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湯米·海爾斯丹(Tommy·Hellsten),芬蘭心理治療專家,暢銷書作家。有30多年行醫經驗,在芬蘭享有“民族心理治療專家”的美譽。
海爾斯丹是芬蘭心理疾病治療領域的開拓者,1991年出版第一部著作《闖進客廳里的河馬》,首次介紹了病態依賴症的表現,該書銷量超過芬蘭以往任何心理自助書籍,創下記錄。之後多次再版,截至2008年已是第31次印刷。《投降的勇氣》是他的最新著作,至今在芬蘭的銷售已突破50萬冊(芬蘭人口500多萬),全球售出十多個國家的著作權。
海爾斯丹獲赫爾辛基大學神學碩士學位,再婚,有前妻留下的三個孩子。除潛心心理治療外,還為心理治療從業人員開辦培訓課程。
編輯推薦
《投降的勇氣》賣點:
★《投降的勇氣》是來自北歐的超級暢銷勵志書,《投降的勇氣》在芬蘭銷售超過50萬冊(人口僅500萬),至今已售出全球15國著作權。
★作者湯米·海爾斯丹是當地著名的心理治療師,時常受邀參加電視和廣播節目,被譽為“芬蘭民族心理治療師”,在北歐各國都受到讀者喜愛,他的第一部著作《闖進客廳的河馬》已重印31次。
★《投降的勇氣》觀點新穎。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堅強,才能克服險阻、擊敗弱點,導致我們常會刻意否定自己的弱點,只在表面上逞強。《投降的勇氣》告訴我們唯有面對自己的弱點,敢於“投降”,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投降的勇氣》:人生的希望不在於力量,而在於軟弱,芬蘭銷售突破50萬冊,全球售出15國著作權,我們如何才能找到自我拯救的力量?八個“人生悖論”為你開啟嶄新的人生。
專業書評
通俗,睿智,令人感動!
我很少被心理自助方面的書籍吸引,但這本書卻迷住了我,它體貼、溫柔、令人深思的言詞會使每個身陷困惑的人受到鼓舞和啟發,那些正在尋找智慧和勇氣來實現理想人生的人也將從這本書中找到努力的方向。海爾斯丹的文字真實、坦率、謙虛而富有感染力,我正在把這本書推薦給我所有的朋友。
——亞馬遜讀者Eliza McEvoy
目錄
引言病態的力量1
第一章 旅途始於駐足之後13
在悖論中找尋真理16
智慧是知識的精華18
智者多問少答20
旅途始於駐足之後21
第二章 真強必葳於弱25
謙和:軟弱中的力量28
愛培育軟弱31
承認自己的軟弱32
缺乏愛會衍生恥辱34
人能從軟弱中學到生活的真諦39
第三章 欲安全,必冒險43
從水中的生物變成具有意識的生命46
愛給我們安全48
不真實的安全感50
在孩童時代別人怎么對待我們,我們就怎么對待自己57
孩童時代缺乏關愛的影響會代代相傳58
真正的安全感給人以生活的勇氣60
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恐懼62
勇氣是一種面對恐懼時的祈禱64
英雄願意聆聽內心的聲音65
王子與惡龍的交鋒67
英雄有勇氣走向真實的自我69
安靜是金73
英雄的路是孤獨的75
災難並不永遠是災難76
我們的夢告訴我們什麼是前途77
第四章 有舍才有得79
內心的王國中有你要的東西82
成功的生活來自於內心而不是外表88
什麼是生活的目標93
放下那些追求97
放手才能得到99
生活自有回報105
依賴帶來自由106
第五章 做得越少。成就越多109
膚淺使我們失去生活的方向I13
我們不是在過生活,而是在演生活114
人是生活的主宰嗎?115
因為我忙,所以我才忙118
自我的存在始於面對自我122
愛是一盞燈,照亮通往心靈之路124
感覺不到的心靈創傷125
我們會從外部的成功轉向內心的成功126
深刻的生活不會簡單地到來,它需要我們的選擇127
沉默中的過往134
靜心才能徹悟135
平常心中孕育著巨大的能量137
第六章 唯獨處,方能合群141
過去的經歷是婚姻關係中的第三股力量145
只有先認識自己,才能認識別人150
絕對的自由是愛賴以生存的唯一環境153
人可以為別人分擔痛苦,但無法替別人消除痛苦155
“不”是個神聖的字眼158
第七章 唯合群,方能獨處161
生存策略掩蓋愛的缺失165
愛的語言168
愛永遠是真誠的169
愛會揭開人的傷口170
心靈的創傷是我們的接觸點171
愛能驅趕懼怕172
第八章 活在當下,方能找到永恆175
無論多難,神聖也不會離我們而去178
從生到死究竟意味著什麼?181
愛是一切智慧的源泉182
……
精彩書摘
