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JO-1抗體綜合徵

抗合成酶綜合徵,是一種因自身的肌炎特異性抗體功能紊亂,而產生的臨床疾病。自從1980年Nishikai首次發現抗Jo-1抗體、並證實該抗體與肌炎密切相關後,人們又陸續發現抗PL-7、PL-12、OJ及EJ等抗氨醯-tRNA合成酶抗體。它們與抗SRP、Mi-2及抗Mas抗體等同屬於"肌炎特異性自身抗體"。它們在DM和PM患者血清中的陽性率約為25%~40%。這些抗體陽性的患者,不論抗體的種類,基本臨床表現是一致的,即都具有所謂的“抗合成酶綜合徵”(抗Jo-1抗體綜合徵)。

臨床症狀

至今發現的以上5種抗合成酶抗體中,抗Jo-1抗體在肌炎中是最常見的,陽性率為15%~30%,在特發性多肌炎中的陽性率為25%~45%,而在皮肌炎中的陽性率一般小於10%,其他4種抗合成酶抗體在肌炎中的陽性率均不超過5%,但在皮肌炎的陽性率高於多肌炎。

在同一患者中一般不同時存在這5種抗體,但可與其他自身抗體如抗ds-DNA、Sm、SSA或SSB抗體等同時存在,不過Gelpi等發現1例體內同時存在抗Jo-1抗體與抗OJ抗體的患者,抗合成酶抗體的DM和PM患者病情重、預後差,且突出表現為肺間質病變,陽性率高達40%~75%,遠高於抗合成酶陰性者的10%~20%,如Oddis等研究了匹茲堡大學醫院自1975年以來的PM/DM患者,發現18例抗Jo-1抗體陽性的患者,其中12例有肺間質病變,占67%,而79例抗Jo-1抗體陰性的患者中僅有15例肺間質病變(占15%)。許多患者在就診前被診斷被"肺部感染",長期大量套用抗生素,症狀得不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出現呼吸衰竭。

抗合成酶抗體的DM和PM患者的關節炎及雷諾現象發生率分別高達57%~100%和60%。國內僅通過檢測抗Jo-1抗體,認為關節炎多是溫和的,但國外的報導認為關節炎的症狀及導致畸形的程度十分嚴重,如Maargnerie報導的一組29例抗合成酶抗體陽性的患者,1/3有多關節炎,4例出現關節侵蝕。Oddis等人報導了21例抗Jo-1陽性患者,12例出現多關節炎,4例有手或腕的畸形,1例有MCP和尺骨的侵蝕。另外,與抗合成酶抗體相關的症狀還有“機械工人手”(mechanic's hand)、發熱、白細胞增多、漿膜炎、乾燥性皮膚病及血清中RF陽性等,“機械工人手”表現為患者手指橈側及掌面的皮膚高度角化、開裂並伴有色素沉著。

發病機理

本病的發病機理目前尚不清楚。由於這些合成酶抗體的抗原成分是由蛋白及與之相結合的tRNA組成,在催化細胞中游離胺基酸與相應tRNA結合、並以mRNA為模板形成多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臨床研究還發現,抗合成酶抗體的滴度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有密切關係,隨抗體滴度的增高而病情加重,病情緩解期滴度明顯下降。故推測抗合成酶抗體可能是引起組織損傷的直接因素,其作用機理包括直接結合靶抗原,交叉反應和激活補體,最終引起免疫炎性反應。另外,遺傳學研究發現,該綜合症與DRW52和DR3相關。

治療方法

對抗合成酶綜合徵的治療除治療肌炎外,還應強調對間質性肺炎的治療,主要是套用糖皮質激素和(或)細胞毒藥物,前者能抑制炎症和免疫過程,對以炎症為主的早期有效,通常作為首選藥物,在急性惡化期,可用潑尼松龍[初期量為1mg/(kg·d),3天],或用甲基潑尼松龍衝擊治療(500~1000mg/d,3天),以後用潑尼松維持治療如20~60mg/d,但療效多不能長久維持,易復發。有學者提出,有抗合成酶綜合徵的皮肌炎患者使用激素的劑量不宜太大,療程不宜太長,以免並發或加重肺部感染,並建議儘早合用免疫抑制劑以使激素順利減量。如出現廣泛纖維化期則使用類固醇激素並不能改善預後狀態,故主要套用鎮咳藥物和吸氧等對症治療,也可服用或吸入少量類固醇激素或口服秋水仙鹼0.6g/d治療。Peters等總結了23例肺纖維化患者套用秋水仙鹼的結果,從臨床表現和肺功能看,22%的患者有了改善,39%的患者病情穩定無進展,值得注意的是這23例患者中有18例是用過糖皮質激素治療仍進行性惡化者,因此,療效還是令人滿意的。

對糖皮質激素和秋水仙鹼均無效者,可用環磷醯胺[1~2mg/(kg·d)]、硫唑嘌呤(50~100mg/d)或環孢黴素A等。另外,細胞因子抑制劑如白介素-1抑制劑、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轉化生長因子-β抑制劑、抗氧化劑如谷胱甘肽、抗黏附分子抗體如抗CD11單克隆抗體、γ-干擾素等正在實驗階段。與其他肌炎特異性抗體如抗信號識別顆粒抗體(抗SRP抗體)相比,抗合成酶綜合徵患者對激素反應較好,5年存活率為60%。但與抗合成酶抗體陰性患者相比,抗體陽性患者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差,且撤藥後容易復發。預後不佳的因素包括類固醇反應差、發病年齡晚和間質性肺炎嚴重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