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意義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表現是全身各個系統、各臟器的損害。所以在這種疾病患者體記憶體在象抗核抗體一類的多種自身抗體。而抗雙鏈DNA抗體又是抗核抗體的一種類型。人們通常還把它稱為抗天然DNA抗體。臨床免疫學檢查證明,幾乎在所有的狼瘡性腎炎患者的血清中都能檢測出抗雙鏈DNA抗體。目前認為,抗雙鏈DNA抗體能與腎小球的DNA相結合而生成免疫複合物。這些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或血管外,在那裡固定並活化補體,所釋放的趨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細胞,當中性粒細胞脫顆粒時,又釋放炎症介質而導致腎小球腎炎。因此約有50%以上的狼瘡性腎炎病人循環血液中DNA濃度遠較正常健康人為高。但為什麼會增高,如何增高,目前人們還不得而知,不過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這些難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一般認為抗雙鏈DNA與系統性紅斑狼瘡密切相關。臨床觀察發現抗雙鏈DNA的效價與病情相平行,即病情活動時,抗DNA抗體效價增高,病情緩解時,其效價降低。因此,測定患者血清中抗雙鏈DNA的效價,不但是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一條重要依據,還是判斷疾病活動度和治療效果的極為重要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