起初,似乎一切都是完美的。一個是英俊少年,一頭秀髮像波浪一樣鋪撒在額頭上;一個是靚麗少女,令每個小伙兒傾慕不已。我相信那時我父親一定為贏得了全城最漂亮的姑娘的心而自豪得不得了;或許還有我19歲的母親,當搖滾樂團的一個金髮吉他手向她投來渴望的笑臉和灼熱的目光時,她感到自豪。生活的前景一片光明……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寫軟弱,為什麼要寫真正
的力量始於敢承認軟弱。當人樂意擁抱軟弱的時候,就能成長。事實上,真正的成長也意味著自己要變得更渺小,意味著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因而,謙遜對成長來說至關重要。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軟弱時,也就會認識到只靠個人能力是無法生存的,人需要相互的支持,需要群體。軟弱能使我們對愛採取開放的態度,使我們對人最需要的東西採取開放的態度,從而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真我”……(引言 病態的力量)
生活的深處有待我們去探險。只要我們學會放慢腳步,靜下心來,進而止步於原地,就能夠加入到這探險的行列中來。富有意義的生活之路就在我們站立的腳下,在我們的沉默之中向前延伸。這時候,你就會遇到本書的第一條悖論:旅途始於駐足之後……(第一章 旅途始於駐足之後)
在我們的社會裡,力量和軟弱仍然是一對有待澄清的問題。我們不曉得如何處理自己的軟弱,於是便掩蓋它,當與他人在一起的時候,就 迴避它。同時,我們又仰慕軟弱的對立面——力量,急切地想要得到它。我們追求力量,是因為我們認為只有強者才能在生活中獲得所需,而弱者只能弄些殘羹剩飯來將就。由於看不到軟弱的價值,人們就建構起了這樣的文化:為力量而奮鬥。人們不僅僅拒絕軟弱,而且還鄙視它……
一個能與自身的軟弱相安度日的人具有強烈的真實感。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物種,其本質之脆
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當我們發現了自身弱點的時候,也就發現了我們自己。我們一旦接受自己是軟弱的,就會進而發現我們不可能在生活中靠著單槍匹馬獲得成功,接下來就會認識到我們需要他人,再進一步,就開始允許自己具有這樣的需求。對這個事實理解得越深,我們對人際間有益的相互依存關係之意義就理解得越透……(第二章 真強必藏於弱)
所謂活在危險之中,就是我們要回歸壓抑在我們心靈最底層的自我,也就是說,要打破苦心營造起來的安全防線,與真正的自我發生接觸。危險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讓人看得見的,敢於亮出個性的生活……(第三章 欲安全,必冒險)
在我們的文化中,擁有財富已經成為提高身份的手段。拜金主義是時代的一種宗教。但是,人們越想投身於這個東西以覓得生活的意義,就越會背離生活的真諦,失去與深邃的生活內涵接觸的機會。這樣造成了心理上的真空,於是我們就竭力地想靠物質的豐富填補它。我們似乎覺得,財富越多,活得就越好。?
然而,我們都清楚,外表的富有彌補不了內心的空虛。我們越是靠積累財富來掩蓋精神壓抑,這種壓抑就會越強烈……
我們可以通過發現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而變得富有。真正的成功永遠是內心世界的成功,而外部世界的生活與內心世界的生活是協調的。這時候我們就能認識自己。我們會知道我們的需求,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天賦,我們會聆聽它們的聲音。當我們認真對待我們的需求與夢想時,我們就會恰當地發揮我們的天賦。我們這樣做就創造了一種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我們最基本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因為我們過上了我們最渴望的生活,我們也就能以最佳的方式服務於他人,服務於社會。當我們不再追求外部世界的財富時,我們就能尋找到內心世界這筆巨大的財富……(第四章 先舍而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