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混凝土材料的早期特性,特別是早期抗拉性能,是預測和評價混凝土結構早期開裂不可或缺的重要參數,但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高強混凝土硬化初期的極限拉應變極高,並隨齡期迅速遞減,達到最小值之後又緩慢回升並漸趨穩定。後期大體上呈現為水灰比越低,極限拉應變越高的總體趨勢;高強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強度和拉伸彈性模量發展迅速,軸心抗拉強度約為同齡期劈裂抗拉強度的0.96倍;基於CEB-FIP MC 90,獲得了評價高強混凝土早期抗拉性能的數值模型;高強混凝土發生早期開裂時的約束拉應力僅約為同齡期抗拉強度的70%—80%。將早期約束應變同極限拉應變加以比較,認為二者在量值上相當時,高強混凝土發生開裂的機率最高。
相關
再生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和軸心抗拉強度隨著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普通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計算公式也適用於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軸拉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基本相同。
對不規則結構進行基礎隔震時,在地震作用下會在隔震層的局部位置產生較大拉力,橡膠隔震支座易受拉破壞進而影響結構安全性。而採用抗拉限位裝置可有效解決隔震層抗拉問題,但相關規範對此未提出相應設計方法及安全性能設計指標。結合已建成的成都博物館基礎隔震工程,通過橡膠隔震支座豎向拉伸及剪拉試驗,提出橡膠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設計指標,並配套開發提升橡膠隔震層抗拉性能的抗拉限位裝置,通過對整體結構模型在不同強度地震作用時程分析,提出了該不規則結構基礎隔震時隔震層抗拉性能的設計方法及設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