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抗(Kàng)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抗氏後有轉寫為杭氏,故伉、抗、杭三姓同源。據《說文》載,杭、抗兩字在古代是作用同一個字和同一個音,又是後來因音節和聲調的不同和使用,才把本來是一家人的關係拆開來了。到了宋初,抗姓紛紛改杭為姓了。但實際上抗、杭兩姓根本就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遷徙分布
(缺)抗氏出自春秋時衛國大夫三伉的後人,以伉、抗為氏。據《廣韻·四十二·宕》及《後漢·桓帝紀》注引云:“抗氏,衛大夫三抗之後,漢有抗喜,為漢中太守。”則字當從手旁,“大夫”亦當為“太守”也。又據《姓氏考略》載,古“杭”與“抗”通用,抗氏即為杭氏。抗姓望族居丹陽郡(漢代置郡,相當於今天的安徽省宣城縣一帶。晉代改置宜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天安徽省宜城縣)。歷史名人
抗徐:又名杭徐,字伯徐,後漢丹陽(安徽宣城)人,以善於捕盜而聞名。據《說文》上載,漢代東鄉侯、長沙太宗杭徐本姓抗,他的後世子孫以杭為姓,稱杭氏。故抗徐又稱為杭徐,為杭氏的啟姓始祖。據說,他最初在家鄉為吏時,曾將林藪蠻夷統統移至縣下,由官府進行看管,從此社會秩序良好。由於消費品績優異,被擢升為中郎將,並以剿滅泰山賊的大功,晉封為東鄉候,出任長沙太守。抗良玉:明代人,以孝行著稱於世,官府旌表其門閭。
郡望堂號
1、郡望丹陽郡:①古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省秭歸東南。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為丹陽。②丹陽(楊)縣,秦置,在今安徽省當塗東北,唐併入當塗。③漢置丹陽(楊)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國吳移治建業(今江蘇省南京),隋滅陳後廢。煬帝又以蔣州(今南京)為丹陽郡。
2、堂號(缺)
【抗姓宗祠通用對聯】
〖抗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閭旌孝行;
績著泰山。
——佚名撰抗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人抗良玉,以孝行著稱於世,官府旌表其門閭。下聯說東漢丹陽人抗徐(一作“杭徐”);字伯徐,初任宣城守長,把山林、湖澤中的蠻夷都遷入縣內管轄,使境無盜賊。後官中郎將,封東鄉侯,官至長沙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