俗影片仍然當道,午夜場人為賣座,這邊廂卻驚見幾位年輕的電影愛好者在孜孜不倦地介紹法國的“新浪潮”作品,我也受他們的熱情感召,開始寫影評,第一篇是罵邵氏“這樣的武俠片要不得”(因為太過血腥),接著就大讚杜魯福的《蛇蠍夜合花》(Missisippi Mermaid)。當年《中國學生周報》,在陸離和羅卡等編輯下,對電影獨具慧眼,也逐漸培養了那一代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和中學生)對“藝術電影”的興趣。

最近讀到香港電影學會出版的《我和電影的二三事》一書,愛不釋手,內中充滿了六代影評人對電影的熱情。且讓我從書中引述一段隨意翻到的證詞:“電影是你反省和批判的對象,亦是你心愛和心痛的對象。在書寫中,文字將電影的意念、影像及個人情懷完全交融起來。電影給予機會把你自己放進一個抽離世界——不可明釋的光影世界。有時再難分出現實/電影的世界來。我是影痴,鍾愛電影是無法解釋的。”(鳳毛(電影豐富了我),第一百十六頁)

我當年也是一個影痴,覺得人生最愉快的事莫過於和女友一同到中環大會堂“第一影室”(Studio One)去看歐洲電影。我對電影的痴迷,早在台灣念中學時即已養成,每周末皆流連於新竹的四家電影院中,恰如美國影評人Paulinekael的,Lost It At The Movies,至於這個“它”(It)代表的是什麼,則見仁見智,各有說法。後來留學美國八年,對電影更痴,甚至有時會餓肚子省下一餐飯的錢,就是為了看電影。所以當我初抵香港後,所接觸到的第一類令我心動的香港文化就是電影文化。如果說看電影是“第一類接觸”的話(我也看過午夜場),第二類應該是風毛在文中所說的“教電影和討論電影”的社群活動,至今香港還有這種“公共空間”——九龍油麻地的Kubrick咖啡店,就開在百老匯影院旁邊,據說每周末都有影痴和影評人在此聚會,暢談電影。另一位香港影評人舒琪曾在灣仔開過一間影片小店pov(出自電影名詞Point of view,指拍攝視角),而且還在周末親自出馬講解,可惜後來關了門。這一切都是香港“民間社會”中一批人自動自發、默默耕耘出來的園地,彌足珍貴,香港電影文化就在此中生根發芽。

當然,香港的電影工業更是世界知名,這兩方面的互動才是香港電影文化的特色。但目前香港電影卻面臨著一個危機,除了市場因素外,有時候也會產生所謂“周期”問題;八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鼎盛期,原因之一就是那些成長於六十年代而又在七十年代涉足電影文化的人成熟了,開始大展宏圖,如吳宇森、許鞍華、徐克、方育平等不少導演,都拍出不少名片。然而到九十年代,這批人開始各奔前程,香港的“新浪潮”遂逐漸凋零。這當然和電影市場的商業轉型有關,然而拍出好的商業影片照樣需要人才,照樣需要電影文化的薰陶。然而年輕一代的香港人是否仍有此文化嗜好?

我時常鼓勵我的香港學生,應多組織電影欣賞會,聚在一起看電影、聊電影(我在美國第一次看到大批香港八十年代的名片,就是在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電影協會),而不是自己租了影碟回家看作為消遣活動,租碟回家看這種“第三類”的接觸最不過癮。如今香港各大學有關電影的課程也愈來愈多,然而學生的影痴程度反而減低了,大多數的香港電影院都是屬於聯營型,失去了當年各家影院放映不同類型影片的性格,幸虧現在還有一年一度的電影節來補足。

據教授電影課程的同行告訴我:香港不少學生對於中外老電影一概沒有興趣,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危機。任何文化的成長,都是繼往開來的,不看經典名片,如何創新?中國大陸的第五代導演,個個都是在北京電影學院喝老電影的奶水長大的。但願在有心人扶植之下,香港的電影文化繼往開來,生生不息。

……

P196-19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