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讀音
【詞目】投槍
【拼音】tóu qiāng
詳細解釋
一種可以投擲出去殺傷敵人或野獸的標槍。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三月的租界》:“我們有投槍,就用投槍,正不必等候剛在製造或將要製造的坦克車和燒夷彈。”
柯靈 《香雪海·散文--文學的輕騎隊》:“它可以是匕首和投槍……也可以是給人愉快和休息的小夜曲。”
投槍概述
概述
從《波羅奔尼撒戰爭史》可以知道,波羅奔尼撒戰爭中,射擊兵和重裝步兵的使用就分得很清楚了。而投槍使用的最高明的還數羅馬軍隊。卡米路斯改革之後,羅馬重步兵統一使用投槍(止第三列的後背兵例外,他們使用長矛)。這種投槍長1.5-2米,重4-5公斤,一般投擲距離是30米左右。這種投槍完全是為了投擲而設計的,所以鐵頭很細,在能夠穿透敵人鎧甲的同時,會迅速彎曲,即加強殺傷效果,又避免了敵人把它投擲回來。到了馬略改革之後,投槍的設計進一步改良,將鐵頭套入木桿中,兩者長度相仿,用兩根銷釘連線。這樣,在投擲出去後碰到硬物即折斷,敵人更無法投擲回來了。一名羅馬重步兵在一次戰鬥中一般攜帶兩支投槍。
使用
這裡要說說投槍的使用。投槍跟弓、弩、投石索等射擊兵器不一樣,它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在遠距離上殺傷敵人——注意這點!——而是為了在士兵投入近戰之前,突然傷害或攪亂敵人,破壞其作戰隊形,迅速為我方的近戰創造有利條件。正如蒙森所說:“羅馬人將重標槍與劍配合使用,其所產生的作用與近代戰爭中使用火槍與刺刀是極相近似的。標槍的投擲用來為刀劍的肉搏戰作準備,正好像先放射一排槍,再用刺刀衝鋒一樣。”因此投槍跟弓弩之間,並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關係,很多軍隊都同時使用投槍和弓弩,包括那些重視弓弩的國家。投槍跟弓弩相比,有三個好處:一是由於其自身重量大,儘管初速慢,但是在近處投擲時,準確度和威力還是不容小視的。尤其給敵人造成的心理震懾很大(想一想被投槍穿透的慘象吧);二是同樣由於其重量大,所以如果擊中敵人的盾牌,會造成敵人活動不便,從而妨礙作戰。如果拋掉盾牌,就會陷入缺乏防護的境地。羅馬對北方民族作戰時,就使對方陷入了這種兩難局面就;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時比弓弩低,比較方便使用,訓練較易,不象弓弩一樣需要專業訓練。
羅馬投槍
羅馬軍隊憑藉良好的裝備和嚴格的訓練,取得了極大成功。到了羅馬帝國漸漸衰落的時候,隨著騎兵作用的增強,射程很近的投槍逐漸失去作用,從而被逐漸放棄了。到了東羅馬時代,東羅馬軍隊使用的主要射擊兵是弓,投槍被排擠到了次要地位。由於弓的發展和軍隊兵種分工程度的加強,投槍地位的下降在整個西方都發生著。但是在原先使用投槍的地方,這種武器都一直在發揮作用,並沒有消失。俄羅斯的“傑里德矛,長一米左右,槍頭很重,插在投槍筒里,這種投槍筒一般為3聯裝。一直使用到17世紀。
中國投槍
有一個國家原來是不使用投槍的,但是在其它國家的投槍地位下降以後,它卻改變傳統,把投槍列入了制式裝備。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宋朝借鑑南方民族的兵器,生產了棱槍,這種投槍長數尺,手投可達數十步遠;元朝的投槍有長短兩種,長投槍又分為欺胡大、巴爾恰兩種,可以作為長槍使用。短投槍稱為三尾標槍,尾部有三尖刃,似乎是起類似箭羽的穩定作用;明朝繼續使用投槍,有陸戰用的標槍和戰船上使用的犁頭鏢和小鏢,形制比宋朝投槍有了改進,槍桿用顫軟的稠木或細竹製成,長約2.1米,前粗後細,鐵頭重大,中心在前,據說這樣投得遠而準,而且有力。這些投槍一般可以投二、三十步遠;清朝繼續使用投槍,不過主要是水師使用。長三到五尺,有手鏢、犁頭鏢、鐵斗鏢等類型。
投矛器
為了增加投槍的射程,人們發明了投矛器。投矛器是一塊扁平的骨頭或木頭製成的小板 (長30一150厘米),板上裝有矛桿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使用它可以使投槍射程增加到70-80米。這種小裝置最早的實物是1萬年前的。西方的射擊兵運用過它,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土著民族也是用過它,可見這東西是全世界人類不約而同的發明。